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教师自身把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前者被称为"师德规范",后者被称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的形成和提高,被称为"师德成长".  相似文献   

2.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3.
师德修养是师德成长的本质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教师自身把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前者被称为"师德规范",后者被称为"师德修养"。"师德修养"的形成和提高,被称为"师德成长"。我国2008年又一次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规范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笔者认为,师德规范只是师德成长的外在标准,师德成长本质上是教师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4.
师德是一切教育工作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5.
马玉成 《青海教育》2010,(11):20-20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活动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有机结合,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陈婧 《考试周刊》2012,(23):11-12
所谓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思想观点、道德品质等诸多内容.也是调节教师与他人、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师训文摘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整个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1)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祖国、人类和未来的巨大作用,并在从事这一伟大事业中不断提高完善自己。(2)对待学生的道德规范。“爱生”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在把学生当作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认识基础上的,它体现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教书育人”和“因材施教”等行为准则中。(3)对待教师集体和自己的道德规范。没有集中的共同努力,教育的任务就无法完成。要正确估价个人的作用,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教师之间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毛雯 《现代教育》2011,(Z1):17-18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准确地说应该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维护公共利益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问题既是一个"个人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师德要素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有两种存在形态:一是社会公众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它以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形式存在;二是教师自身通过学习和实践等修养过程逐步认同、内化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以个体道德品质的形式存在。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师德处在何种位置起着何种作用呢?有人认为,专业成长只涉及业务要素,而与道德要素无关。本文试图从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和师德效应等角度来说明师德要素在  相似文献   

11.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在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2.
所谓“师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也包含了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二是教师自身把这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后者就称为“师德修养”。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师德修养”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重要方面。■一、从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来看专业是指“专门职业”,是一种要求更高的职业,在这种要求中,既有业务素质,也有道德素质。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推进教师的专业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做法各不相…  相似文献   

13.
师德就是为师之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品质和所有教育活动的总和。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内容的概括有很多种,但简要地说,师德的核心离不开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爱岗敬业,二是教书育人,三是为人师表。一、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和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职业操守是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职业操守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师德修养等。从诠释教师职业道德操守的含义入手,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操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操守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对西藏的教育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师德是属于职业道德范畴的特定的道德规范,主要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通过依靠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来表现或实现的行为准则。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行为规范,是任何一所学校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成人教育是我国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人教育机构的师德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8.
论师德修养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相似文献   

19.
师德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话题之一。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面对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正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体现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体现。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