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H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地创造条件.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呢?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发展的空间,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实现对学生的教育。一般来说,教学语言活动主要有讲授、解释、讨论、提问、回答、复述、概述等。即使是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的自主权较大,但语言活动仍然是绝大多数课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是教师要少讲,学生多讲;教师要精讲,画龙点睛地讲,启发诱导地讲。近几年建构高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线教师的共识和追求。那么怎样才能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呢?这虽然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历史教师能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将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就会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砺练,独立地获取知识。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  相似文献   

5.
某同学在桌面下贴一纸条:啊,看看前边的同学都从后边爬过了200多名,你为什么停滞不前呢?你真没用!你真是个大笨蛋!你怎么办?怎么办?调查发现,不少高中生面对同学间激烈的竞争,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不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想追求的是什么,能做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好发展和前进的方向,结果心态浮躁,迷失自我。作为高中生要努力做到:1.正确地定位。现在自己的角色是学生,在学习上肯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9,(10):8-8
2009年第8期《河南教育》发表郑丹娜文章指出,培养孩子,就是要让我们的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引起震撼、得到共鸣。怎样才能取得这样的实效?班主任工作要认真地去做,更要智慧地去做。智慧从哪里来?首先,智慧源于学习。我们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时时反思,还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地学习各种知识,这样才能在和孩子交流时更得心应手。要善于寻找学习材料,要有重点,并善于向学生学习、与学生交流,善于整理学习内容,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进程中,我们常说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作为老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所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等着你去描绘。早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对语文或多或少有了一些了解,而考题的任务只在于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对学生必须信任,尊重,相信学生有能力学知识,并且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千万不可把教师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有时一节课问问答答,看起来学生的活  相似文献   

8.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成功地使学生产生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终身发展的本领。那么中学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唐柏伟 《教书育人》2014,(11):26-2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滴水。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原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课堂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影响一堂体育课质量的因素之一。怎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要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学习权利;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因材施教;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保证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教十年不知不觉中有了一份与学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可以说自己已经是“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幸福着学生的幸福”。虽然人们常说学习是件苦差事,但我仍然希望在我的英语课堂中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幸福地成长。为了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既有利于社会又获得个人幸福的合格成员,我在英语课堂内外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刘莉丽 《教师》2014,(12):99-99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能自主地去学习、会学习一辈子。“教”是手段,“达到”是过程,“不需要教”是目的。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参与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道德与发展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一定的道德与法治思维与全局意识外,还承担着帮助学生完善“三观”的教学任务。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学科知识,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三观”,为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所谓教学智慧就是指教师感受的敏感陛、教学机智、与学生沟通等能力的综合。现在的教学,光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想很好地驾驭知识和学生,使知识能很好的传播、学生得以发展,教学智慧尤显重要,一个教师只有形成自己的教学智慧,他的教学才会是有效的。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智慧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粗浅地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教学的改革重在教学过程的变化.而教学过程的变化强调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自主学习的真正主人.变学生的被动发展为主动自主发展。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在课堂中要还给学生独立、自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学习中的每个步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自主能力要得到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因为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学业成绩,以及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应从小就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同是学生,技校生与中学生在角色上有着很大不同。在中学阶段,受着学校老师和家长的百般呵护,学生们过着近乎“全天候保护”式的生活。但技校生活不一样,需要多方面依靠自己:生活上要有自理能力,学习上要有自学能力,思想上要有自省能力,行为上要有自控能力等,要有一种“我要从此过自立的生活”的清醒意识。技校生应尽快实现从中学生到技校生的角色转换,否则,中学生角色的巨大惯性将严重影响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宝贵的技校学习时光将留下令人遗憾的“黑色时段”。怎样才能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呢?一、注重修身,加强自省技校生年龄上正值…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应具有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数学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应用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以上数学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一、强化概念的理解,培养辨析能力对概念理解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我们可采取以下方式对概念本质进行理解,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1.从具体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构筑合作探究的平台。通过学生…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从长远目标来看,真正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记住数学结果,而是让学生发现知识的关键之处。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造,真正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思维。怎样才能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呢?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问题积极思考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把学习知识变为不断再创造的过程,激发他们用已经学到的知识来修正先有的观念和看法,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由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  相似文献   

20.
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呢?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