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要注意预习的方法———首先介绍阅读法和回顾法两种方法。阅读法注重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回顾法注重对已学知识的复习。(1)阅读法预习开始的时候,首先从头到尾把课文朗读一遍或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新课文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是按什么思路来阐述的?这个思路的道理是什么?读过之后懂不懂?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这些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这种预习方法,表层目的是对新课文知识的预习,深层目的是以此理出一条检验自己学识的水平线。看在独立学习的情况下,自己能掌握住多少内容。上课的时候,除了听老师讲课外,还要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  相似文献   

2.
一、检查预习,诱发探究 师:很高兴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课文题目叫--生:与象共舞. 师:细心的孩子可能发现了课题处有个星号,打上这个符号的课文叫自读课文,用一节课学习.课前,老师布置了两个预习作业,一是通读课文,读准生字和新词;二是搜集关于泰国风土人情的资料.大家完成了吗?  相似文献   

3.
廖艳利 《广西教育》2014,(41):101-101
正预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会给学生布置诸如背诵新课单词、试读新课文等预习任务,但往往没有给予学生有系统性的、针对性的预习指导,因此,预习的作用和优势难以得到发挥。那么,初中英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见。一、科学设计预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趣味性、针对性、可接受性的原则,科学设计预习内容,避免预  相似文献   

4.
以优化课堂导入来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预习提问导入法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课上有针对性地提问,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两点:(1)布置预习内容一定要具体,不可过多、过难(可分层布置)。切忌使用像这样要求模糊的语言:“下节课我们要讲课文,请同学们预习一下。”这样的布置目的不明确,学生无所适从。(2)课上提问一定要紧扣课前所布置的内容。2.介绍名人轶事导入法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与科学家、文学家、政界明星、商业巨子、体坛名人等有关,教师课前可准备一…  相似文献   

5.
预习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预习做得好,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认真布置预习的内容,还要有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时,常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提问解答法。布置预习时,教师先按照课文的脉胳,设计一组思考题,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答案,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引导学生较好地预习课文。设计的思考题,一要新颖,能体现课文的重点;二要符合作者的写作思路,有一定的顺序。不要出一些晦涩难理解的题目,免得学生在预习时走入迷途。我在指导学生预习第七册《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设计  相似文献   

6.
自主、真实的预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逐步向自学过渡。那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低年级预习时,布置的问题应简单些,随着学生对预习的熟练、知识底子的加厚,设置的问题也要逐渐增加难度。而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的预习,教师可根据其文本特点进行设计:一、写人叙事类文本学习此类课文,预习内容中除了读课文、理解词语、初步了解文中人物和故事之外,还应该查阅课外资料(对感悟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快乐阅读,使阅读成为他们成长的一种经历呢?一、引导思考,学会阅读1.引导课前预习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在学习新课文之前,我都会布置学生预习,并提出具体的要求:①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和四字词。②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相似文献   

8.
预习,实质上就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对课文的自学.究竟是把预习放在课外好呢还是放在课内好呢?我们认为:课内预习效果较好.其理由是:一、课内预习能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预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培养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计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假如教师只布置几道抄抄写写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课外去做,显然达不到预习目的.在课内预习则不然,老师不但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而且可以随时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预习,使学生学会预习,从而提高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采用读、划、注、查四步预习法,可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读,就是快速通读课文.划,就是熟读课文,把生字、新词、难句、重要内容和疑惑问题用符号标划出来.注,就是在预习中若发现疑难之处或对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就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发表意见.查,就是在预习时借用工具书.  相似文献   

10.
1.设疑提问式 教师可以在布置学生预习或使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课文主要内容或主要写作特点方面的问题。学生只要通过阅读,快速地捕捉语言信息即可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对历史与社会教学进行大胆创新,提出了“发现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教学方式。基本做法是:(1)学生预习课文——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的内容,但不给任何指导和提示。(2)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预习状况写出自己有疑问的或不懂、不理解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材第123页)第1课时,新授课。 预习设计 师:同学们,明天我们要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内容在教材第123页。现在请你们预习课文。预习时请注意3点: 1.弄懂课文说了些什么?它要求我们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2.按照课文求长方形纸板面积的方法进行实践操作。长5厘米、宽3厘米的纸板由老师发给每人  相似文献   

13.
学会预习,坚持预习,对提高听课效率,培养自学能力,养成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都会大有裨益.应该怎样去预习课文呢?一般说来,要做到"明、读、划、释、分、思、记"七个字.一、明.明确预习的目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两方面人手.第一、了解老师布置的预习提纲.不少语文老师,都习惯于上新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就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的内容,提出该课的预习要求.这些要求,往往就是课文学习的重点与关键,扣紧它去预习,无疑对提高听课质量有益处.如有的教师,在讲授《梁生宝买稻种》时,提出了两条学习要求:l、按词语表查释词语.2、划出课文中描写人物心理的句段和细节描写的句子,想想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品格?显然,这要求与该课的教学目的是相吻合的.从全国绕编  相似文献   

14.
复式教学成效的好坏与课堂教学中“练”的内容、形式及时间的安排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在语文复式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了几种“练”的类型。一堂课中后面授的年级得先进行课堂自学,我就采用预习性的“练”。这样做有两点好处:1、为新授疏通道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效率。2、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学能力。这种练,能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如教三年级《放风筝》一课,在直接教学前可布置三项作业:1.默读课文,遇到不识的字、词,查字典;2.读课文,看图上有哪几种风筝,并写下各种风筝的名称;3.边读课文边思考,各种风筝有些什么不同的特点?课文中哪里是写大伙儿放风筝的情景?哪里是写“我”和哥哥放“大蜻蜓”的经过?为什么要这样写?好在哪  相似文献   

15.
一、情境展示 下面截取的是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白兔与月亮>中的三个教学片断. 情境一 师:课前教师已布置了同学们预习课文,大家认真预习了吗? 生:预习了! 师:光明大道教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请解释下列词语.  相似文献   

16.
预习作为学习课文的一个环节,已成为传统。教师教学一篇课文之前少不了布置一些预习作业,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能获取知识,也方便讲授新课。事实上,许多教师只把“预习”当作“过桥”,流于形式,其要求大同小异或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觉得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乏味单调,不过如此,兴趣消减,应付了之。一些学生为了赢得上课时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预习时勤于查找参考书和复习资料,那些字词解释、段落意思、句子含义、中心内容等等一概信手拈来,毫不费劲,违背了预习初衷。近期,我常常思考这一“千年陈规”,总觉得预习除了上述人为弊端,…  相似文献   

17.
一、“三先三后”学习法“三先三后”学习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独立钻研后请教他人。预习,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预习。有时是在课堂内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有时是在前一天下午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这些作业紧扣教材,富有启发性,有问题可思,在思中有得。预习作业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为新知识铺垫的旧知识,以此为接受新知识的“缓冲剂”;另一部分是能分散难点的、不经过努力又不能解决的新知识。听课就是让学生通过预习,从中找出不懂的难点和不甚懂的疑点,以便在课堂上带着这些难点和疑点,有针对性地听讲,并通过质疑、解答把难点突破、疑点化解。  相似文献   

18.
一、指导预习,培养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包括指导预习、征询疑难。“指导预习”是教师在熟悉了教材之后,把课文中有关重、难点的知识让学生预习,使学生初步感知教材,为课堂学习、讨论作准备。预习中,基础好的学生,对课内重点会通过自学大体弄懂,基础差的学生也会对这些知识重视起来并寻找理解的途径。指导预习,应着重把课文重、难点知识明确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预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和意图。如布置预习《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要求:第一,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课内生字、新词。第二,了解课文整体布局,找出描写条件艰苦的…  相似文献   

19.
改进语文教学,应改革课堂教学的程序。教授新课前,要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预习,可以激发学生提出疑问。学生自己在预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智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也为老师重点讲解提供了内容和依据。怎样指导学生预习? 审题——培养学生看懂题目,学会审题的方法。比如统编教材第九册共35篇文章,命题的方法就各有特色;《别了,可爱的中国》《将相和》,题目就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少年闰土》《卖火柴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20.
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是预习。然则,怎样指导预习呢?一是对照注释并围绕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预习课文。课本注释如字音、字义、句义、句法、名物典故等,一般都是学生阅读课文时的难点。因此,每次新授课前,我们明确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预习课文,必要时还对课文注释作点通俗的解释,或者事先发给学生一些补充注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为了督促学生看注释,可布置学生做预习题,例如“把注释中加以注音的字读准,然后连同拼音一起抄在练习本上”;结合读注释,口头或书面翻译某篇文言文等等。“思考和练习”题,基本上体现了教学大纲对每篇教材的要求,提示了学生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