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其中老年时期,多次进行旅游活动,享受自然的闲适,访友交流与自然山水之间,愉悦身心,并留有很多旅游相关的作品,书写明代文人大士旅游活动篇章。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艺术素以浪漫主义手法为其特征,自古以来,中国山水画就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中国画大师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精辟地阐明了中国画意象神韵的美学观点。把传统艺术中的优秀部分与现代知识和现代思维结合起来,给中国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当代中国山水画集》中许多作品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人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对他们的传记以及作品的内涵进行语义组织有助于提升历史文化知识服务水平。采用本体与语义网技术对文人生平内容进行语义表示,重点关注文人的生平事件与作品内涵,从文人生平的时空维度出发,构建文人的生平事件以及作品信息之间的语义关联,以期通过可视化技术对文人生平经历以及思想演化特征进行呈现和分析。实例部分,以李白和杜甫为对象,基于构建的古代文人语义模型,对他们的生平和作品信息进行半自动标注,构建“李杜”生平知识图谱,并存入neo4j图数据库,采用可视化技术展示和分析两位文人的人际关系、生平事件、时空轨迹、作品风格演变。关注文人生平的时空信息,将他们的生平事件与作品特征关联起来,从而直观地观察他们的生平经历与思想感情变化之间的联系,为传统人文研究助力。  相似文献   

4.
苏州古典园林原本是我国古代封建士大夫、文人、商贾等的私家园林,与北方园林不同,布局讲究精而合宜、巧而得体,意境崇尚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是文人写意山水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山水画出现于隋,萌芽于唐,成熟于宋.北宋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提出,使题画诗迅速发展,潇湘山水画已出现于题画诗中.北宋山水画深受五代影响,潇湘山水已成为山水画创作的一支.米氏父子没有采用前人陈陈相因的山水画程式,而以书入画,创造"米点皴",米氏云山正是其文人心境的表达.本文从米友仁传世作品《潇湘奇观图》出发,以米氏云山为出发点,在充分肯定米友仁绘画成就的基础上,探究其笔墨意趣与文人情致.  相似文献   

6.
玉缘     
张贤亮多年未有新的、有分量的作品推出,此次推出的作品是优质的,具有个人特质,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文笔犀利,极具风骨,观点直率,争议性大。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种成功而又洒脱的活法和思路。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愤世嫉俗而无法改变现实,有多少文人孤芳自赏、郁郁寡欢而终生不得志?而张贤亮,像当代苏东坡一样潇洒!相比之下,中国文人是否能思考另外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之妙,无过曲折”,这是历代文人的一贯主张。文章要吸引读者,必须在“曲折”二字上下功夫,文字有曲折能紧紧抓住读者心理,引人入胜,令人回味。现在不少新闻  相似文献   

8.
得益于广东士绅与山中道士的合作,罗浮山"旅游资源"在清代嘉道年间得到充分开发,尤其是浮山成为一条新的热门路线,众多粤籍文士入山旅游。本文以谢兰生《游罗浮日记》为中心,探讨嘉道年间广东籍文人书画家谢兰生的罗浮山旅行及其相关创作问题。具体而言,通过考证谢兰生罗浮之行的交通工具、路线及旅伴的选择,结合他在看山、观瀑、赏石、寻芳、访胜、品珍、思古等方面对山水的品味,总结山水对清代文人诗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得益于广东士绅与山中道士的合作,罗浮山"旅游资源"在清代嘉道年间得到充分开发,尤其是浮山成为一条新的热门路线,众多粤籍文士入山旅游。本文以谢兰生《游罗浮日记》为中心,探讨嘉道年间广东籍文人书画家谢兰生的罗浮山旅行及其相关创作问题。具体而言,通过考证谢兰生罗浮之行的交通工具、路线及旅伴的选择,结合他在看山、观瀑、赏石、寻芳、访胜、品珍、思古等方面对山水的品味,总结山水对清代文人诗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蓝瑛的没骨山水成熟于他整个创作生涯的晚期,在中国画色彩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青山、红树、白云是其作品的基本造型元素,画面以红、绿、白为主要色调,风格突出。本文通过对蓝瑛没骨山水的风格特征、形成之路以及色彩成因的分析,论述他在董其昌所重新建构的没骨山水基础上,通过画面结构“块面化”的形式处理和“朱及青绿所成”的强烈色彩对比,从中反映出晚明没骨山水与文人山水审美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1.
文人的作品广告与推销史文贵《扬子晚报》1992年4月1日一篇文章《老舍为自家作品写广告》(原载《团结报》)称:“中国文人为自家作品写广告,老舍恐为第一人。”但在最近几年,随着商品大潮的冲击,勇于推销自己作品的人已屡见不鲜了:“某作家”或“某诗人”等“...  相似文献   

12.
杨琳 《兰台世界》2014,(3):146-147
宋朝的山水画作品是中国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以写实和严谨著称,受到后朝后代的追逐与效仿,成为后代山水画家学习的经典典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山水画家,对当代的山水画家都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万般造化是童心──对国外卡通作品的心理学分析班国春,陈彦长期以来,中 国的传播媒介随处可见美、日等国的卡通作品。这些作品的情节及角色往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成为孩子们竞相模仿的对象,大有推出一部火一部的势头,而且从书刊影视到文具玩具,甚至食品衣着,无孔...  相似文献   

14.
宋朝的山水画作品是中国山水画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以写实和严谨著称,受到后朝后代的追逐与效仿,成为后代山水画家学习的经典典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山水画家,对当代的山水画家都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江苏太仓档案馆所藏清代书画中,娄东画派的作品非常丰富,这个画派是因其画派领袖王原祁的家乡太仓地处娄江东部而得名。所藏王原祁的作品《山水轴》和《山水册页》笔法灵动,设色温润,是典型的以元四家之首黄公望为规范的南宗山水风貌。  相似文献   

16.
明代建阳书坊媒介生态下的文人群落由文人稿源渠道群落、文人刻印群落和文人传播群落组成。购买、征稿、组织创作等稿源渠道汇集了一支稿源队伍,组成了文人稿源渠道群落。文人刻印群落表现为家族性和绘、刻一体性的特点。文人传播群落主要包括建本白话小说的注解和评点者和序者,注解和评点者大多为书坊主本人,注解和评点的也是该书坊刻印的作品,注解和评点的目的主要表现出商业性、理论探讨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沈周师承多位名师,在这些名师的熏陶下,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高超,运用刚柔并济的手法将山水表现得气势雄浑,将花鸟表现得惟妙惟肖,大大提升了文人花鸟艺术的品位,因此沈周被视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相似文献   

18.
唐宋以来,齐山摩崖石刻内容逐渐丰富,是皖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还反映了古代文人政客的山水审美情趣,显现出齐山独特的赏石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唐宋以来,齐山摩崖石刻内容逐渐丰富,是皖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史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还反映了古代文人政客的山水审美情趣,显现出齐山独特的赏石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读了靳有新同志的散文集<走在山水间>,令人深思.作品中展示的祖国山河的秀美风光,透过风光揭示的山水文化底蕴,以及作者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给人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