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杨 《新闻通讯》2013,(3):57-58
电视民生新闻深受观众喜爱。与传统的新闻相比,民生新闻最成功的突破在于受众本位的确立,无论是节目的内容还是形式,民生新闻一改传统新闻高高在上的特点,转而以平民化视角关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民生新闻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它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贴近性、重要性的新闻价值判断以及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新闻价值的辅助性因素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新闻本质的一种回归。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13,(9):93-94
一、报道视角:民生关怀时政新闻报道的题材往往具有重要性和显著性的新闻价值。具体来说,时政新闻要以民本意识、民众话语和民生内容为报道视角,关注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群体等在参与国家生活和国际社会方面的活动,对百姓生活产生具体影响,让“天下事”与“身边事”相融合。时政新闻的民生关怀视角,  相似文献   

3.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07,(12):14-15
民生新闻作为近几年开始出现,并迅速成长的一种新闻表现方式,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关注。尽管对于民生新闻的概念内涵、内容构成、话语方式、发展前景等等,迄今为止人们依然存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实践层面上,民生新闻无疑已得到了传者与受者的双重厚爱。在此,笔者想从传播的视角,对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进行一下纲目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从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从电视媒体横跨平面媒体,党报的民生新闻的传播实践,对于其它传媒有着更强的示范作用。不可否认,党报对民生新闻的认识和操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报道,还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本文将从党报民生新闻的缺憾入手,探讨活跃党报民生新闻报道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不能说没有问题和缺憾。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何在?民生视角的价值何在?不搞清楚这些问题,所谓民生新闻的改革都可能是无的放矢,更遑论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的预测。有鉴于此,本文从对民生新闻的两套认知话语体系考辨入手,探讨电视民生新闻带给新闻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吴世友 《新闻窗》2012,(3):75-76
电视民生新闻及其特点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现象迅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民众生活中的问题,反映民众日常生活现状,深受民众的喜爱。电视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目前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是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根本核心是民本取向,即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这种。民本”取向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真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内容上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生存环境,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对群众有影响的事件及信息;形式上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以拉近电视和百姓的距离。电视民生新闻的这些基本理念正好融合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言百姓事”、“说百姓话”,大到形势政策,小到柴米油盐,成为百姓的“信息管家”、“时事顾问”、“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8.
民生新闻的宗旨就是关注普通民众、贴近百姓生活,以老百姓为核心"受众",确立"平民化"的价值取向。作为现代媒体,确立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是顺应历史的潮流,也是自觉遵守新闻传播规律的表现。本文从民生新闻的主体、内容、语言等方面,阐释当代媒体如何确立民生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  相似文献   

9.
刘晴  张雷 《新闻世界》2012,(4):39-40
电视会议新闻是民众了解政府政策的主要渠道,由于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模式的程式化、报道角度的官方化以及报道语言的严肃性,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往往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为此,改进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可以从民生视角,从新闻价值角度出发,从观众关心的角度进行针对性报道,同时,内容生动形象、语言通俗朴实,可以提高会议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并不能只关心琐碎的民生问题,关注重大民生问题。才能真正表现出民生新闻的深切人文关怀。系列片《根基》通过民生视角,对于重大主题性报道进行了深入、全景式的报道。既展现了主流价值现,也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1.
郑游楚 《新闻窗》2009,(1):69-70
地方电视台处于基层,其新闻采编人员在采访过程中需要运用相关技巧,以求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价值。而要对民生新闻采访进行研究,首要问题是必须了解什么是民生新闻?它有着怎样的内涵?关于民生新闻,有很多种不同的定义,但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民生新闻不仅从字面上比较切题,且内容上也较准确地概括了这类新闻的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以及民主的价值取向这样一些内涵,  相似文献   

12.
王莉 《声屏世界》2011,(10):22-23
时政新闻要有民生视角 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手段如何先进,媒体的传播内容都要满足受众的需要。编辑在编辑稿件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研究受众需要什么新闻,乐于接受什么新闻,选择大多数受众关注的内容来报道新闻.要让受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占一定的比重。然而,目前新闻节目中民生新闻并不是数量太少,而是质量不高。  相似文献   

13.
<正>民生新闻是目前活跃在各级电视台的主要栏目,自2002年的《南京零距离》开始,各种各样的民生新闻栏目就遍地开花,一时间占据了荧屏。但是何为民生新闻,这在学术界其实始终都没有一个清晰而确定的定义,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表现手法和形式上,都无法单独对其进行分类和定义,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民生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平民视角下的民本取向。关注百姓的生存现状,关注百姓的生活愿景,这就是民生新闻的媒体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要求民生新闻的定位不仅要有亲和度,也应有高度和深度,同时具备人文关怀的温度。  相似文献   

14.
刘晓明 《今传媒》2009,(12):46-47
“民生新闻”的提法近年来颇受学术界关注。广义地说,所有为民众关心的新闻都是民生新闻。狭义地说,民生新闻由民生内容、平民视角、读者本位、人文情怀、民众话语等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15.
余正华 《新闻窗》2013,(5):45-45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它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通俗化的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所处环境。牢固树立“关注民生,贴近百姓”的理念,站在百姓的立场,采用百姓的视角,用心挖掘民生新闻富矿,拓展民生新闻的广度与深度,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出现以及蓬勃发展,是电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定位和在传播层面上向受众回归的结果。这一结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即民生新闻的三个维度:民生理念、本土视角以及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的价值“迷离”了吗?民生新闻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究其根本在于它的“平民化”本色,以平民的视角观察社会,以平民的语言表达新闻,更多的关注投给了普通百姓、更多的话语权交给了基层群众。从本质上说,民生新闻所涵盖的价值取向的根本点在于“民生”和“民主”。  相似文献   

18.
张永胜 《新闻传播》2014,(3):222+224
民生新闻是以关注民众生计、民众意愿、民众立场为主要价值取向,并致力于以民众视角,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民众生计、生存、日常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近变动事实的传播。"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基于此,通过探讨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以及创新,以期推动电视民生新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何谓民生新闻?民,人民;生,生活.民生新闻就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的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它的根本和核心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它涉及的范围极广,理论界将其分为"大民生"和"小民生".  相似文献   

20.
县级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的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民生新闻的策划、选题、采访、编辑、制作等多环节,谈谈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定位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