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科技进步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儿童身体活动严重不足,致使其动作发育迟缓,这种现象日益增多。2021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要求在公共场所配备适合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公共体育设备设施,加强对儿童动作发育的人文重视与环境营造。本文以动作发育迟缓儿童为实验对象,设计集“KDL幼儿运动课程、亲子运动嘉年华、动作发展成长空间”于一体,且幼儿园、家长、社区三方联动实施的运动干预方案,围绕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符合儿童动作发育规律的运动游戏,以此探讨运动游戏对儿童动作发育迟缓的改善效果。方法:对1名动作发育迟缓的儿童进行为期两年的纵向跟踪,结合课堂行为表现、运动打卡日志和家长访谈反馈等多种方式,了解其动作发育迟缓的关键症结,以其验证运动游戏缓解儿童发育迟缓的有效性。结论:(1)针对儿童动作发育迟缓的关键症结设计的运动游戏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童动作发育迟缓,促进其粗大肌肉动作和精细肌肉动作协调发展,尤其是移动技能、操控技能和手眼协调能力的改善效果明显,对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的提高也有显著效果。(2)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动实施的运动游戏干预,协同“学校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2.
<正> 日本女子体育大学教授山川纯撰文指出:在女少年发育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训练重点:6—9岁,这是掌握动作的时期。应通过多次反复练习进行控制神经的训练,使动作正确、巩固。这时期是大脑发育旺盛时期,进行训练,可  相似文献   

3.
丁立 《游泳》2006,(5):43-45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游泳运动的普及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幼儿园也广泛开展游泳课。通过近几年对幼儿游泳工作的实践和总结,发现在实际的仰泳教学中幼儿会出现很多错误动作.而改进这些错误动作用以往书本上的知识改正比较困难,因为他们不是专门针对4-6岁年龄阶段学习指导教材。很难照顾到幼儿年龄特点、身体发育程度和心理接受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校女生应掌握一些复杂的、协调性较强的体育动作,这对今后的工作有好处。研究表明,女生快到12—14岁时,运动机能的发展会显著减慢。因此,必须采取各种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实践表明,在这个时期,是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各种动作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析我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发展等级、熟练程度与动作成分表现的现状,为儿童动作发展评估监测与运动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国东、中、西部14省市的11 480名3~10岁儿童进行基本运动技能测评,对其发展等级、掌握程度以及动作成分表现等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比较。结果 (1)中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水平出现发展迟缓现象;(2)中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熟练度普遍低于60%;(3)中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动作成分失败率偏高;(4)中国儿童移动技能与操控技能发展失衡。结论 (1)中国儿童基本运动技能熟练度水平明显偏低,并出现发展迟缓现象,这可能与身体活动水平不足潜在减少基本运动技能的习得机会有关;(2)中国儿童由于上下肢配合、肢体双侧协调以及肌肉骨骼发育薄弱,从而导致基本运动技能关键动作成分发育受阻,难以突破动作发展“熟练度障碍”的束缚;(3)中国儿童操控技能发展迟缓明显,导致移动技能与操控技能发展失衡,并成为影响个体青少年时期体育参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时期的“速度障碍”是指运动员在达到一定的速度水平后 ,长时间停滞不前 ,甚至不能再提高的现象。速度障碍在需要各种表现出速度的动作中都会有所表现 ,而不单单表现在跑的速度方面。例如 ,跳高的起跳速度、投掷的出手速度 ,等等。速度障碍的形成与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安排有很大的关系 ,尤其与13—17岁期间的训练手段、方法有关。众所周知 ,提高某动作的速度需要反复练习 ,可是多次重复又会导致所形成的动作产生动力定型 ,这就使动作的各种指标得到稳定。在13—17岁期间 ,是神经系统发育趋向于完善的阶段 ,此时的训练不仅使动作…  相似文献   

7.
人体总重心在体育动作分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运动技术分析和动作设计及改进的最基本的计量参数之一。通过对山东省19—22岁城乡男女形体的实测和分析,表明人体总重心相对高度值男子大于女子,城市男女大于乡村男女  相似文献   

8.
人体生长发育规律在体育教学训练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从出生到成人,其运动能力及动作技能的发展和提高,依赖于人的生长发育及对人体机能规律的认识与运用。在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运动能力及动作技能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教学训练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一、小学阶段小学阶段人体发育处于学龄儿童期(6,7~11,12岁),感受器已充分发育,应充分发展视力、听力、前庭器官感受器、肌肉和关节本体感受器的机能,鼓励儿童学习广泛的基本运动技能,范围越广泛越好。基本技能应包括走、跑、跳、投、爬、悬垂、摆荡、旋转、平衡等。此阶段不应发展狭窄的专门技能,而是为以后发展专…  相似文献   

9.
大学女生年龄一般为17—20岁,进入青春期后期。虽然女生在中学阶段体格发育和第二性征发育较男生约早两年,但进入大学时期,无论形态发育或机能发育均不及男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呈滞缓状态。认真研究大学女生的生理特点,实行男、女生分班,是上好大学女生体育课的重要课题。几年  相似文献   

10.
<正>一、认识技能迁移的基本类型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掌握运动技能对学习新运动技能的影响和作用,动作迁移理论经过演化形成了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语言——运动迁移""两侧性运动迁移"和"运动——运动迁移"3类。其中产生积极影响的为正迁移,消极影响的为负迁移。在三年级侧向投掷垒球教学中,运用口诀"蹬—转—挥"引导学生体会正确的协调用力、感知身体连贯动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利用动作口诀能够使隐性的技能显性化,  相似文献   

11.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运动时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能力以及人体各器官的功能状态。国内外有关专家研究证实,人在青少年时身体素质有个发育最快的时期,称“敏感发育期”。例如,速度素质的敏感期为10—13岁,女子14—15岁,男子16—  相似文献   

12.
郑欣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104-104
网球运动是—项技术性很强,动作要求很高的运动。初学者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常出现—些错误动作,如何在打球过程中找出自己技术动作的毛病,并通过有效的练习方法进行改正,这是网球爱好者的热门话题。本文就网球初学者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动作进行分析,并介绍一些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供网球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射箭     
G887.19 9701686论动作流畅性在射箭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刊,中]/胡怡忱//射击射箭运动.—1997(2).—14—16(ZZY)射箭//连续动作//动作//连续性//流畅性发射动作流畅性的好坏与成绩高低成正  相似文献   

14.
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甲组:10—12岁)共分八节,包括头部、伸展、下蹲、踢腿、体侧、体转、全身和跳跃运动。全操编排顺序合理,动作新颖、优美,结构简单,活动幅度较小,运动量从小到大,易学易做,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要求。这套操由三种动作结构组成,一种是以四拍构成一组的动作,即向左做四拍,向右重做四拍。如第三节下蹲运动、第四节踢腿运动、第五节体侧运动、第六节体转运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操运动的日益年轻化,各国运动员们掌握动作技术的速度越来越快,年龄越来越小。最近的研究报告表明,大多数(60%)的复杂动作已能被10~13岁的女孩,12~15岁的男孩所掌握,苏联各级体操运动学校的教练员们认为,4~6岁开始学习简单动作最为适宜. 目前,运动学校的各运动项目学习内容已开始向外扩散,进入了普通学校。其中之一就是体操。一些普通学校已允许学生从7岁开始学习体操运动学校的部分内  相似文献   

16.
G819 9403636运动技能的定型和动作链=Shaping and chaining motorskills[刊,英]/Sherman C//Sports Coach.—1994,17(1).—34—37表2参16(ZY)动作链//运动技能//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7.
首先,少年期神经系统发育很快,其中一些机能已接近成熟。大脑的重量,12岁时约为1400克,与成人基本相同。早在儿童初期,主要调节肌张力的皮层下中枢神经核的绝对重量已达成人的94~98%,大脑皮层运动区的神经核约为成人的75~85%,到12~13岁时,运动分析器的皮层中枢已完全发育成熟。13~14岁时皮层抑制调节机能达到一定强度,分析综合能力明显提高,能较快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14~16岁时期,反应潜伏期缩短,分化能力提高;女少年分化抑制的发展早于男少年,她们能够掌握复杂的高难动作,在体操、技巧和花样滑冰等项目中表现尤为突出。到16~18岁时,第二信号系统已经相当发达,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关系更加完善,分析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等,分析了少年儿童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等发育规律,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梳理了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运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科学知识,结合当前儿童少年早期散打训练的研究成果,认为少年儿童散打训练应以散打基本技术动作为主,结合多种运动训练方法,使少年儿童能够健康成长,掌握散打基本技术动作,提高身体各项基本素质,为后续竞技散打成绩的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3-6岁儿童动作协调能力测试方法与发展特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与实验法,编制了3-6岁儿童动作协调能力12项运动技能测试指标.结果表明, 3-6岁男女儿童各项身体协调性,异性同年龄段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同性幼儿在不同年龄段各项指标之间存在差异, 3-4岁是幼儿听觉肢体动作、被动性动作、周期性动作与精细性动作协调发展的突增期; 4-5岁是幼儿左右上肢动作、姿势平衡性动作、自主性动作以及操作性动作协调发展的突增期; 5-6岁是幼儿手眼动作与上下肢动作协调发展的突增期.  相似文献   

20.
《体育师友》2019,(4):10-12
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啦啦操教学的真实场景,从热身与放松部分、主体部分、拓展部分以及体能练习部分的具体分析来探究如何以最佳方式达成啦啦操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研究表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遵循不同运动技能层次结构,以技术动作的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体育学习的身体练习体验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突出"自我选择与学习",满足锻炼需要,达成"身体动作—动作技能—运动技能—知识技能"的升华;适时渗透锻炼知识,经历"想学—乐学—会学"的心理体验,领悟其运动技能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