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其中海西州是全省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本文通过对海西州太阳能、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杏,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2.
《青海科技》2014,(3):34-35
<正>青海省是我国太阳能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青海省将建立西部能源基地,加快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将青海建设成全国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新能源基地。青海省将建立西部能源基地,加快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将青海省建设成全国太阳能发电基地和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青海省是我国太阳能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  相似文献   

3.
基于气象站资料的青海省风能资源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传统能源对地球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且日渐枯竭的现今,研究和开发风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通过对青海省境内54个气象站1971~2000年共30年地面气象资料分析、现场实地考察和加密观测,利用GIS绘图等方法,进行了青海省风能资源的评估研究,得出了青海省风能资源的分布状况、风能资源气候分区以及青海省风能资源储量,为制定青海省风能资源开发规划、大中型风电场选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风能、太阳能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初步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辽宁省53个气象站、22个风电场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数据,对该省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做出初步区划。结果表明:南部沿海、辽北丘陵地带及辽东和辽西一些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地上风能资源非常丰富,适合风能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全省春季风速较大,是风能利用的最佳时期;风能资源演变存在阶段性,1971~1983年风速偏大且在渡动中有下降趋势,1984~2000年风速偏小,但无明显的趋势性;辽宁省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的分布形势大致是由西至东减弱,辽西和沿海地区辐射量较大;太阳能资源具有春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的特点;1971~2000年辽宁省年平均日照时数为减少趋势,太阳总辐射量呈弱的上升趋势;对全省风能、太阳能资源均可划分出丰富区、较丰富区、一般区、较小区4个区域。  相似文献   

5.
《青海科技》2014,(5):39-40
<正>青海省幅员辽阔,盐湖、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优势突出,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开发潜力巨大且前景广阔。矿产资源全省共发现矿产129种,其中查明有资源储量的110种。累计发现各类矿床、矿点和矿化点约3900余处,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为668处。青海省有51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排在全国前10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常规能源资源将不断减少,为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及时调整能源结构是必要的,而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条可行的捷径。为了了解温州太阳能、风能蕴藏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应用温州各地的多年日照观测资料和风观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太阳能、风能开发项目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江华县沱江地区低风速区的喇叭口地形的风能资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表明:该地区风能资源较丰富,有一定利用潜力和开发价值,为湘南地区利用风能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选用一台200W风力发电机在江华县沱江地区进行连续半年应用试验证明,1、小型风力机的发电量可以满足县级风能资源、风能密度、风力发电机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潜力及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技进步,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缓解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对清洁能源潜力进行量化评估,有助于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决策。本文基于模型模拟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青海省水电势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5种主要清洁能源的发电潜力及价值进行评估,得到了青海省主要清洁能源发电潜力的时空分布格局和数量统计特征。结果表明:①从时间上看,2000—2018年清洁能源发电潜力呈逐年增加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发电潜力较稳定。从空间上看,青海省西部清洁能源发电潜力相对较高,东部较低;州(市)尺度上,玉树州、海西州处于清洁能源发电潜力高值区,西宁市处于低值区;生态功能区尺度上,三江源地区处于清洁能源发电潜力高值区,祁连山地区处于低值区。②从清洁能源结构来看,青海省水电资源潜力最为丰富,2000—2018年水电势能平均发电潜力达到2338.41亿kW·h,其次是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且在实际应用中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渐增大。③2000—2018年青海省清洁能源潜力平均价值为1887.75亿元,未来可获得的清洁能源的经济价值将随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长。本文为青海省相关部门了解省内清洁能源的现状和未来开发利用前景,制定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锡林郭勒盟地区15个观测站的风资料,计算各站点的平均风速和风能密度等,分析风能的分布特征和历史演变,并对风能资源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锡林郭勒盟地区风能资源丰富,西南部地区最为丰富;全盟风能资源分为丰富区、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风能资源在20世纪90年代后呈减小的趋势;地形对风能的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青海科技》2008,(2):F0004
青海省太阳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青海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专业从事太阳能、风能及其他节能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施工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是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REDP)首批入围企业之一,也是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源生产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茂勋 《资源科学》2008,30(11):1684-1693
中部地区是风能资源可利用区,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在全国占据较重要地位。本文在对中部地区风能资源储量、开发利用价值、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能资源开发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的目标与对策。研究表明,中部地区风能资源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但风电产业发展缓慢,风电场规划目标偏高,各省对风电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科学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与非并网风电产业发展目标及相应的节能减排目标,预测到2020年中部地区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32×104kW,其中非并网风电为173×104kW的发展目标,并对风能资源丰富地区重点建设,选出中部地区风电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建立省级非并网风电产业集聚区。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提升风能资源开发在中部地区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做好风能资源的精细化评估,编制科学的风电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中部地区低风弱风的情况调整可开发利用的风能指标,尝试开发微风发电技术;同时立足能源多元化高度重视风电开发,因地制宜地确定各省风电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中部地区非并网风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60座风能资源观测塔、170个自动气象站和50个基本气象站资料,完成了基于多源资料的第四次青海省风能资源评估报告。报告较客观真实地描述了青海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首次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风能资源参数特征;开展了全省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和气候变化对风能资源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治民 《青海科技》2003,10(6):21-23
本文概述了青海省太阳能资源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现状,介绍了青海省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化运行状况,提出了青海省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事业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温州是一个风力资源丰富的城市,开发风力资源是解决该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通过分析温州风力资源现状和风能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温州今后风力资源的利用总体思路和保障措施,旨在为温州政府今后的风能利用政策出台提供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岩 《青海科技》2012,(Z1):62-64
太阳能作为资源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我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大量的荒漠化土地,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条件得天独厚。青海省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将青海建成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6.
张雨 《青海科技》2014,(1):16-19
<正>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省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着珠光宝气,平静中显露着神奇的风采。青海省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这里是长江、黄河的源头,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太阳能青海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更是全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之间,年总辐射量可达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为全国第二高值区。在相同的面积和容量的情况下,光伏并网发电能比相邻的甘肃、新疆多发15%-25%的电量。青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六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本文对黔西南州气候资源开发利条件进行分析,用气象观测数据对太阳能资源进行论证,得出黔西南州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进行开发利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业控制方法,设计了以太阳能、风能为驱动力的智能调控牲畜圈舍。调控系统主要由风光互补供电模块、温度控制模块组成,系统利用风能和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可以根据外界的条件,依靠单片机控制系统,自动对圈舍的光强和温度进行控制。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能环保,并且由于其智能化程度高,温度调节性能优良,在内蒙古高寒地区牲畜越冬方面,有很强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赵巍 《科技风》2014,(5):139
风能是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风力发电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矿产资源,而且建设周期短、投资规模比较灵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辽西地区凭借其风速大,风向稳定,且大部分地势平坦而开阔的优点成为我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优势适用于大规模开发及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本风力发电场场址区域是辽宁省风资源较好地区,建设本风电场区不仅可以合理地利用当地丰富的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还对电网有电源补充的作用。风能作为无污染的绿色能源之一,替代了部分一次能源,使电力能源结构得到优化,对环境保护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太阳能、风能联合喷灌与照明系统在住宅小区的可行性应用。此系统综合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技术为小区的广场喷泉、花园草地及花园路灯提供能源,利用可再生的和白天不间断的太阳能来驱动喷泉,不失为该小区倡导生态环保和节约能源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