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等农林院校植物学、树木学教学中植物识别这一重点内容,结合近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提高农林院校学生识别植物能力的教学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第二册第十课植物世界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植物世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识别植物的六种器官和它们的构造;向学生初步介绍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我国的植物资源。2.教学重点:一是讲述植物的六种器官及植物器官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是通过介绍纷繁复杂的植物界和我国丰富的资源,激发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A5):147-148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动手性很强的学科,生动鲜活的植物材料与标本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校外实习时间有限,充分利用校园植物资源,课堂内外相结合,把校园作为实习和实验基地,全面挖掘校园植物的教学价值,能为学生观察与识别植物提供最直接的素材,及时地、最大限度地为植物学的教学和实习提供反复实践的机会,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植物学教学实施室外现场教学,是用直观的鲜标本描述植物外部形态特征以及外部形态术语,强化感性认识,加深理解植物的外部形态术语概念。室外现场教学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准确无误地识别植物外部形态特征,掌握形态术语概念,辩认植物种类。同时能初步弄清当地植物资源、分布、生态环境以及经济价值等。  相似文献   

5.
校园是一座活生生的"资源植物标本馆"。把校园作为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园植物的教学价值,为学生观察与识别资源植物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反复、及时和最大限度的实践为学生科研思维的开拓和创新创业等能力的培养提供基质。同时可以建立健全植物学及相关课程基础教学的科学质量评价体系及课程考核体系,实现多层次、教学实践科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30 000多种植物。植物不仅种类繁多,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同种植物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中也存在着差异。由于中学生缺少植物分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识别植物是一件难事。在生物教学实践中,通过让学生了解植物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分类等知识,查阅互联网资料,鉴别未知植物,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1识别植物,应具备的生物学基础知识1.1植物分类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第五节内容。本节有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观察、解剖并认识花的结构。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果实的形成和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也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存在一些困惑,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中师的植物分类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识别几种常见植物,还要教会他们识别植物的方法和要领,学会用植物检索表独立鉴别植物。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探讨。一、充分准备。植物分类这部分教材涉及面很宽,为了备好课,我备课前先对邯郸丛台公园的植物进行了普查,与其他老师合编了《邯郸丛台公园定植花木简介》;利用假期到武安县山区考察了太行山植被,采集压制了三百多种植物标本;结  相似文献   

9.
基于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的植物识别技术,因其需要高性能算法及大量算力,导致学习成本较高。通过对百度AI平台的使用进行研究,阐述了植物识别的基本步骤,借助百度AI平台提供的植物识别API接口设计实现了植物识别程序,降低了使用人工智能的门槛。通过与VGG算法在Flowers开源数据集上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使用百度AI平台能够更准确高效地完成植物的识别任务。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2):144-147
采用Web与VR结合的方法,建设了集植物鉴别、病虫害识别、病虫害防治教学内容于一体的VR植物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包括3个系统功能模块和多个教学单元,能够给予使用者沉浸式的植物生长观察及病虫害防治体验,为使用者认识植物提供多样性选择。以多模态及多角度方式呈现一年生、多年生及灭绝植物,通过VR展示高山植物等难以观察的植物,降低野外考察风险。该植物实验教学系统具有完备设计过程,系统的使用不受教学空间的限制,在降低实验成本基础上提高了实验流畅性、高效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简陋,实验仪器设备或缺、或很差,但在自然教学上农村小学有它的优势,我在《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的教学中就注意到这一点。新课开始前,我出示了蕨类、苔藓类,菌类植物的挂图,让学生初步识别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并讲解采集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利用Authorware 6.5等软件,结合高校植物地理学的教学目标与实际,将华南地区大量优势植物所涉及的文本解说、彩照、数字电影等各种信息经过编辑处理,制作成具有助教型、可扩充、练习、自学等功能强大的,可供课堂与远程教学应用的,相关专业人员适用的<华南地区优势植物识别>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对课件的开发意义、教学设计、系统构思和具体制作过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对常见植物和昆虫的识别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我区生物职务培训班学员对开设《上海地区常见植物和昆虫的识别》课程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有的学员说:“我们最怕带学生出去活动,因为我们自己认识的植物和昆虫也不多。几十年来,一直是知识输出,很少有知识输入,现在有这样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林院校开设的树木学课程内容丰富,术语繁多,教学时数削减,实践教学不足,学生易产生倦怠与厌学情绪。针对这些问题,总结校园植物识别大赛的经验,思考它对于树木学教学改革的意义,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被子植物种类繁多,形形色色,初学者难以辩别。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认识常见植物种类是植物分类课的一个教学难点。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以被子植物系统进化为依据,把常见植物分科的主要特征,用代表植物的性状来体现,编成分科口诀,运用于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识别能力。常见被子植物分科口诀如下:  相似文献   

16.
巩红冬 《教师》2013,(5):79-79
文章根据目前高校植物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结合传统植物学教学的特点,从微型课题研究、经济植物种植、植物资源调查和常见植物识别四个方面对植物学研究性学习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野外实习是《植物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植物生物学》野外实习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实习的教学内容上,将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识别植物的基本技能:在实习的教学方法上,由”有问即答”向”诱导启发”转化;在考核方式上,重点考核学生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对未知植物进行鉴定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识别未知植物的能力等建议,进而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适应本学科的教学,笔者对我院《森林植物识别与鉴定》课程进行了研究与改革。通过对此课程特点的了解,发现本课程存在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安排少,课外时间薄弱,理论与实践教学时间脱节,学生学习意志薄弱等问题,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与总结,提出了具体改革方法与措施,旨在使该核心基础课程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植物彩色照片,比挂图、蜡叶标本或浸制标本直观,有许多优点,值得采用。1.真实直观。挂图或干制、浸制标本,普遍存在有失真现象,与实物有一定的差异。植物彩照能反映植物的真实面貌,可以把植物整体拍摄下来,再附上各器官的近影照,作为资料保存。2.便于学生识别植物。学生虽经多次在校园识别植物或野外见习,但仍不能记住常见植  相似文献   

20.
高等植物原色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原色标本是将新鲜的植物的全株或一部分,经浸渍液和保存液的化学试剂或快速干燥等方法处理,保存在标本瓶内,使其保持植物原色。这种标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便于观察植物全貌。适用于教学和展览,对于普及识别植物知识,其效果较腊叶标本好。目前设有生物专业的大专院校及中学生物学教学,很需要制作高等植物标本,以提高教学效果。国内有关单位制作了一些,但资料零散。国外虽有介绍,但所见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