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写稿,刚开始写稿.热情很高.写了许多稿件,竟未采用过一篇稿件。就在我灰心之时,县委宣传部的通讯干事送给我一本《新闻知识》,我看后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感到杂志上的文章很对我的胃口,对我学习写稿很有帮助。从此以后,我便和《新闻知识》交上了朋友。每期杂志一到.当即仔细阅读起来.从中汲取养分,使我掌握了一定的新闻业务知识,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喜欢读《得奖新闻采写谈》、《新闻业务讲座》、《视听天地》、《新闻采访知识》、《通讯员之友》等栏目。在《新闻知识)}的指导下,十余年来,…  相似文献   

2.
钟华 《新闻天地》2007,(11):50-50
我在《新闻天地》2007年第9期、第10期上读了《终端家园》的两组文章,让我掩卷沉思,激动难安。  相似文献   

3.
当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穿过世纪长廊走来时,《新闻与成才》以更加成熟的形象———《军事记者》展现在我的面前,给了我一片自由驰骋的空间。如果说《新闻与成才》是我相识已久的朋友,那么《军事记者》就是我“一见钟情”的恋人;如果说是《新闻与成才》带我走进了“新闻”的世界,那么《军事记者》将带我走进更加广阔的“新闻”天地,去感受和领略信息时代的“新闻”气息。《军事记者》是我的精神食粮,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料。每当她因投递晚点“失约”时,我就会心情焦急烦躁,非跑到收发室问个究竟,甚至打电话向函授中心的老师询…  相似文献   

4.
诞生于新千年的《新闻天地》,一出生就承载着一种,变革与创新的使命。正因为这种使命,让我与《新闻天地》缘结十年,情深款款。  相似文献   

5.
没有绯闻     
《新闻天地》创刊十年,我在这里面呆了八年,八年颇似抗战那八年。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新闻天地》2007,(5):63-63
读新闻背后的故事享五彩缤纷的人生,《新闻天地》如沐清风,《新闻天地》心灵洒息的港湾。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读者来信《新闻天地》编辑老师们: 我是一名在读的新闻系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了《新闻天地》杂志。读过几本之后,我也感觉到有一些问题。首先,我认为"新闻味"还可以更浓一点。其次,我觉得稿子还应该更有新意一点。如果能多发一些如《人间神鬼最难缠》这样的稿子就好了。最后,我希望能有机会介绍一些年轻的名记者、名主持人,这样能吸引更多像我这样的年轻读者。如果还能给我们这些"准记者"开辟一块习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彭文  张俪砾 《新闻天地》2011,(11):80-80
我是一名普通的《新闻天地》迷。在这个日渐寒冷的深秋,读飘着墨香的《新闻天地》,真是一种惬意的生活。寂寞的夜晚,打一盏柔和色调的床灯,或情感、或言论、或哲理、或幽默,总能舒缓我疲累的心灵,带番对明天的期待进入神秘的梦。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矿工,也是一名基层通讯员,每当接到许多报章杂志时,首先拿起的是由《工人日报》主办的《新闻三昧》,为什么呢?因为,她是我写作的启蒙老师。笔者初次写稿,不得要领。一位搞宣传工作的好友赠给我一本《新闻三昧》,内中栏目既有《采访生活》、《编读往来》、《传媒天地》,还有《新闻内幕》、《业务研究》、《充电乐园》……新颖别致、丰富多彩,文章给人以启示,且各具特色。打学了《三昧》以后,她教给我写稿的基本常识,帮助我提高了写稿的能力,使我在几次参加征文活动中得奖。之后,我试着写了《从喜宴上抓出新闻来》被《新闻三昧》采用。从此,我按期收到这份刊物后,就像老师来到我身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护士,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喜欢写写画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闯入新闻写作天地,从此再也放不下手,笔耕不辍。不到半年,我在《解放军报》、《中国军工报》、《解放军生活》等报刊发表稿件近20篇。回想半年来的写稿经历,对我印象最深的要数团站领导教育我必须时刻牢记遵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若不是编辑部的同志打来约稿电话,我还真没意识到,《新闻天地》杂志就已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办刊历程。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专职通讯干事。八年来,我单位坚持每年为每个通讯员订阅一份《新闻知识》杂志。每一期刊物来后,我都仔细的阅读,我特别喜欢“通讯员之友”、“新闻业务讲座”、“新闻写作研究”、“视听天地”等栏目.对指导我们写稿有着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启迪。我单位订阅贵刊从过去的三五份,增加到今天的35份,基层通讯员入手一册。有时举办的通讯员学习班,也把这本刊物作为教材,对通讯员进行培训教育。正是由于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我们的通讯员近几年来在《陕西日报》、《中国黄金报》、《陕西工人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刊稿40…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新闻天地》2007,(4):62-63
《八年牢狱,摧不垮铁骨铮铮的记者》这篇文章,让我看得泪流满面。《新闻天地》2007年第3期整个特色出来了,重点文章也很好看。但是,有些文章的文字还要加强。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4,(11):69-69
《新闻天地》2004年总22期发表郭美宏的文章《论提高社会新闻的“保真值”》。文章指出,在社会新闻大战中,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不负责任地见闻就录、见闻就炒的现象时常发生,提高社会新闻保真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4年前第一次接触《新闻与写作》,对大家来说这是一本杂志,可是对我而言,这可是我离开学校继续学习的参考书。虽然我从事的也是媒体工作,但由于之前未经过任何专业训练,完全是通过请教前辈加上自己摸索一步一步走进这个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6.
《新闻天地》2007,(10):50-50
《终端家园》像一朵淡雅的新花,展现在我这位《新闻天地》的老读者面前,不由得连声为这个栏目叫好。这组稿件共有4条稿件,分别介绍了4位在一线从事销售“芙蓉王”、“白沙”的“小老板”,然而。读了之后深切地感觉到“小老板”不“小”,自强不息精神可敬!  相似文献   

17.
难忘的启迪     
难忘的启迪黄俭进入新闻圈前,我就有幸认识了《新闻战线》。40年来,《新闻战线》给予我的教育、启迪、帮助很多很多,是她将我从一个革命军人引进新闻大门成为专业新闻工作者的。如今,虽说我已经离休了,但是,我对《新闻战线》的情感却是终身难忘的……《新闻战线》...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新闻天地》2007,(11):44-44
您好,今年年初,我通过邮局订阅了一年的《新闻天地》,看了几期你们的杂志,总的来说感觉这本杂志很有新意,希望你们的杂志越办越好,在这里我也谈谈我对杂志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06,(2):43-43
《新闻天地》2005年第5期发现胡小洁的文章《新闻舆论与公民意识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资讯时空     
新闻要更新翻开每期出版的《新闻天地》杂志,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对比以前的杂志,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文章标题到文章内容,从整体策划到杂志出版,从图文设计到稿件编排。它正在慢慢的与市场接轨。每期杂志一到手,同事们基本上一抢而光。我都是从头至尾看一篇。但我觉得《新闻天地》在发展的同时,要在办刊方向上突出“新闻”2个字,加大对幕后新闻的挖掘力度,力求新闻最新。封面上的标题要做精致,吸引读者的购买欲望。每期最好安排一篇重点文章和舆论监督文章,刊物的影响要让公众接受。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