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红军长征途中,一边行军打仗,一边通过战争缴获、打土豪筹粮款、生产自救、艰苦自筹、购买借贷、群众支持等方式来解决物资供给问题,并反映出当时物资供应十分困难、红军物质生活极端艰苦和官兵同甘共苦、部队互相支援等物资保障工作的特点,也告诉我们当时能够做好长征后勤工作是与我们党和军队重视军民工作、注重发动全军积极性和发扬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倔强的小红军》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个掉队的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肯骑陈赓的马,不肯吃陈赓的青稞面,最后昏倒在地的故事,反映出红军战士在长征艰苦生活中患难相助、生死与共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赞扬了红军战士一心为他人的崇高品质。这是一篇老课文,几年前我曾讲过几次,当时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教材“:九义”小学语文第十册片段一(放映红军长征过雪山的影视片,引导学生体会红军在冰天雪地里行军的艰难。)师:谁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当时红军的境遇?生: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师:为了建立新中国,多少革命先烈为之牺牲。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张学良曾经产生过一个疑问:长征那么艰苦,红军为什么没有被拖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当时在西安的张学良曾产生了一个疑问:长征这么艰苦,爬雪山,过草地,饥无食,寒无衣,任什么军队都会拖垮了,为什么红军没有垮。战斗力仍那么强,东北军几次进攻都吃了败仗?后来他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开始了接触,对红军逐步有所了解。这支队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不烂,拖不垮,坚韧不拔,英勇无敌,是它的性质决定的。人民军队爱人民,人民拥戴自己的军队。有关长征的历史档案材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给养、补给十分困难,极易发生侵犯群众利益的情况下,红军采…  相似文献   

5.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壮举,在这次艰难的行军过程中女红军战士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她们在长征中还承担了重要的工作,例如宣传工作、执行民族政策、救死扶伤等,尽管这样,在很长时期内史学界很少有著作专门介绍女红军战士,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应该从革命时期遗留下来的传记和资料中挖掘关于女红军战士的素材,以期肯定女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的突出贡献。本文拟从在长征进程中女红军战士在后勤保障中的作用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6.
侯文明  慈明华 《山东教育》2002,(28):31-32,36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请你们搜集了有关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红军长征发生在1934年到1936年,长征途中最艰苦的是爬雪山、过草地。草地上有许多深泥潭,人一旦陷进去就再也上不来了。 生:我知道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常常忍饥挨饿,有时候,吃树皮草根,甚至烧牛骨头啃,煮皮带嚼,生活极其艰苦。 生:我还了解到红军过草地时,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如一位老战士为了救一个小战士而陷进泥潭里牺牲了,一个炊事班长为了几个伤病员,自己活活饿死。 [评:因为故事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较远,课前让学生搜集阅读有关资料,目的是了解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红军队伍艰苦的生活条件,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做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既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南下”行动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大曲折。但是,“南下”行动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客观上支持和掩护了党中央单独北上;在战略上配合了党中央开创陕北革命大本营的艰苦斗争;接应了长征中艰苦转战的红二、六军团,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南下”红军还在经过的路途广播了革命火种,充分发挥了人民军队的“工作队”的职能。这些积极作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产党作为“南下”红军的灵魂和核心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毅于1942年3月8日在《给罗生特同志的信》中谈起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写道:“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我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我们在敌人重兵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我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历史正是这样。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央苏区留下了由项英任书记的中共中央分局和陈毅为主任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办事处,继续领导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游击队。当时留在江西根据地的有红二十四师和一些独立团、营,加上政权机关人员和伤病员共约3万多人。在中央分局的领导下,一方面要同国民党反动派对根据地的“清剿”作斗争,另一方面还要克服革命队伍内部“左”倾错误的影响,又要同叛徒作斗争,斗争异常艰苦复杂。  相似文献   

9.
长征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参与长征、谱写英雄史诗的,既有优秀男儿,又有杰出女子。据统计,有2000多位红军女战士参加了长征,她们与广大红军男战士一起艰苦跋涉,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长征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红军长征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成长阶段,学校教育教学对其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战斗最艰苦、最激烈的战役在十分被动不利的形势下,红军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强有力作用,鼓舞士气,激发无比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最后突破敌人重兵封锁包围,胜利渡过湘江红军思想政治工作体现了与时俱进精神、务实精神和以人为本精神,从而成为夺取战斗胜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审美客体的散文文本,是创作主体的艺术创造变为社会性审美活动的中介,是创作主体与审美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依据.在接受主体眼里,它既是一种物化了的客观存在,又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审美存在,这与创作者追求的虚拟文本是不同的.本文从接受审美的视角,对文本的品质与层面,对不同类型、不同内质的文本的审美探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祖禅对自性、自身感悟的独特性的强调,以及随时著衣吃饭,任心自由的破除修行方式,对"吴中诗派"产生了影响,促使其文学创作表现出重心性、重主体的倾向,内容也趋向日常化、游戏化,体现了向元和诗风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