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要求学生能达到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独立阅读去了解祖国的悠久文化,促进现代汉语的学习。文言文学习过程重在找对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为了学好文言文,可以从积累、诵读、领悟三个方面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阅读浅易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阅读方法,在实践中培养高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固然重要,但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还是要加强对字词的积累、讲解,这样才能打好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文言文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既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又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教学中可针对语言和内容展开探究,以切实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修订后的中学语文课本,共安排了一百多篇的文言文,数量不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意义,是为了培养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阅读古籍,提高其分析、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写作现代文的能力、扩大知识领域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使学生继续加强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要想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应在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材教法、洞悉高考命题趋势等方面下足功夫。一、学生及教材现状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是对字、词、句不厌其烦地讲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兴趣,成绩不够理想,更谈不上具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了推动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我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而目前文言文教学的课堂现状却是沉闷、枯燥、效率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课堂效率,部分教师积极  相似文献   

11.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未免就太失之偏颇了。虽然这些是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但绝不是文言文阅读能力本身。正如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汉语知识并不…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考察评价中这样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应该教会学生利用工具书,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深邃思想、精妙构思等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定位在疏通文意,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上,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接受祖国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兰 《语文天地》2013,(12):37-38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文言文由历史沉淀而成,在表现形式、语言风格上与现代汉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从而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要想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关键点。一、抓好诵读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诵读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地有梯度地进行。第一,通过诵读,扫清字词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同时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文言文阅读是对古代汉语书面语言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是初中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评价学生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重点不在于考查学生对词法、句法等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而应立足于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原文 ,并通过对原文的记诵积累考察其语感能力。”可见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言教学.就是要“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我认为那不一定.教学实践证明:在进行文言文  相似文献   

18.
一个故事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怎样才是真正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解了“之”、“乎”、“者”、“也”的用法,明白了“走”、“行”、“步”、“趣”等在文言文中的词义,知道了古汉语中一些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就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吗?如果认为学生掌握了这些就是具备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甚至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这就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的核心价值,在文不在言,言是文的载体,是学习文的工具。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应以人的发展为中心,通过以下三重境界来达成教学功能。一.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目标。诵读、积累、领悟,这是学生主体语言习得的规律。无论在哪一个环节,教师都要致力于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培养,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满堂灌,逐字逐句分析,自我陶醉,却使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在当前的中考命题改革中,受到各地命题专家的青睐。它立足教材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现实,考查学生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感知教材的能力,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因而是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好题目。要解答好这类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