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作为我国最早以文学形式探求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报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生活面貌的作品,不仅是瞿秋白对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杰出贡献,而且在我国思想史上也有其重要价值,那贯串全书的爱国主义强烈情感和新鲜、坚实而又富于战斗性的思想内容,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瞿秋白决意踏上“饿乡”、“赤都”的历程,就是爱国主义的最鲜明的表现。他在少年时代就经受过家庭败落的惨痛,被迫到社会上谋生,又饱尝了世态的炎凉。但他对个人的祸福恩怨并不耿耿于怀,却始终不忘对人生的探索。愿为“求一个‘中国问题’的相当  相似文献   

2.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瞿秋白创作的中国最早记叙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初期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情况的散文名著。它真实而具体地呈现了瞿秋白向往共产主义、迈向苏俄并最终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是宝贵的党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之一,他光辉的一生是我们知识分子学习的典范。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他和其他一些先进人物一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他的思想发展道路,对我国今天的知识分子来说,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瞿秋白同志怎样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呢?五四运动是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五四前,他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瞿秋白是"两头真"的杰出代表,极富个性和价值,集中表现在自我定位、心灵解剖和身份认同上。早年赴俄时的《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和晚年被俘后所写的《多余的话》,就是他献身革命历程一头一尾的真实的内心记录,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散文珍品,而且为研究现代中国的社会、思想、政治、革命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更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抉择和人格修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道德资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革命政治史、思想文化史上,他都是一个"多余的人"——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渡时代英雄——的光辉典型。  相似文献   

5.
《湘南学院学报》2019,(3):17-22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践行者。《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党纲,是最早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思想渊源,为中国共产党人确立了初心,指明了奋斗目标。新时代,重读《共产党宣言》中的党建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和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个宣言,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及新时代伟大实践产生极大影响。作为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纲领,其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如何科学地、历史地评价瞿秋白及其《多余的话》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四人帮”搞乱的问题。《历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三期发表了陈铁健同志题为《重评〈多余的话〉》的文章,对此提出新的见解。一、关于瞿秋白的功过陈铁健同志认为:“瞿秋白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前进,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对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贡献,他的功绩是为全党所公认的。”尽  相似文献   

8.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两个方面完成了对鲁迅的评价:一方面瞿秋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立足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氛围,探究了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得以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考察鲁迅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瞿秋白以坚实的学术品格,准确、全面地考察鲁迅杂感的真实特性和生动风貌。《〈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可谓是政治和学术高度统一的科学评价,也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的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从两个方面完成了对鲁迅的评价:一方面瞿秋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立足于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氛围,探究了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得以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语境,考察鲁迅思想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另一方面,瞿秋白以坚实的学术品格,准确、全面地考察鲁迅杂感的真实特性和生动风貌。《〈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可谓是政治和学术高度统一的科学评价,也是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的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的审美趣味和批评基准与其思想变迁曲折紧密相连。作为古典文艺趣味纯正的文人,瞿秋白的文艺思想始终夹杂着中国古典的文艺趣味,但他最终仍选择朝向现代文艺思想进行艰难调适,并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早期的文学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从贵族到小卒,瞿秋白试图着力完成古典文艺趣味的现代觅渡,其文艺思想历史轨迹对考察中国现代文艺的转折无疑具有重大发掘和体察价值。  相似文献   

11.
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批判地吸收了西方的启蒙主义思想。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遇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契机,就孕育成《狂人日记》、《阿Q正传》……“一发而不可收”,终于凝聚成《呐喊》、《彷徨》这两声五四启蒙运动中最振聋发聩的巨雷。同西方启蒙文学家相比,鲁迅生活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历史环境和时代中。五四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历史发展各阶段高度浓缩的社会:资产阶级刚刚同  相似文献   

12.
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源头之活水。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互动的进程。“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和俄国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解决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国共产党人乃至世界共产党人长期苦苦求索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地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党的理论、特别是执政党的理论的伟大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自共产主义者同盟诞生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脉的最新成果。在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从低潮中奋起、振兴的征途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加充分地显示出来,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1920年,瞿秋白将十月革命后的“新俄国”当成自己精神“饿乡”的寓言之国,不顾一切地前往实地考察。这一壮举,既是出于他本人的现实生计考虑,也是他寻求异质资源的一次思想取经行动。它不仅给瞿秋白带来深刻丰富的异域文学经验,使其文艺思想增添了不少现代新质,更使他由此介入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想的左翼转折进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者,李大钊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同时,由于李大钊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制约,在李大钊身上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某些过渡的痕迹,存在着若干与他向共产主义者迈进这个主旋律不太和谐的杂音。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当然要给予实是求是地评析。但是,有少数研究者在评价李大钊时,却把一些不存在的错误加在李大钊身上,这当然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美国学者莫里斯·迈斯纳对于李大钊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出版了一本《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的专著。作者对李大钊的思想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细致分析,其中的一些观点对我们研究李大钊思想无疑是很有启发的。但是,书中  相似文献   

15.
马克恩揭示人的本质的认识过程,经历了从"类本质"到"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重大的转折或飞跃.这不仅是一个在人本问题上的思想转变过程,而且直接是一个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程——这是意义更加伟大的转变.全过程分作两步:第一步,从黑格尔走向费尔巴哈;第二步,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论.经过两次否定,完成了哲学上的伟大变革.从"类本质"到"社会关系的总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的两本散文集子《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我国新文学开创时期的优秀之作.它们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早有定评。但是,我们如果略略回顾一下,就会发现,不少评论者往往并不是真正把它们作为文学作品来对待的。他们在具体分析时,总是首先着眼于它  相似文献   

17.
在特殊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写成的《多余的话》,反映了瞿秋白是一位机智勇敢、不懈斗争的革命家。同时它作为瞿秋白的自传性文章,可谓是翟秋白对自己革命历史的真实记载和总结。《多余的话》写得精深莫测、隐晦曲折是瞿秋白对敌斗争的艺术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一本篇摘选自《〈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序言》不是一篇泛泛而谈的随感式的文章,而是瞿秋白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对鲁迅思想和鲁迅杂文进行深入分析的一篇作家和作品论,它对中国新文化新文艺的思想斗争作了一次概括的历史的论述,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到1932年间中国文化思想战线上的斗争演变,从而深刻地阐明了鲁迅的思想发展道路和宝贵的战斗传统,以及鲁迅杂文  相似文献   

19.
郭齐家先生所著的《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以它独特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漫长岁月里教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历程.该书较为全面地勾勒出从孔夫子到陶行知的漫长岁月中涌现出来的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与教育思想流派的历史风貌.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来重新观照和审视我国历史上每一位教育思想家和每一个教育思想流派留下的思想遗产,使我们有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教育思想史》,这的确是一件可喜的事.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的早期散文,创造了一种自然、社会和人生相交织,诗情和哲理相融合的广阔审美空间。《饿乡纪程》的“绪言”和《赤都心史》的“序”,透露了作者构筑这种审美空间的心理信息。作为这种审美心理的创作实践,瞿秋白的早期散文,大致有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在其系列整体的审美框架中相互应和,给人以无限博大、深邃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