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课题3“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中,教材建议教师课前先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制成“雨水”和“酸雨”,课堂上再将它们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如果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教学,学生只模拟探究了酸雨的危害,而对其形成及危害范围并没有深入的认识,且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所限,植物叶子和果皮浸在酸雨中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
地理模拟实验是地理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地理教师对开展地理模拟实验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等本质性问题认识模糊,导致目前地理模拟实验存在“虚”与“假”的现象,影响了实验的信度和效度。开展地理模拟实验必须保证真实、科学,使实验模拟真实、有力度,以此推进学生的地理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是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模拟实验是培养学生模型建构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教学实践探究,探索出“三阶段五步骤”的模拟实验教学策略,即在“感性·具体”阶段,通过“模拟实验,捕获信息”和“处理信息,理解实验”,实现对操作模型及模拟实验的理解;在“思维·抽象”阶段,通过“搭建支架,思维抽象”和“探究原型,建构模型(概念)”,完成模型(概念)的初步建构;在“思维·具体”阶段,通过“应用迁移,反思升华”,加深并完善对模型(概念)的理解。依托上述策略,帮助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抽象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模型建构能力,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学方式的Enterprise Resouce Planning(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缺乏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无法平衡学生参差不齐的知识水平,教学效果差。提出基于“三自主”学习法的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及实践方法,利用ERP沙盘模拟的体验式、互动式、团队式与趣味式教学特点,规划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校、教师、学生自主成长的“三自主”整合思想的课堂教学新模式,通过“三自主”整合思想的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流程,实现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及实践。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进行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的教学成绩比传统教学方法平均高4.6分,95.52%的学生对该方法的教学效果满意,认为该方法对培养学生综合技能有作用的学生占92.54%,说明所提方法是一种高质量的ERP沙盘模拟实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问题解决的实验改进,由学生发现问题,在失败和创新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知识框架,提升运用实验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硫酸型酸雨”形成实验的创新过程,前后历经五次尝试,从第一次基于“认知起点”的尝试到第五次“模型建构”的创新,初步实现了二氧化硫性质一体化实验,关注过程,促进学生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6.
利用酸雨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对学生进行“酸雨有罪,化学有功,功在解决酸雨问题离不开化学”的教学,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化学有功,进而产生化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促进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气孔开闭模拟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宏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微观的本质。分析了目前制作气孔模型的3种方法“长条气球法”“吸水树脂法”“生物材料法”的优点和局限,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改进方案,简化制作方法和实验操作,增强可见度,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学校“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对传统的水力学实验课程进行了改进和探索。在水力学教学实践中,引入数值模拟实验环节,弥补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课程之间脱节现象。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水力学模型进行仿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物理图像,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实施数值模拟实验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9.
在“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一节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酸雨数据中发现环境问题,运用黑藻作为实验材料,亲历“探究pH对植物细胞生命活动影响”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问题串驱动教学进程,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0.
在“尿的形成与排出”教学中增设模拟实验,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对“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进行改进,解决了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生物学教学中增设和改进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其重要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当全国的教育改革体系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在这种全新的大气候下,自然课的教学改革也越来越要求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使之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 特长”的跨世纪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 做好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模拟实验又称间接实验,它是用实验的手段去模拟自然界的演变过程,从而研究自然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做好模拟实验,首先必须明确实验中的仪器相当于自然界中的什么物体,实验中的各个部位相当于自然界中的什么地方,实验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五年级自然(鄂教版第十册)第11课《空气的污染和保护》介绍“被污染的空气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时设计一幅“降酸雨”图片。前一个周我上这一课时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只向学生介绍“降酸雨时,地面有黄色的水迹,酸雨能腐蚀森林、庄稼等。可想而知,学生对酸雨的认识只是一知半解(因为我也没有见过酸雨),师生教感觉挺遗憾。当时  相似文献   

13.
实验是进行化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学生的实验习惯、实验技能、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主要在“做实验”中培养和锻炼。计算机模拟实验因其生动、形象、方便、快捷,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使用它,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它也有着明显的缺陷,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只能起辅助作用。只有模拟实验与仪器实验相结合,才能共同促进化学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通过真实实验和模拟实验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辅助“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自己的设想,更好地掌握“伏安法”测电阻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地理实验是让学生在真实实践操作中探究学习的过程。以人教版“水循环”一节的地理实验为例,尝试让学生参加课前前置实验——验证实验原理和优化方案;课中教别人学习——录制微课讲解实验过程和结果;课后拓展延伸——设计和实施更具挑战性的模拟实验,以充分体现深度学习“活动与体验”的核心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教学时,由于“温室效应”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亲眼目睹“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升高,从而树立环保理念,笔者设计了温室效应模拟实验装置,经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帕斯卡桶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很有帮助。但课堂表演该实验的困难很大,一般的模拟实验又失去了原有的惊险趣味,本仿真实验的设计是为了再现原实验的“破裂”、“发出惊心的破裂声”、“水涌出”等惊险之处。图11器材制作11如图1:取一个常见的已打...  相似文献   

18.
教材中中“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操作不方便等不足。探究耳郭和鼓膜功能的模拟实验装置是经过教学实践且基于教材实验进行改进后的装置,此模拟实验装置创设了更加真实的模拟探究情境,拓展了耳郭功能以及鼓膜结构特点的研究内容,通过泡沫小球的运动放大了实验现象。以关键问题为导向的微项目化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虚拟仿真实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一种模拟实验环境,旨在为学生提供互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通过梳理传统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客观要求,分析有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建立“虚拟仿真实验”“视频直播演示”“情境模拟实验”等教学模式,并以环境生态类专业开设的“实验、实习、实训”(三实)课程为例,揭示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概率统计内容,要求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现象的随机性。本课模拟“高尔顿钉板”实验,从统计的角度研究随机事件,通过“小球落槽”游戏、小组操作统计、电脑演示三次模拟实验.带领学生经历概率统计的全过程,模拟实验、设计方案、收集数据、感受随机性进而感受规律性,这恰恰是“数据分析观念”的核心内涵。本课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相关,让实验设计与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结伴而行,正是概率统计学习的有效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