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蓝山 《对外大传播》2003,(12):50-50
抗日战争期间,从1940年11月至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的将近5年的岁月里,左权县麻田小镇的一个普通院落成为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罗瑞卿、杨立三、滕代远等老一代革命家,在那里运筹帷幄,指挥着华北军民的抗日战争。位于太行山腹地的麻田小镇,一时间成为抗日的指挥部,成为华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被誉为“第二延安”,载入了中华民族的革命斗争史册。左权将军随八路军总部转战太行山,住在麻田指挥八路军英勇抗击日寇,击退了敌人的一次次进攻,粉碎了敌人疯狂的扫荡,保卫了根据地。1942年5月25日,左权将军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在十字岭上被敌人的炮弹击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秋,我去美国雷德温市作了为期三个月的文化交流活动。我先后在六所学校授课,有学前班,有小学,有初中、高中,因此对美国教育有些具体的认识。同时,我也接触了六个友好家庭,感受到一些美国文化。美丽宜居的城市雷德温市属明尼苏达州,位于著名的密西西比河上游,全市人口约1.7万,面积约104平方公里,这在中国只能称作镇。雷德温在全美最好的100个小镇中列第34位,是理想的工作地和旅游地。小城很小,却不失精致。这里没有出租车,也没有公共自  相似文献   

3.
冯友兰与五四思潮——略论冯友兰文化观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兼哲学史家,也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历史人物。本世纪30年代初,他因出版了两卷本《中国哲学史》而名闻于世。40年代又连续出版了《新理学》、《新原人》等“接着宋明理学讲的”六部哲学著作,更使他名重当时。应该说,冯友兰与他同时代的许多著名历史人物一样,正因为受到了“五四”思潮的影响,才有后来的许多学术成就。因此,他的思想发展、学术成就与“五四”思潮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冯友兰与“五四”思潮的关系并不太注意,特别是作为一位哲学史家,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  相似文献   

4.
王充闾 《文化学刊》2014,(2):182-184
<正>用过了早餐,我们便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区出发,经过一处欧洲有名的索瓦尼森林,前往南郊十八公里外的小镇滑铁卢。路上,一位华人司机讲到,两个月前,接待一个来自中国东北大工业城市的参观团,带队的是一位将要退休的女处长。她虽然已经"坐五望六"了,但是,精力特别旺盛,白天整天在外参观,夜间  相似文献   

5.
倪东方大师是德艺双馨的石雕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青田石雕史上一位丰碑式的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多次被国家珍宝馆、国家博物馆收藏,还受到邓小平、乔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赞赏,堪称“石界齐白石”。但就是这样一位成绩卓著、高造诣、高成就的大师,一辈子只念过小学,一辈子都不愿走出那个生他养他的小镇。他像谜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我。带着疑问,在一个秋日的傍晚我采访了他。距离近了’慢慢地进入了他的精神世界,知道了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偶然,从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6.
魏笑 《文化学刊》2023,(8):244-247
刘勰指出“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原因会导致文学评论产生偏差,而其“六观说”能够较全面客观地评价作品。以刘勰《文心雕龙》“六观说”为视角,从位体、置辞、通变、奇正、事义和宫商六个方面,对诗圣杜甫的诗作《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进行评议,探究杜甫诗歌蕴含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沉郁顿挫的诗风。以“六观说”为视角评议诗作,对于深入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及刘勰的“六观说”在文学评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话剧《风驰瑶岗》是由我们市歌舞团和省话剧团联合演出的剧目。剧中反映了1949年发生在合肥市肥东境内的瑶岗,当时是渡江总前委所在地,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等,曾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此剧在2001年,作为中宣部等六部门组织的“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10台戏中唯一的一台话剧晋京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荣获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该剧由我担任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8.
“三五步万千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这就是天地大戏台的巨大魅力所在。在这方正舞台上,伴随着吹拉弹拨,文唱武功,我无悔地度过了近三十个春秋,因为我热爱着立志终身从事的事业——黄梅戏艺术。作为一位老演员我同意一位著名越剧演员提出的“一名星级戏剧演员成功所必要的三大要素:天赋、机缘、勤奋”这样一个观点。但立足于一个成功的普通戏剧演员,我认为有三点更为关键:一是良好的表现力;二是很强的理解力;三是深厚的感悟力。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纪录片界,著名纪录片制作人孙书云是一位中国故事的成功讲述者。孙书云毕业于牛津大学,后在英国从事独立纪录片制作,其著名纪录片《西藏一年》曾以“罕见的深度”呈现了一个西方人所不知的西藏。近年来,她又涉足中外合拍纪录片领域,先后与中央电视台、BBC等中西主流媒体合作制作了《中国艺术》《喜马拉雅的天梯》《天河》等中国题材纪录片。  相似文献   

10.
陈佳洱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陈伯吹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毕生致力于教育和创作,母亲是一位钢琴教师。陈佳洱12岁时就翻译发表了英文小说《森林中的红人》,显示了他在文学语言方面的天赋。陈佳洱的大学时代有幸遇到诸多名师,如著名物理学家王大珩、朱光亚、余瑞璜。回顾大学时代,陈佳洱曾非常感慨地说:“我当时的确十分幸运。”上述几位导师对他影响极深,他们后来都成为中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