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但在实际教学中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很难取得成功:往往整个视野都是红色的。笔者在实践中通过多次探究,目前找出了实验失败原因,并对原实验做了较大改进,获得了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给高二的同学上第一节生物实验课《生物组织中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由于要用到显微镜,便问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临时装片的制作等问题,全班学生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没有一个人知道,大多数人说:“我们从来没上过生物实验课”。没办法,只得帮他们补上。遇到这种情形已不是一回两回了。  相似文献   

3.
蚯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中的实验材料。由于实验班次多,用量大,因此,蚯蚓的长期饲养和日常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多年从事生物实验教学工作,饲养蚯蚓好几年,现介绍点滴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人教版《生物》第一册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方法步骤3,在临时装片的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后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为此,我们经多种方法尝试,得出将洋葱表皮置于清水和蔗糖溶液中对比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和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一册,都有关于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所用的材料是黑藻或波菜。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不便:  相似文献   

6.
2009年2月15日-26日黑龙江省新课程生物学骨干教师实验培训在大庆四中举行。在为期12天的培训过程中,我们有幸作为一名培训教师参与其中,我们主要承担的是《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和《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两个实验的培训任务。其中尤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为主。下面就将此实验在培训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建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生物新教学大纲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教学资源重视了实验的数量、编排等方面设计,试图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办的培养。本文对《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一文进行了拓展与深化,并运用了定性分析方法.对新砖代谢强度不同的细胞中Mg元素进行定性测定的探究.在实验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教授风采     
谭萍,贵州六枝人,1963年生,生物与地理科学系教授,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主持了《植物生理学》校级及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教材时,当学生做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后,我安排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观察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荧光现象是指叶绿体的色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或翠绿色),而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赭红色)的现象(如图1)。  相似文献   

10.
2000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由教学仪器研究所制定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但随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出台,以及相适应的教材进入实验区,该目录所列的仪器和药品已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就生物学科而言,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共有6册,涉及到14个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浦东新区分局批准,我校主办的《水运管理》、《计算机辅助工程》和《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获得《广告经营许可证》,从2006年1月起可利用上述杂志发布广告,并可设计、制作广告,这为我校杂志“集团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改革发展架构了新的平台。目前,杂志总社正在积极组织,以此为契机,加强杂志编辑部与海事行业的互动与交流,切实发挥杂志的学术窗口和信息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教学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的组织、管理、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转变学习方式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人教版《生物》第一册中,《生物组织中可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其方法是将花生的子叶切成薄片,在薄片上用苏丹Ⅲ染色,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再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由于学生所切的花生子叶较厚,观察到脂肪颗粒现象不明显。为此,我们经多种方法尝试,将花生的子叶在载玻片上制成涂片后,进行观察,学生观察到脂肪颗粒现象非常明显。1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因此,可以根据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  相似文献   

14.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实验本)《生物)第二册,(本文称新教材)从199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教学实验,1994年秋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使用。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初审稿)》的安排,《生物》第二册讲述第四部分人体生理卫生和第五部分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生态,在初中二年级全年使用,授课时数共56课时,其中生理卫生部分授课44课时,在《生物》第二册中占据了主要篇幅。过去使用的初级中学《生理卫生》教科书(本文称旧教材),授课时数共60课时,两者相比较,在教学内容上作了很大的调整,本文就新旧教材中生理卫生教学内容的异同及特点作探讨,供同行参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和GIS的哈尔滨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遥感技术,依照200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对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哈尔滨市城市整体环境状况为良好。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主要因素为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这两个指数由林地、草地、耕地面积决定。  相似文献   

16.
热休克蛋白70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体在经受热及其它应激如缺血、缺氧、重金属、基因损伤、组织损伤、微生物感染等作用后都能诱导生成热休克蛋白(HSP),它能保护机体不受或少受伤害。由于HSP70在正常细胞中水平较低,而在应激状态下可显著升高,因此目前对HSP70的研究较深入。本文主要介绍了HSP70的结构、调节,生物功能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谈谈如何上好生物分组实验课江苏省睢宁县高作镇中学卢康新编的义务教育《生物》教材,贯彻了教学改革精神,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学生分组实验的数量。因此,如何上好分组实验课,是摆在生物学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之一,笔者想就此谈些粗浅认识。一重视实验常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是一种测定癌变细胞的新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研究上,同时已开始更深入地应用于研究细胞和组织等更加复杂的体系。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揭示肿瘤组织的特性,从而对病程进行预测,为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隐喻,是人类优秀文化的最高成就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概所有文化财富都与隐喻有关。新疆岩画中极为夸张的生殖器官,是否隐喻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呢?埃及金字塔是否隐喻着数学、物理、生物、几何以至天文、历史、政治等多方面的深奥的思想呢?《圣经》里的“屋顶在上、地板在下”、《周易》里的“天尊地卑”和太极图阴阳小鱼、原子结构、宇宙天体等等,不必—一列举,我们完全可以说,越高深的文化,越和隐喻休戚有关,没有隐喻思维,就没有这些文化成就,没有隐喻思维,就不能掌握这些成就。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善于隐喻。《论语》…  相似文献   

20.
微管组织是细胞骨架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功能组件.生物体内微管与微管蛋。白之间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解聚组装过程.这是微管骨架行使诸多生理功能的重要保证.植物微管排向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细胞分裂、细胞形状控制、下胚轴生长以及气孔运动等重要生理过程,且受到光、激素以及环境应激等多种复杂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