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消灭公司并入存续或新设公司职得消灭公司的财产,概括继承消灭公司的全部债权债务。对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以债务人公司财产减少说为其理论基础。对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范围界定和保护的程序设计于债权人的利益保护至关重要。但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应当适度注意公司利益和债权人利益平衡,而我国现行法律对此规定不够。现实中诚信原则的普遍缺失,国家现行政策对债权人的保护亦不平等,需通过公司法的修改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公司合并是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合并过程中,常常会因公司组织关系的变化,公司债权债务和财产的转移等对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法律规定以及其他方面的措施,以保护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利益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结合公司合并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经验,对公司合并中债权人的保护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力求寻找一个完善保护公司合并中债权人利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公司合并中的利益相关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债权人、职工是公司合并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如何保护它们在合并中的利益,《公司法》、《劳动法》等现行法律法规受到了严峻挑战,并应为此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司法》自颁布实施以来,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司这种经济组织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公司法》主要调整公司内部,公司、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而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债权人的权利和利益显得更为重要.规范公司、股东的行为,保护债权人的权利和利益成为公司法规范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存在许多疏漏之处。这种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在清算中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保障格局难以达到平衡,债权人成为公司非破产清算程序中的当然弱势方,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因此,完善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加大对债权人利益的制度保障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结合现行立法和公司实践分析公司非破产清算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非破产清算制度和进一步加强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从属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进行评析,指出其中的不完善之处,建议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以公司法为主体的从属公司债权人法律保护制度,以实现对从属债权人的切实保护.  相似文献   

7.
新《公司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这有利于对职工等利益相关者的保护。原《公司》法虽然对职工利益的保护也作出了规定,但远未系统化和明确化。新《公司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对职工利益的保护,但仍然存在缺陷,本文主要从现行法律规定出发进行阐述,同时就如何完善这一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司合并对公司债权人的债权实现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对债权人的保护不应以损害公司合并效率为代价。新《公司法》很好地确立了这一立法价值取向,但是在保护债权人制度的具体设计上,却存在诸多的缺陷,特别是没有规定债权人权利损害的救济请求权,对债权人的保护殊为不利,需要立法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9.
在法律上确认一人公司的地位的同时,要从《公司法》方向对一人公司的设立、经营进行法律规制.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利用一人公司规避合同义务、法律义务及一人公司法人格与股东混同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相似文献   

10.
林怡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4):123-12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公司越来越多.但现行的法律规定,我国的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这一制度保护了股东自利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它最大的弊端就是对债权人保护不足,股东滥用公司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本文就我国公司有限性与债权人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论述,以便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立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民办学校合并对债权人利益影响甚巨。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基本法理在于它体现了民商法上的公平原则,是维护交易安全的法律价值需要,是利害关系人理论的体现。民办高校合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主要包括债权人的知情权、异议权以及损害赔偿请求权。这些权利可以通过法律的一般性保护和契约性保护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作为公司利益相关者之一的公司债权人,公司制度设计时应保护其合法的利益,然而在我国《公司法》中对公司债权人保护有许多不足,公司法中更侧重对公司股东利益的保护,为此,应从5个方面对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予以完善,具体包括公司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公司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公司债权人派生诉讼制度的建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破产法的宗旨即是通过对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企业宣告破产,从而使债权人的债权从破产财产中得到清偿,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但由于现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破产法实施中,侵犯债权人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当通过完善债权人会议制度,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对破产犯罪给予必要的规制,完善立法,为债权人利益保护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市场经济格局中,母子公司中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十分必要。为了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应该深入探讨母子公司中公司法法人格否认的基本问题及实质合并原则、深石原则等,并进一步推动我国母子公司中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法律上确认一人公司的地位的同时,要从《公司法》方向对一人公司的设立、经营进行法律规制。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利用一人公司规避合同义务、法律墨务及一人公司法人格与股东混同的情况下,可以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  相似文献   

16.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就是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延伸。该制度防止了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从而更好地保护了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健康有序运行,同时也保护了债权人利益。在理论和实践中,当下对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探析和运用均存在着缺陷。这主要表现在适用范围、适用主体范围上。  相似文献   

17.
关联交易中常有侵害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利益的诸多不公平现象,须在现有《公司法》相关条款基础上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闻联交易股东大会批准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确立独立董事对关联交易的监督制度,改进决策制度,健全关联公司外部债权人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确立的认缴资本制降低了债权人对公司资本担保清偿到期债务能力的信任,也打破了股东自治权与债权人利益保护之间的相对平衡。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是一项平抑认缴资本制可能引发的债权人利益保护失衡问题的重要措施;构建公司非破产境况下股东出资义务加速到期制度,应当规范法律适用、统一裁判尺度,完善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评级制度,构建合理的股东出资催缴制度,明确公司不能清偿债务的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公司的人格否认制度是为了防止公司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而在个案中对公司的法人人格予以否定的制度。中国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承担连带和赔尝责任。新《公司法》旨在促进我国的公司人格否认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司法》第六十条第三款通说认为是对公司担保能力的限制。对违反这一限制的法律后果,无论是学界还是司法实践中都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在当事人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情况下,课以公司严格责任,不利于保护公司及其股东的利益,《担保法司法解释》体现了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