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语文的教学目标的四个层次:识记、理解、运用、综合相呼应,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分为疏通性质疑、深究性质疑、鉴赏性质疑。一、疏通性质疑:是对课文的表面问题进行的质疑。一般用在初读课文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划,划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从而扫清文章的字、词障碍,疏通文意,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作准备。二、深究性质疑:是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的质疑。在疏通文意后,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关键处、难点处、困惑处进行质疑。如我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描写董存瑞语言、动作神态…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话,在教学中,我着力引导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思中悟;同时让学生走出文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理解幸福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教学要求1.认识课文生字。2.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  相似文献   

3.
文意把握能力,是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之一,也是一个人终身受用的基础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意把握”,往往是一篇课文教学中的第一个大的环节.没有这个环节,就不便于切人课文教学的其他内容;没有这个环节,整个课一开始就会显得内容零碎.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一、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二、梳理本文情感脉络,全面把握本文思想内容。三、探讨王羲之的生命观,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梳理情感脉络,探讨王羲之的生命观,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体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引导学生对生死这一问题进行积极探讨。【教学关键】本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因此,在疏通文意后要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 :1 通过一篇作文的评改 ,促进学生自能作文、自能改文。2 指导学生从字、词、句、标点等方面进行修改 ,使习作文意畅通。3 以重点段为例 ,指导学生把一段话写具体 ;指导学生修改结尾段 ,使作文首尾呼应。教学难点 :如何把一段话改具体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毛笔抄写用于张挂的学生习作及打印稿、作文医院科室名称牌 ,将各组课桌摆成方形。教学过程 :一、提议办作文医院 ,请学生当作文小医生 ,激发修改动机1 同学们 ,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幸福是什么》 ,谁能告诉大家 :当医生的幸福是什么?2 …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聆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庄子>的<逍遥游(节选)>.   在此之前一二个星期,我曾多次与这位教师探讨这篇课文的教法.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引导学生思想远离低俗的有力抓手,要上得学生的眼睛发亮.   ……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教学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说两个例子。 一次展示课,某青年老师执教日本作家清冈卓行的散文《米洛斯的维纳斯》,这是一篇文质优美、意蕴丰富的美文。 一开始,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文意。学生回答踊跃。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进行分析,前后共用了八、九分钟。(注:两次讨论后,教师都未对学生回答进行指导性的评点,只  相似文献   

8.
[背景]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的教学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把略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来教学,从字、词到句、段、篇,一个都不少;另一种是放任学生自己读,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学到什么地步就到什么地步.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对的.略读课文的教学也应有教师的引导,但教师在引导时不是一切从简,而是要敢于省略,要让学生在品读文章的基础上走入文本,获得情感与思想的升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语言通俗易懂,层次清晰,所揭示的道理比较深刻。为了使学生能学好课文,受到人生观的教育。教学时,我采用“中心突破法”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默读课文捕捉中心首先让学生围绕“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并从课文中找出中心句。初步理解“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句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第三册中的自读课文共有 1 5篇 ,占到课文总数的一半。因此 ,必须重视和上好自读课。传统教学中对自读课的处理 ,一种是以教代学 ,如蜻蜓点水 ;一种是放任自流 ,如无头苍蝇。两种办法 ,学生学习都收效甚微。笔者认为 ,自读课应强调“自读”,回归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在方法上给予明确指导。具体来说 ,应该经过下列五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疏通文意 ,积累词汇。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查工具书 ,扫清字词障碍 ,养成勤翻字词典的习惯。并要特别强调 ,除了查阅“自读提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之外 ,还应自觉积累优美词语 ,丰富自己…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阶段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直是由教师先仔细讲解,疏通文意,然后提出几个问题,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进行总结。这种模式下的课堂,如果学生没有预先对课文进行必要的预习,就会造成课堂效果一般,学生昏昏欲睡、厌学情绪严重。  相似文献   

12.
《温暖》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记叙了周总理在工作了一整夜之后,不顾疲劳,冒着深秋的寒冷亲切问候一位普通清洁工人的事,热情歌颂了周总理爱人民的崇高思想品质。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从图到文,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图意和文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设计简说] 作为一篇文言文,本文主要是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课堂上在理解课文、疏通文意之后,能通过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进而能深刻理解故事寓意,学习愚公精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为此本篇课文设计为三步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阅读课上的语言学习是凭借课文进行的,走的是以有指导的读书活动为主线的语言内化之路.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完美的言语"范型".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自觉地投入"读书活动",反复触摸、感悟丰富多彩的言语现象,不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要靠自己去读,语言运用之妙要靠自己去悟,语文基础,文化底蕴,要靠自己去积淀.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教课之本旨并非教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 ,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文 ,自观其类似文章。”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注重学法指导。在阅读教学中 ,我注意教给学生以下几种理解课文的方法 ,强化了自能阅读。1.解题法题 ,为文之目。要使学生理解课文 ,首先得帮助他们理解题目 ,领悟题意与文意的联系。小学高年级语文课文 ,大多篇目是以人名、地名、物名为题 ,或是以事件、中心命题的。这些题目如何理解 ,它们和文章内容有什么联系都必须要求学生掌握。如 :《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题 ,一看便知文章…  相似文献   

16.
多角度整体反复,是语文教师研读课文的一种方法.如将一篇课文研读8遍,研读10遍,每读一遍都变换一次视角. 多角度整体反复,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活动方式.如对于一篇短文、一首诗歌,或者某篇课文中的一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地阅读品析. 多角度整体反复,着眼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深入地钻研、品读,表现出教师充分、实在地利用对课文教学资源进行教材处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文言文“读”“思”“辨”的训练,让学生在熟读中疏通文字,在精读中理解文意,在品读中锤炼思维,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以多样形式、多元策略、多维迁移探索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新路径。《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文言文,故事简短,描写却十分生动。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应该关注文体意识,充分把握文言文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遵循教材编排的特点,对文言文实施梯度教学,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推动文言文学习进一步走向全面与深入,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古永莉 《甘肃教育》2014,(16):109-109
正一、导读为先,引导预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通读诵读,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  相似文献   

19.
一、初步阅读,疏通文意,服务识记本文的注释比较详细,个别字词如有障碍可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工具书或采用其他方法解决,但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能仅作为一项任务去布置,要进行必要的检测,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脱离字词积累的文言文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完整的。检测的手段可尝试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分段概述内容。教师在倾听的同时要特别留意关键词是否解决或解释是否准确,错误的地方要及时予以纠正。第二种,采用做习题的方式检测。二、深入阅读,梳理思路,服务背诵可设计一系列问题作为线索贯通全文,督促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检索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陶渊明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依据本册学习目标及单元学习目标,学习本文,首先要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所以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也成为本文的学习目标之一,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