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鱼类对饵料的反应,取决于它们的感觉器官。不同的鱼类,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水域对饵料的反应也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2.
一望 《钓鱼》2007,(2X):20-21
诱饵,是引诱鱼类集中便于垂钓的饵料。在自然水域施撒诱饵,因水制宜,巧妙施撒,是夺取钓鱼战果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3.
郁文生 《钓鱼》2006,(11):30-31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自然水域中鱼类正日趋活跃,尤以小型鱼类更是忙不迭出游、嬉戏、觅食、罗汉鱼和鳑艘鱼就是属于此类。那么究竟如何钓取此等鱼类?我认为.钓此等鱼并非是难事.即便刚学钓鱼者,只要认真对待,要领也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刘汉初 《钓鱼》2009,(7):26-27
近年来,自然水域的鱼情不尽人意,大鱼凤毛麟角,很难钓;小鱼比比皆是,又不愿钓。钓者便把鲫鱼作为主要垂钓对象。同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和顽皮的小杂鱼比较,钓鲫鱼有几个好处:  相似文献   

5.
海钧 《垂钓》2001,(5):6-6
日前,太湖渔政管理委员会在太湖东部水域的2.5万亩养殖区放养了53万尾白鲢,首次尝试用生态方式治理太湖蓝绿藻污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河湖泊中的可钓鱼类不断减少,有些内陆自然水域的鱼类甚至濒临灭绝。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很多,但非法电力捕鱼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兰舸 《中国钓鱼》2007,(10):34-34
水的质量直接影响鱼的生存,并与垂钓密切相关。因此,外出垂钓要尽量选择适合鱼类生存的水域,不要到水质差的水域下钩,这样才能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8.
野钓鳊鱼     
鳊鱼虽然是群居性鱼类,但因它们并不像鲫、鲤、草鱼那样广泛分布,故而在自然水域里,尤其是较大型的湖泊中,鳊鱼的数量就显得稀少,这就给垂钓鳊鱼带来了难度。  相似文献   

9.
“钓草”经     
有水草的水域,浮游生物多,食物丰富;水草能释放氧气,供鱼类呼吸;水草能调节气温,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有水草的水域便成为鱼儿栖身觅食之地、生儿育女的产房。冬天可寻温取暖,夏天可避暑乘凉,敌害来了能躲藏等等,鱼儿恋草喜合群。  相似文献   

10.
更正与致歉     
徐刚 《中国钓鱼》2007,(9):10-10
在淡水鱼类当中。鲫鱼是冬季表现最为活跃的鱼种,这也是冬季主要以鲫鱼为垂钓对象的重要原因。但是。冬季鲫鱼也像其他鱼类一样存在逐渐向深水区和水域的中间部位聚集,使用手竿垂钓的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特别是面积较大的水域,手竿几乎失去了用武之地。由此串钩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广大钓鱼人冬季不再倍感寂寞,即使在万里雪飘的隆冬时节也能钓到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鲫鱼了,可以说串钩给钓鱼人带来了冬天新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刘汉初 《垂钓》2008,8(11):29-30
在自然水域中,鱼类主要依赖水生动植物生存。而在水生植物中,高等水生维管束植物和低等藻类及浮游植物都是鱼儿的主要食源。  相似文献   

12.
刘汊初  朱广宇 《垂钓》2007,7(11):27-28
在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中,不同水层的温度、溶氧量和食物种类不同,不同鱼种的适温范围、耗氧量和摄取食物的种类也不同,这几个“不同”的相互作用决定了鱼类在水中常居的泳层也不同。在通常情况下,鱼类在水中的泳层是相对稳定的,但条件变化时,鱼类会适当调整泳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环境。如果钓鱼人能够了解并把握鱼的泳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余淼 《钓鱼》2004,(1):46-46
了解鱼的活动状态在矶钓爱好者中往往存在着一种误解,就是他们往往认为鳕鱼和牙鳕是在洁净的沙滩水域中进食的。不能因为你偶然遇到这样的情形就产生如此的看法。鱼是不断游动的。正是在不断的游动之中,鱼类才能够找到食物充裕的区域。清澈的沙滩水域并没有充足的食物,因此鱼在洁净的水域中游荡,很可能是从一个已经枯竭的食物库转移到另外一个新的食物库。这些食物库大多位于暗礁和礁石密布的海岸附近。  相似文献   

14.
严实 《钓鱼》2010,(13):14-15
腥或香 看对象 池钓先问喂什么,可是野钓就不问了,养殖的鱼类吃惯了某种饲料,对它的味已经熟悉了,自然水域的鱼类食性杂,见什么吃什么,腥的、香的、酸的、无味的都吃,所以很难从味道上决定用什么饵。  相似文献   

15.
邹思全 《钓鱼》2004,(21):34-34
我国的鱼类资源日渐衰竭,鱼越来越难钓,为了保护有限的鱼类资源,江河湖海、水库等自然水域,都有几个月的休渔期,目的就是保护产卵的鱼类和幼鱼。也有很多钓鱼人在鱼类产卵繁殖期自觉休竿(老红军莱玲休渔期都歇竿,难道我们年轻人做不到吗),以便繁殖出更多的鱼儿,恢复我们屡遭伤害的鱼类资源,丰富物种的多样性,也让更多的钓鱼人有鱼可钓,能充分享受钓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16.
郁文生 《钓鱼》2005,(7):6-6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自然水域鱼类资源面临的受损趋势却越来越严重。这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国家对此有什么新举措?身为钓鱼人又将如何面对?笔者对此谈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17.
颜恒 《钓鱼》2005,(13):34-34
夏天是十分特殊的季节,它既是万物生命旺盛和成长的最佳过程,又是自然界变化多端的时期。对于钓鱼人而言,所面对的自然水域的复杂水情,给鱼类活动带来的利弊并存的两重性,表现出困惑不解与无奈,常常使垂钓的效果出现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8.
冬天,即使因水温下降而导致鱼类少吃、少动,但只要是晴天,尤其连续几日艳阳天气的中午时分,由于日照影响水温上升,从而又达到相对适合鱼儿游弋觅食的水域环境时,尽管冬不如春,但还是适宜垂钓。  相似文献   

19.
江中钓鳗     
李哲 《钓鱼》2006,(18):29-29
鳗鲡,俗称鳗鱼,为洄游性鱼类,在淡水或河口区生活.秋季在河流下游汇集成群,游向海水繁衍,受精卵和鳗苗在海洋中生活。到达河口后经变态为鳗状,具有强烈的溯流习性.在淡水中生长肥育。食物以动物性食料为主。自然水域鳗鱼的食饵,主要是虾类,也食各种小型鱼类、贝类和水生昆虫等动物。鳗鱼苗喜吃水蚯蚓,成年鳗鱼喜吃蚯蚓。  相似文献   

20.
颜恒 《钓鱼》2009,(19):46-47
自然水域的水情是复杂多变的,一年四季里,都有不同的水情变化,水情的频繁变幻,必然影响到水中鱼类的生活环境,直接导致鱼情的多变,因而出现不同季节有不同的鱼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