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永昊 《新闻实践》2007,(12):11-11
"种文化"是个新概念,它有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有创新。浙江日报开展这个活动之始就注意让社会科学工作者来关注这件事。"种文化"这种清新、创新的实践之风体现了一种文化自觉,正和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合拍。我也很关注这件事,什么  相似文献   

2.
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变",而且这个"变"的速度正在逐年加快,跨界,就是一种应"变"新"道"。谈到跨界,很难绕开三个问题:什么是"跨界"?为什么要"跨界"?谁需要"跨界"?"跨界",首先是"界",然后是"跨"!"跨界"是因"界"而生的,对"界限"的打破和重新定义是跨界创新的思想灵魂。首先,事事物物都是有"人定之界"的,这种界限可以按行业分,可以按人群分,可以按时间分,标准不一,界限不同。跨界要识  相似文献   

3.
媒体说"真话"是公民表达权的一种实现形式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厘清三个前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简单化、极端化的"两元论", 才有可能深化对该命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媒体说"真话"是公民表达权的一种实现形式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厘清三个前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简单化、极端化的"两元论",才有可能深化对该命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人们的共识,自无疑义.然而这个"真实"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闻报道是记者对客观存在事实的一种主观反映,带有主观认识的痕迹.因此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我们应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6.
馆长的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的话:让袁昱明馆长来讲2009年的第一个故事,是一种有意的安排,我们希望传递一个信息,即"馆长的故事"不再局限于公共图书馆,其他类型图书馆的馆长,如果有好故事,也将成为这个栏目的主角。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柘城县的史洼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村庄.村名可谓名副其实,这个村因地势低洼,频遭水灾,疾病猖獗.然而近两年,它却从地图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8.
企业与奥运会的合作方式,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官方赞助,另一类是寄生性营销。从361°来看,结合自身现状与这两种营销方式的优势,采取与网络、TVC、平面等媒体合作,通过栏目购买,资源整合,借助"三屏"搭建起多方位、立体化的传播架构。公元前776年,多利亚人克洛斯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冠军。虽然他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个陌生的名字,但是还是要感谢奥林匹克这个"伟大单词"。当  相似文献   

9.
我所想让"告别"的,当然只是"新闻策划"这种提法或者说这个词儿——所以特意给它加个引号。何出此言?不妨从"新闻策划"由新到滥、由香到臭的遭遇谈起。我不知道是谁"发明"了"新闻策划"这个词,但是我到现在仍然认为这绝对是个好创意——尽管这创意  相似文献   

10.
"少年"是针对10岁到14岁的少年儿童,及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是个青涩而且有些尴尬的年龄,容易藐视权威,也很容易树立自己的偶像,而单独针对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节目,在少儿电视这个领域里少之又少,这是作为少儿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少年"电视节目去除教化味制作电视节目时,"少年"电视节目制作者常常考虑  相似文献   

11.
让心脏变大     
心脏变大,是个俗语。医学上有个词,叫"心肌肥大"是也。这个肥大不好,是病态。医生往往会描绘它可怕的未来,说到最后,结果就是心脏衰竭而亡。我说的让心脏变大,与医学无关,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用来作比喻的。概因在新媒体面前,我感觉我们的"心"有一点点"小"。这个"小",和小心翼翼无关,而是从格局和眼光上衡量,察觉出来的局限和狭小。  相似文献   

12.
正演讲之初,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内容是这样: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回答:"我正在砌砖",第二个工人回答:"我正在赚钱",第三个工人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故事的最后结果大家肯定可想而知,前两个工人还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为伟大的建筑师。人们往往会通过这个故事,讽刺前两种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所以一无所成,而赞美第三种人理想远大,梦  相似文献   

13.
樊水科 《新闻爱好者》2011,(22):102-103
一何谓人文精神?这个杂混了中西古今多种内涵流变而来的概念显得含混不清,但其基本内核是稳定的。"精神"是什么?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是一种能够坚持某种观念的勇气。而"人文"的核心就是人类关怀、生命关怀。"人文精神"从  相似文献   

14.
<正>姓名是一种文化,映射着不同时期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的思想状况,是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名字是个有着强烈时代感的事物,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父亲,在儿子周岁时,家人作了一首有关"春"的绝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杏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李白"这个名字就是取其中最  相似文献   

15.
"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螺旋"现象 "沉默的螺旋"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作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的心态,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已的看法,转变支持方向,与多数意见一致.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从而形成"沉默螺旋模式".  相似文献   

16.
栾轶玫 《今传媒》2011,(4):11-14
正"将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它只用了14个月,它是什么?",当我将这个问题在搜狐的"微讲堂"上抛出时,人们不约而同给出了惊人一致的回答:微博。微博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传统戏剧"能"、"人形净琉璃"、"歌舞伎",各有特殊的舞台结构。而这样特殊的舞台结构产生了独特的表演形态。尤其是"能"这个古老戏剧的舞台结构基本上一直没有变化,而且具有一些和中国的传统舞台共同的特征。本文旨在从舞台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能"与昆曲这两种古老传统戏剧的表演形态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三网融合趋势下手机媒体的新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果 《传媒》2010,(12):12-15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在信息科技的引领和推动下逐步加快,"碎片化"成为一种趋势:大众逐步碎片化成为"个众",市场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需求叠加,而是千差万别的个性化需求的集合;"个众"需求逐步碎片化,每个人的价值在这个时代被前所未有的突出,个人需求又被打散成为多种多样的需求子集;消费体验逐步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使用户很难拿出大段的时间消费产品, "浅尝辄止"、 "多次累加"成为两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总面积近600平方米、6个库房、库存档案总量34万多卷(册),127列档案密集架、5个温湿度自控和防火防盗自动报警系统,外加筹建中的档案电子化系统工程——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化大型档案室。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她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在以案件业务为主的法院里也许并不起眼,也许人进去久了还会感受到缺氧的滋味,但是毋庸置疑,这个"工作室"它记载着长沙法院的历史,承载着长沙法治的厚重,这个"工作室"的工作性质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递信息,更应该传递一种情感的温度,在新闻报道中,最温润人心的人文关怀,是记者首先有一颗悲悯的心,学会理解和尊重。面对每一次采访,首先站在"人"的角度尝试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被采访者,我多么不希望你来撕裂我的伤口;如果我是观众,我希望看到怎样一篇充满情感温度的新闻。比如,我们常常都会看到的针对困难群体的救助类报道,一个人或许会因为疾病、灾难等突发状况而陷入绝境,这个世界也不缺少爱心人士,我们可以很容易做一件传递爱、传递温暖的好事儿,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记者调整好角度,不是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