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对浙江省小学教育专业“五年一贯制”与“高中起点三年制”两种培养模式调查的基础上 ,比较研究了其利弊 ;并对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培养模式的试验与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因此 ,必须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 ,提出民族师专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 (专科 )“综合培养”和“分向选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与“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设置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大多采用“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分科培养”的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带有浓厚的中师化培养痕迹,已经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当前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是从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混合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分离转变。借鉴部分院校采用3 1模式培养中学师资的成功经验,小学教育专业也应采取实验性的方式实施3 1培养模式,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主要有综合型、分科型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型模式。它们各有特点。现行小学教育专业定位反映了人们对该专业的基本认知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但是结合小学教师的专业属性分析,小学教师具有教育专业性强、教师职业性强的特点,因而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高等应用型人才”。小教专业要引进职业教育理念,创立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本位、“教育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结构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向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扩展。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立 ,意味着小学教师将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出的“高等专门人才”。处理好高等教育与小学师资培养的关系即“大”与“小”的关系 ,使“大”与“小”这对矛盾有机地统一 ,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小学教师的培养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沈阳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经过多年探索,确立了走综合培养、注重实践的教学改革之路,构建了“一个宗旨,两个侧重;两个基点,一线贯穿”的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和“一条线、两脉络、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顺应时代要求,走“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培养道路。“全科-应用型”小学教师,是指能基本胜任小学小班化需要的专业知识广博和专业能力全面的优质小学教育师资。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全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文章构建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345”模式,即确立“三大目标领域”、倡导“四年-贯实施机制”和重点打造“五类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构建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数学类课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新兴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数学类课程的建设应从这一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规格出发,按照“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培养模式,充分考虑数学类课程在小教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可分为通识教育类的公共必修课程、方向类的专业课程和拓展类的选修课程三个不同层次,基本内容应包括高等数学基础、数学教育类课程和应用数学的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未来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人才应具有胜任九年义务教育整体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体现出整体性和连贯性;在课程设置上应反映“综合培养”的专业特色,重视课程的内在整合;小学教育专业也应逐步建立起本专业的硕士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师院校是开办小学教育专业和输送小学教育师资的主阵地, 其专业培养质量事关基础教育的质量,而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是推动培养质量持续改进的创新举措。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具有成长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高师院校要结合国家试行认证标准,形成立标、对标、达标的“三标”建设思路,深入剖析建构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四点”基本要素,全面把握建构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四类”观测指标,切实规范小学教育专业办学行为,积极探索教师培养质量体系,主动促进小学教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用高等教育的视野进行研究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新专业 ,其专业特征一是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 ,二是具有很大的学科综合性 ;相比较而言 ,使用“初等教育”代替“小学教育”作为其专业名称 ,更加科学规范 ,也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 ;这一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设计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四个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用高等教育的视野进行研究;它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以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为目标的新专业,其专业特征-是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二是具有很大的学科综合性;相比较而言,使用“初等教育”代替“小学教育”作为其专业名称,更加科学规范,也有利于与国际教育接轨;这一专业的培养模式可设计为大学通识教育、学科综合教育和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具有四个课程平台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报告系“面向小学教育高师专科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安徽省教育厅立项)成果之一。报告从面向小学教育高师专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总结了调查结果,探讨了高师专科面向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学制,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小学教师素质要求等一系列问题,并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一个新兴专业,目前采取“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的培养模式,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定位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科学方向。本文主要探讨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的思路及结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专业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小学教育的特点是奠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个性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建设追求的目标是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学习与工作的“零过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全科教师,文章首先对TPACK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论述了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全科教师培养的模式探索,最后提出了基于TPACK的小学教育专业融合式全科教师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前小学教师教育中一个突出问题是高师与地方的合作关系弱化,高师专业教育与小学教育改革脱节,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脱钩。构建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形成高校与地方的稳固合作联盟,有利于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实现。各方应达成共识,实行“高校一小学为本”办学模式,把高师和小学引人一个开放、持续和共同参与的变革框架中,以推进教师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教育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在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提高院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在总结晋中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小学教育专业"四位一体"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究,并提出了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途径与阶段性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培养适应小学教育教学需求的优秀小学全科教师,是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工作重点,坚持实践导向是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对目前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存在问题的研究,可以给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就实践导向的小学全科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专业,其培养目标、专业性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看,它属于教育学学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应是:综合培养,有所侧重,即通识教育课程、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并重,同时文理渗透,但又要求学生修完某一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专门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出现的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性质、定位、培养目标、培养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