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正安县的土壤侵蚀严重、石漠化形势的恶化、水环境污染加剧、耕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等严峻的生态问题的出现,对正安县的生态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已是重中之重.本文以正安县为例,分别从石漠化敏感性评估、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估、水源涵养功能、土壤保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和禁止开发区等方面进行分析划定了七大类保护红线,得出红线的区域面积1380.88平方公里,占正安县总面积的53.54%,给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毕节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土壤侵蚀敏感性、喀斯特石漠化敏感性、植被敏感性3个评价指标层面共计14个评价因子,作为毕节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SPSS软件分析各评价指标层的主因子,对毕节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评价,进而揭示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地域分异特点,明确区域环境问题的主导因子和生态恢复与保护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3.
武陵山区渝东南片区(以下简称"渝东南片")在国家层面的主体功能被定位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在重庆市级层面的主体功能被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域。由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是典型的问题区域,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需要国家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特殊的发展政策。禁止开发区的发展政策构建和完善重点应放在5个方面,即:中央公共财政政策、国家生态补偿政策、公共服务政策、新型城镇化政策、绿色生态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4.
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安顺市为研究对象,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解译出研究区石漠化和土地利用分布图,研究安顺市石漠化区土地利用结构。结果发现:安顺市石漠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明显,石漠化只发生在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等六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石漠化发生率较高。安顺发生石漠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林地、未利用地和草地,其石漠化面积占整个安顺市石漠化面积比例近65.6%,其强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79.9%。石漠化治理工程应充分考虑石漠化发生的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布设防护林、经济林和草地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本月,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公开征求意见,年底前正式公布,这是我国首个惩治师德失范问题的法规,其中将划定教师师德红线。《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将明确教师不可触犯的师德红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举例说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的礼物,体罚或者变相体罚都触犯了师德红线,在办法中将被禁止。  相似文献   

6.
生态源地是维护生态安全的核心区域,适宜的生境是生态源地发挥作用的基础。将惠州陆域生境适宜性评价和生态源地选取相结合,利用构建的生境适宜性评价模型评估结果,通过粒度反推法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获取生态源地,验证指标体系评估结果的合理性,结合全市生态保护情况和需求提出生态源地保护建议。结果显示,惠州陆域适宜生境面积占比约为17.06%,综合各景观指数变化情况,采用400 m粒度水平的栅格作为提取生态源地的参照,结合海域保护地范围,最终选取7大生态源地,总面积约3 648.83 km2,约占市域面积的23.00%。建议结合保护地分布、区位特点、生态系统特征等,开展源地及周边踏脚石、重要生态节点和城镇化区域中的生态斑块的协同保护,对湿地群进行整体保护。  相似文献   

7.
目前,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已经成为了国家工作的重点内容,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内生态系统服务及敏感性评价,进而划分出湖南省生态红线的范围和区域,在生态红线划分区域的基础上开展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设,应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来模拟安全格局,创建生态廊道、辐射廊道以及生态战略节点等空间分布模型,将生态安全格局划分成三种水平。  相似文献   

8.
石漠化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岩溶地区严重的生态问题,石漠化的发育因自然背景脆弱程度不同具有很大差异性.以贵州典型地貌类型区为例,综合运用3S技术,研究石漠化特征和变化规律差异性.结果表明:石漠化发生率及程度与地貌形态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岩溶峡谷区石漠化发生率最高,石漠化最严重.经工程治理后三个地貌类型区石漠化面积都有减少,但岩溶高原盆地区石漠化年变化率较大,石漠化治理效果最好,而岩溶高原峡谷区石漠化年变化率最低,治理难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由于森林资源破坏及陡坡垦植严重、土地利用不合理、矿产开发危害极大、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不相适应等原因,使得毕节地区出现了森林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增加、水资源匮乏、自然灾害频繁等几个生态问题.从而拟订出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责任制、建立生态建设综合决策机制、加强部门协作、把生态建设引入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建立适应林业生态建设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等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化论坛》2010,2(1):84-89
贵州是全国石漠化分布面积最广、危害程度最深的省份,石漠化严重制约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有限的生存发展空间正逐渐缩小,并且危及长江和珠江下游生态安全。解决石漠化问题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贵州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石漠化治理的科研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