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三生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生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研究是深化“三生教育”内涵、完善其理论体系的重要课题。从人的发展的视角来看,“三生教育”丰富和发展了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核,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时代特征。“三生教育”的内容与全面发展教育在内容构成上具有直接的相关性,在基本理念上是一致的。“三生教育”通过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力量,对受教育者进行贯穿一生的全面教育,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最终价值是使人有全面教养、能全面发展、淳民强国,使人类走向幸福。”作为云南“三生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共云南省委高校丁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如是说。是啊,“三生教育”体现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刘建林 《学子》2014,(2):42-43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4.
1前言长期以来,教育缺乏对最终目的的思考、对受教育者人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学生时代是知识和人格成长的黄金时期,是人生命中的重要历程。当前,云南省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实施“三生教育”。“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使以人为本的“三生教育”理念真正渗透到生活中、学习中,让所有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掘,让学生健全心智、学会生存、珍视生命和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5.
一、如何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1.从培养目标来看——根本目标一致,具体目标有别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根本目标都以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但在具体目标上,德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影响,促进学生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道德品质、法律意识与行为习惯等方面健康发展,逐渐适应社会要求的育人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受  相似文献   

6.
刘丽霞 《云南教育》2008,(17):38-39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大力倡导的“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三生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广大青少年和儿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相似文献   

7.
教育工作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大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和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指导下,创新专业教学方法,使专业知识的教育、综合能力教育、学习技能的教育相统一,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跃萍 《成才之路》2009,(6):I0003-I0003
“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世理” 三生教育首倡者、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这样定义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行为和感悟过程。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和实施途径,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全面发展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基础。从本质目的上来讲,其实音乐教育与“三生教育”都在于追求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说,音乐教育同时也是“三生教育”不可或缺的实施途径之一,是促进“三生教育”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完善三生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整体的教育理念,它将教育从生命的关怀扩展到了对生存和生活的全面关怀.因此,以“三生教育”理念来指导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有助于促进其“人性”与“物化”的统一与融合,进而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是培养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培养个体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三生"即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1]。2008年云南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基础工程来抓。随后以部分学校为试点开展"三生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3.
蔡华 《云南教育》2008,(22):16-16
“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提高人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三生教育”也就是要以“育人”为核心理念,围绕上述目标培养一代又一代积极、负责、效能的社会成员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生教育”理念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以生活教育为目标,以生存教育为基础,以生命教育为根本。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来确定劳动课程内容,通过生存课堂、生命课堂和生活课堂促进三生教育、劳动教育实践与理论的有机融合,努力实现在劳动中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刘小玲 《新疆教育》2013,(16):92-93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本文对“生本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其本质是对人生的关切,目的是借助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以应对人生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促进人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旨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积极参与生活的、有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高职院校不仅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职业人,还要开展通识教育培育受教育者的职业素养,使受教育者顺利成长为社会人。但目前,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还面临着培养目标不清晰、管理制度不健全、校园文化环境单调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明确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师生对通识教育理念的认识、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等举措,为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育理念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启富 《教育探索》2006,42(11):6-8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变传统型教育为创新型教育,即需要教育创新。与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创新、教育机制创新和教育系统创新相比,教育理念创新更加艰难,因为中国儒家教育之内涵只包括教育的传承性和规约性而不包括教育的生产性和创新性。教育理念创新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教育真正成为为了受教育者的教育,而为了受教育者的教育必须是对社会和世界开放的。  相似文献   

19.
"三生教育"即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大学教育首先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高校应该利用"三生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促进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结合工作中的特殊案例,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三生教育"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百度搜索输入“三生教育”,我们会发现“三生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百度词条。 “三生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开展“三生教育”活动的首倡者、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曾对“三生教育”作过生动的阐述:人是由生命、生存和生活构成的有机体。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构成的。人生发展是生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