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运动员来说,运动寿命极其短暂,极其宝贵。 不过,各种运动对年龄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别。一些运动员成绩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上升,而另一些运动员却不能。一个体操运动员到23岁已进入“古稀之年”,而一个拳击运动员到30岁仍是强壮有力的。这是因为,运动员都依赖其耐力、爆发力和神经敏锐程度这三项因素。不同的运动对这三项因素的依赖不同,而年龄对这三项因素的影响也不同。举重依赖爆发力,自行车比赛依赖耐力,三级跳远则依赖神经敏锐程度  相似文献   

2.
运动视力     
“运动视力”是个新的概念。作为一门最新的运动医学科学,“运动视力”的对象是专业及业余运动员。它能正确检验运动员是否有视力偏差,并帮助他们矫正,同时又指导运动员如何保护眼睛及增强视力,使他们达到最佳运动成绩。“运动视力”现已成为一整套专门为运动员而设计  相似文献   

3.
仇军  郭红卫 《体育科研》2012,33(6):32-35
提要:优秀运动员,特别是奥运冠军,往往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优秀运动员为何优秀?他们退役后的去向是什么?这和他们的运动成绩是什么关系?这是《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一文关注的问题。该文在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影响优秀运动员个人发展道路的最重要因素——“成绩资本”,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表现,对运动员的社会流动以及获得社会地位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奥运会、全运会出成绩游泳运动员年龄变化趋势,认为当今优秀运动员并非“年轻化”和“少龄化”。文章还分析了我省游泳运动人才的年龄现状,提出建立年龄衔接、成绩衔接的人才梯队,以改变“抓小放大、两头不着”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你相信吗?运动员在睡眠中居然也能进行训练,有利于他们出成绩。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化学工程系的伊弋·加默教授发明了一种模拟高海拔地区对人体产生效应的“高海拔效应训练床”。运动员使用这种特制的床后,血液中的红细胞浓度会上升,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耐久力,使运动成绩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模拟高原训练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于国辉、李明才、潘海莲等五名选手为研究对象,利用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研制的模拟高原训练低压舱,进行三周的“高住平练”模拟高原训练,观察运动员血红蛋白、运动能力、体重和比赛成绩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高住平练,,是提高耐力性运动员机能状态和运动成绩的有效方法,同时也为今后优秀运动员进行“高住平练”模拟高原训练探索出较为成功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最后用力的“发力时机”和结构是投掷标枪技术的关键之一。当前国内外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为了掌握这一技术关键做了大量工作,总结了许多经验和获得较好的效果,表现在越来越多的运动员较好地掌握了“发力时机”和最后用力。这是当今标枪成绩不断更新世界纪录,而且大面积地提高了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掌握了这一关键技术,因而逐年提高了标枪运动水平。但仍有不少的运动员未能发挥出自己的运动成绩,或者虽然发挥了自己的运动成绩但很不稳定,大起大落。分析原因,大  相似文献   

8.
英国两位运动营养师彼得·奥塔韦和凯文·哈金在他们最近出版的“饮食与运动”一书中对田径运动员赛前饮食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英国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之所以经常不理想是因为饮食有问题。运动员在比赛前应注意摄入含高糖的食物。他们指出,英国一些田径主教练和医学顾问为增强运动员的体质,赛前经常让他们吃大块鱼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国际国内一些年轻的举重选手,表现出很高的运动技术水平,有的甚至创造了成年的世界纪录。运动员的年轻化,是当前举重运动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早期的专项训练,训练方法、手段的改进,抓举和挺举技术的不断完善,使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大大提前。苏联、保加利亚青年举重运动员的成绩十分突出,优秀运动员不断涌现。他们在每年举行的世界锦标赛和世界青年锦标赛上,一直保持着前两名的优势。究其原  相似文献   

10.
随着体育全球化的推进,各种体育赛事层出不穷。游泳是奥运会的重要比赛项目,奖牌多,影响力大。新形势下,世界泳坛百花争艳,各国选手都极具竞争力,而我国游冰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短暂,平均年龄低于国外选手,忽视了许多大器晚成的优秀运动员。因此,本文通过介绍“运动寿命”的定义,分析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培养现状,讨论造成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短暂的因素,寻找延长优秀游泳运动员运动寿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喜灿 《体育科学》2000,20(3):38-40
通过对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665人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922人资料的研究,获得了运动员在整个竞技生涯中运动成绩变化过程的年龄规律,分析了运动员在各竞训阶段、各专项和性别上的成绩与年龄特点,揭示出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表现为成才旬,出现最高成绩早、退役早的“一晚两早”现象,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表现为成才早,出现最高成绩晚、退役晚的“一早两晚”现象,为运动队制定和执行长期系统的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似乎已成为贴在运动员身上的标签,带贬义的八个字尴尬的体现出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培养体制的沉疴。那么悲哀境遇与多少曾登体育巅峰的健儿握手?体育是青春事业,有多少运动员,他们把欢乐的童年和充满活力的青春都献给了训练场和赛场,失去了青春,离别了赛场,他们会遇到什么?过多的教训告诉我们,体育必须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归宿,离开了基础文化教育的支持,体育教育就失去了灵魂,  相似文献   

13.
速滑运动员利用非运动技术条件提高运动成绩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代速度滑冰运动成绩的提高与现代多学科技术应用密切相关,探讨发现运动与非运动技术间的影响规律,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运动员的成绩,为教练员、运动员积极挖掘利用与创新提供许多新的思路,并成为提高运动成绩的途径之一。运用运动成绩提高的历史观和现代科技发展观揭示冰刀结构、冰刀研磨、运动服装、检测监控、场地环境等技术特性影响运动成绩的关联因素,认为非运动技术条件的物理特性创造了运动者之间客观的物理条件不平等性,对速滑运动员群体来说,非运动技术条件的利用是“人为创造差异条件”——创造运动者之间客观物理条件的不平等,从而影响不同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运动员对非运动技术条件的再挖掘、利用和创新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英《田径周刊》刊登了一篇评论教练员的文章。文章指出:教练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项目”为中心:另一种则以“运动员”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的教练们总是注意运动员的个人状态及运动成绩,并且设法夸奖运动员的成功。每次课竞争气氛强烈,总是记下成绩。在队员面前他们总是严格的权力主义者,对于比赛中没达到预测成绩的队员,很可能加以处罚。不管训练条件和队员感觉如何,都要求运动员训练,因而常导致队员受伤。他们很少注意运动员的社交情况,自己也不参加社交活动,更不闲逛。其训练方法保守,不接受任何意见,  相似文献   

15.
2017年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会徽在众人瞩目中揭开了面纱。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与冰雪运动特征融为一体,形象地展示了冰雪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传递出运动员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少年跳远运动员在训练中,意外受伤事故时而发生,直接影响系统训练和运动成绩提高,迫使个别运动员过早离开运动场,结束短暂的运动生涯。通过调查访问以及自身多年实践,运用运动医学、运动力学、运动生物学、解剖学等学科知识对我国少年跳远运动员意外受伤事故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运动创伤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教练员应是运动员健康的奠基人和直接促进者。笔者从“三维”健康观的角度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一、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维度谈既要运动员最大限度的出成绩,又要不损害其身体健康,教练员就必须遵循运动员身体发育、承担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技能形成的三大规律。要遵循运动员身体发育的规律,教练员必须十分清楚运动员生活年龄和生物年龄,即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退役后难以再就业对运动队,运动员和社会都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难以再就业的主要是基本素质差、总体人数多、运动成绩一般、无特殊专长的专业运动员,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鼓励自主择业、完善就业培训和退役保障制度、实施“体教结合”等对策为运动员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再次找到人生的新坐标。  相似文献   

19.
《新体育》2013,(8):46-47
无论年逾古稀的老冠军。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小将,当谈起参加全运会的经历,都是神采奕奕,自豪感油然而生。将青春的汗水洒向赛场,在艰苦的训练条件中苦中作乐,这就是老一辈运动员们共同的回忆。“条件艰苦”、“对成绩的追求”、“超越自我”、“无畏向前”,记者在采访中,老冠军们表达出一致的体育精神。1959年首届全运会至今,运动员留在赛场上的,是让后辈赶超的纪录,是体育精神的传承,还有那拼搏不屈的信仰,仍在空中飘扬。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前,跟随《新体育》,听全运冠军们回忆他们和全运会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在2003年为了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河北省各运动项目近千名运动员,进行了为期百天的封闭训练,不但无一人被感染,而且有效地提高了训练比赛成绩。一、首先让运动员充分认识到。非典”的危害性.使他们在“大役”面前增强集体荣誉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