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人出使辽金"语录"在文体上不同于其他行纪,也不同于其他语录,而是兼采地理志、行记、传记、杂史、故事等各种文体之优点,在写法上不拘一格的杂记使者出使辽金时所见所闻的带有综合性文体特征的各种史事的记录,在史学文体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的价值。宋人出使辽金"语录",如实地记载了使臣出使时的亲见亲闻,并由其政治性质所决定,所记之事皆具有实录性质,可信度很高,且多有他书不载或史焉不详之记述,其史料价值十分珍贵,是我们研究辽宋金史、尤其是研究辽金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民族史和20世纪学术史是近些年来学界一直讨论的"热点"。本期专栏组织了程妮娜教授、赵永春教授等学者撰写的3篇文章,分别对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性的探讨。张博泉先生学术成就卓著,被学界誉为中国第一位专门致力于金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张博泉先生与辽金史研究》一文,首次系统地论述张先生的治史成就和学术地位。文中指  相似文献   

3.
对金上京周边建筑址及陵墓址进行考证,对于研究辽金史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文章作者历时一年,实地考察了金代(1115~1234年)上京会宁府故址周边的金代遗迹,对部分建筑址、陵墓址和驿路遗迹作了详细的调查记录,并进行了初步考证,为进一步研究辽金史提供了详实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4.
兀纳水考     
辽金时代,漠北地区有条大河,名兀纳水,又译作乌纳水,在《辽史》、《金史》中凡三见: 1.《辽史》卷二六《道宗纪》寿昌二年九月丙午条:徙乌古、敌烈部于乌纳水,以扼北边之冲。2.《金史》卷一二一《粘割韩奴传》:[天会]八年遣耶律余睹、石家奴、拔离速追讨大石,征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教育史研究受"科学史学"的影响,以追求客观、实证的目标为己任,较少关注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新变化,更少关注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批判,导致了教育史学理论的弱化,鲜见关于教育史研究问题的争论.教育史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教育史研究应当:一、加强与史学理论的结合,更新教育史研究理念,开展教育史学理论问题的讨论;二、克服单一的"叙述史研究"存在的问题,加强叙述史研究与"主题史研究"的结合,增强教育史研究的问题意识;三、重视教育改革中的"历史因素",主动介入和参与现实的教育活动,发挥教育史研究的"历史"功用.  相似文献   

6.
陈述是我国著名的辽金史研究专家。他从1935年至1941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了近六年时间。在史语所时期,陈述因受傅斯年、陈寅恪等学者治史理念的浸染,认识到旧史家治史的中心是"以书为本位",而新史家治史的立意在于对"历史问题"进行考察。据此,他撰有系列论文,对于辽金时期的制度史与民族史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他还从多个面向开启了辽金史研究的方向,为其离开史语所后的学术研究搜集了材料,奠定了基础,指明了路向。故而,对陈述在史语所时期的研究取向与学术成就作出探讨,实为正确解读陈述辽金史研究取得重大成就之关键。  相似文献   

7.
《宋史》,《辽史》,《金史》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粗糙的3部正史,赵翼在《十二史札记》中对宋辽金三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论述,特别是对这3部正史的体裁体例,史家作史的态度,行的“书法”,史料的来源和去取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论述,充分体现出了他鲜明的史学思想和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史学研究转向现代史学研究的过程中,大学史学教育的专门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早设立史学分科的大学,其史学教育课程的设置和改革,对后来中国史学研究的发展和流派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朱希祖在担任北京大学史学系主任期间,为促成中国史学研究的现代转型,构筑新史学体系,曾主持史学系的课程改革,力求做到史学教育中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史学专门知识教授的有机结合。虽然朱希祖最后被迫辞去史学系主任职务,但其主持的课程改革却对后来中国史学研究的转型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雅克·勒高夫的史学研究同早期年鉴史学范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研究对象和主题上,他继承了年鉴一代史家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传统,成为推动心态史和想象史发展的关键人物;在研究理念上,他对年鉴"总体史"和"长时段"观念进行了发展和变革,提出了"漫长中世纪"的观点;在研究方法上,"古今倒错"方法的使用体现了年鉴史家对"过去与现在"关系的深化理解,"跨学科"方法则进一步拓展了史学研究的领域和范围。勒高夫的史学研究代表着"年鉴-新史学"运动发展的新方向,对法国乃至西方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王世贞的史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王世贞史学活动和晚明史学特点,探讨了王世贞史学理论成就.他在论史学的范围,以及国史、野史和家史价值的论述上,具有创新性意义.他提出的"天地间无非史而已",扩大了史学研究和史料的范围;他还指出"三史"各自价值和缺陷,并初步揭示了三史之间的关系,这具有方法论上的意义,对明清史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代史学家杨生茂先生对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坚守和发扬唯物史观,科学阐释了历史本体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史学目的的求真性与致用性、史学性质的革命性与科学性、史学发展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历史学习的"博"与"约"的辩证关系;开拓了美国史学史研究,通过美国史学三个重要流派的研究,对美国史学史的发展脉络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奠定了美国外交史研究的基础,从唯物史观出发,系统提出了美国外交的"扩张"学说;完成了美国通史编纂的综合体系,建立了富有特色的美国通史的宏大构架.  相似文献   

12.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杨绪敏教授所著《敏学斋史学探研录》2012年8月由黄山书社出版。该书按照作者在不同时期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分为"第一编史学史和史学理论探研篇"、"第二编古籍辨伪探研篇"和"第三编明清学术思想探研篇"三部分,从作者在江苏师范大学任教以来先后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筛选了近50篇,约70万字。其中不少篇目曾在《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学领域中,企业史学(business history)是出现较晚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传统大体是由美国企业史家奠定的.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是美国新企业史学的奠基人,他对新企业史学和20世纪美国新史学都有重要的贡献.钱德勒的史学成就,得益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他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引入企业史研究领域,开拓了历史研究的视野,创新了历史研究的方法,推动了企业史研究中"钱德勒学派"的形成.研究钱德勒的跨学科方法,对于理解历史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学史学科建立至今,在中外史学交流和比较研究中,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史学观念和理论方法,到探索中国史学的对外影响,再到重视外国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三个类型。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和"从周边看中国"构想的提出,突破了以往"自我诠释"和借鉴"西方透视"的思维局限,开拓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是当前史学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历史学科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有创新,而创新又是以学科理论取得突破为前提的。中国学人多数注意到治史应依据客观真实史料严格考证,却忽视了史学所具有的活泼特性以及治史还需要发挥合理想象的一面。因此,对于史学研究中想象力的特性和想象力与史学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其实,有见识的史学家早已在治史中发挥了想象并取得了理论突破。事实证明,想象力是学术研究尤其是史学研究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治史方法,应深入认识想象力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史钞的诞生可以追溯至孔子删书,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两汉时期史钞初步发展,宋元时期史钞获得充分发展,明清时期史钞的繁荣及终结。史钞是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史学形态,史钞本身丰富了我国古代史学史的内容,对史学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二体"的消长变化和新体裁的诞生中,起着一种潜在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先生,我知道您是在我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以及世界古代史、世界文化史研究领域中十分活跃的学者。您不仅著述很多,而且培养的年轻学者也很多。您的著述在帮助青年一代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史学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很多大学的历史系学生都读过您的著作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史研究在钟文典教授的学术研究体系和学术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对太平天国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太平天国开国史研究、太平天国人物研究、罗尔纲先生研究、组织出版《太平天国史丛书》和对太平天国史研究方法的探索等五个方面.他的成长历程决定了他治史的人民立场,而治史的人民立场成就了他作为广西史学一代宗师、中国当代著名史学家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 在辛亥革命已经成为百年往事的今天,研究中国人百年来的"辛亥革命记忆史",与研究当时的辛亥革命事件本身,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或许"记忆史"的研究多少有些"另类",但它其实是史学研究应有的题中之义,甚至能给史学研究展示一个此前已经朦胧存在,此后或许逐渐明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0.
"良史"是中国古代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话语与思想资源,其最初内涵是"书法不隐"。在古代史学发展进程中,"良史"的"书法"由早期以"礼法"为核心的道德性认识逐步拓展到以"史才三长"为代表的学理性认识;"不隐"由早期对"礼法"原则的坚持逐步扩充到对"素心"、"义理"、"公心"与"史德"的倡导,实现了从品性论到认识论的发展。"书法"与"不隐"存在价值性认识与事实性认识的内在矛盾,古代史家以"名教"进行协调,求其和谐,但并不能真正解决这个矛盾。"良史"话语重视对历史的价值性认识,呈现出史学主体自觉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它丰富了中国古代史学的话语体系,塑造了古代史学的学术品格和史家的精神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