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炜 《大理文化》2006,(1):50-51
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大理地区又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白族文化以特有的开放和包容精神,创造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积极的示  相似文献   

2.
白族服饰是白族人民特有的劳动成果,它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含意.白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审美情趣以及其他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物质的服饰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发展史的缩影,同时也是研究白族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3.
寸云激 《大理文化》2010,(7):104-112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历史最为悠久的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白族人民亲仁善邻,不断吸收周边汉文化、西藏文化、印度文化、南亚文化中的先进因子,创造了极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建筑营造方面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作为白族物  相似文献   

4.
白族服饰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白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由于受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不断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绚丽多彩且地域特点突出的白族服饰,其中剑川三河白族少女服就是一种融合了多民族服饰文化特点的典型服饰.  相似文献   

5.
在对待外来民族文化方面,白族是开放而宽容的.白族文化中不少具有代表性的形式,都是通过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交流之后形成的.而且,在借鉴和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时,白族不是生吞活剥,而是将其有机地和本民族的文化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和谐、统一的新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6.
云龙盐文化是指云龙盐井业的发展中自生和外来形成的盐业文化,它是云龙历史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结晶,是白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进步的象征.盐文化是推动云龙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云龙盐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组成的一部分,是中国先进文化茫茫沧海中的一粟,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祥云县禾甸坝是一个白族聚居的大坝子,村庄星罗棋布,誉称为"东来白区第一坝".禾甸白族人建盖新房,跟附近汉族人一样,都要经过动土、圆木、飘梁等特定仪式.但又有他们的特别之外.  相似文献   

8.
大理白族一年一度的“观桑哪”活动,被称为白族的狂欢节,开放热烈,历久不衰。不少人对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作过不懈的探析,以张明曾先生《耕山耘水集》中《“拐上哪”探源》一文较为详实。近阅《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秋之卷中黄维华先生的《桑.桑中.桑女——“诗经”与上古文化研究》,受到启迪,大理白族“观桑哪”,竟是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农神崇拜”的“祭社祭祀”与“游观之风”的古礼与风俗的遗存!  相似文献   

9.
王锋 《大理文化》2001,(2):58-61
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除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以外,在昆明、保山、丽江、楚雄等地州市以及贵州、湖南等省,也居住着少量的白族人口.在昆明,白族主要聚居在西山区.现将昆明西山区白族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林超民 《大理文化》2012,(2):110-112
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学会成立20周年之际,从学会成立20年来在《白族学研究》和《白族文化研究》两个期刊上发表的近千篇文章中,评选出50篇获奖论文结集出版,可以说这是白族研究和白族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白族是云南省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有一百多万人口,大多数聚居在大理地区.远在三千多年前,大理地区的古老居民,就已磨制石器,过着渔猎生活.大理地区曾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在祖国西南边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白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相比较,大理白族家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多元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功利性特征. 一、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 1."烧包"时所用的"包"现在通常是买来的.这种"包"大小如32开的一个信封,其中的一面上有印好的格式,中间写收"包"人的名讳,右边写送"包"人的姓名,左边写日期."包"内装满各种用纸做的财宝,封住口后,就可以烧给自己的祖先了.一般一个祖先一包.  相似文献   

13.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4,(6):109-112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书》云南大理12卷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院联合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学会共同完成,由知识产权叶版社出版发行。大理白族文化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古村落的号召,于2011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对大理地区的名城、名镇、名村进行实地调查采录和图书的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14.
白族是一个古老、伟大和具有灿烂文化艺术的先进民族.首先说她古老,且不说亚洲唯一发现迄今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与白族先民昆弥族,汉时聚居的青蛉、云南(今大理州祥云)县咫尺毗邻;也姑无论州内宾川白羊村遗址出土的白族先民四千年前留下的碳化谷物证明,当时白族就已经是定居稻作的先进民族.(大理至今籼稻单产居世界第一,粳稻单产居全国之冠.)只要到云南省博物馆瞻仰一下从大理出土,可以与秦始皇铜车马媲美的国宝祥云战国(公元前约五百年)铜棺,您就会感受到什么叫不言而喻.第二,如果你知道中国西南历史上以白族为主建立的南诏、大理国,以拥有云南全境,北至大渡河南岸,东到贵州越南一部,西到缅甸,南到老挝、泰国一部分国土,700年间和唐、宋、元三朝相始终,一直是云南、滇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天宝战争中打得唐王朝20万大军全军覆没,使唐王朝由盛而衰,让宋王朝三百年不敢问津,忽必烈取而不治,成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并在一千年前就已和中国宋代都城开封一起成为当时的世界14大城市之一;那么你一定就会觉得说白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非是自大或溢美之辞了.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白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白族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比较突出,白族文学亦有史可查。民间文学一直是白族文学的重头,但从唐代时的赵叔达,甚至汉代的张叔、盛览等人始,已出现史书记载的作家创作,并从此再未消泯且一直成长着,成为与白族民间文学共同发展的又一支文学道路。由于有着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居住地,比较统一的文化习俗,比较相似的文学习惯(包括文学主题、题材、语言等多方面),还出现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作家如李元阳、赵藩等等,白族作家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和讨论。此前学者对白族文化已有众多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对白族文学的研究要少一些;在对白族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白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在对作家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  相似文献   

16.
洱源县的西山乡境内散居着古朴的白族山民.因交通信息等原因,受外来文化干扰甚少,所以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白族原始文化的痕迹.独特的"火把婚礼"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7.
笔者收藏有两面青铜质的南诏大理国铜镜,工艺精湛,构图奇特,举世罕见,是研究白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工艺美术史的实物资料.现特将这两面铜镜拍摄下来并试加以说明,聊供铜镜收藏同仁和白族学研究者们欣赏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李琳 《大理文化》2014,(5):105-112
大理自古为滇西咽喉,身处我国西藏、缅甸和印度的三角地带,在这样得天独厚的空间地理下,蕴育了多彩斑斓的文化。任何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都具有悠久的民间文学传统.白族也不例外。然而民间文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能是单一独立的,白族民间文学是在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浸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包括中原文化、羌藏文化、印度文化等,本文将集中探讨印度文化在白族民间文学中的传播和影响。  相似文献   

19.
白文文献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总人口有16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80%以上聚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白族文化在继承固有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了大量的中原文化也吸收了印度等国的古代文化,形  相似文献   

20.
大理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其境内山川秀美,物产丰盈,古迹荟萃,地灵人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白族人民,深受灵山秀水的哺育和陶冶,创造了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无数英才志士,谱写了一首首鼓舞人心的诗篇.其中,在护国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就活跃着一批白族名流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