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建国以来中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分析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实有耕地面积增减变化的分析,否定了根据耕地统计面积得出的“1957年以来我国耕地面积基本呈下降趋势”的说法。1953年全国查田定产得出的耕地面积10853×104hm2最能代表建国初期我国实有耕地面积,此后直到1960年,耕地统计面积基本能反映我国当时的实有耕地面积。除“大跃进”时期外,1980年前我国耕地面积基本上不是增加的。80年代初期全国实有耕地射程13250×104hm213970×104hm2,比1957年净增1/51/4左右。近15a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96年全国实有耕地面积13004×104hm2,比1980年净减少529.27×104hm2,年均净减少35.28×104hm2。  相似文献   

2.
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与载畜量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通过中国高寒草地生产潜力及现实载畜状况分析,得出:①中国高寒草地气候生产潜力主要受降水因素制约;②全区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平均为6568.6kg/hm2,草地生产潜力为2971.4kg/hm2,现实生产力仅1632.2kg/hm2,占草地生产潜力的54.9%,占草地气候生产潜力的24.8%,尚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③国高寒草地所能承载的最大理论载畜量为14771×104只绵羊单位,适宜载畜量为7932×104只绵羊单位,随着草地生产潜力的不断开发,适宜载畜量在2010年和2020年可望提高到目前的1046倍和1076倍;④中国高寒草地目前整体处于超载状态,超载量高达2463.5×104只绵羊单位,超载率高达28.6%;⑤中国高寒区各类型区草地生产潜力及载畜状况差异颇大,应因在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3.
利用陆地卫星TM 1∶5 ×104 1991 年和1999 年春末同一比例尺同时相影像,对位于我国北方农林牧交错带的科右前旗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应用气象卫星NOAA2AVHRR(1km ×1km) 1 ,2 波段数据计算月平均植被指数(NDVI) ,进而研究该区域耕地变化的脆弱季相。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归纳出科右前旗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土地管理的角度对耕地持续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50年四川省耕地变化分析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耕地面积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利用四川省及省域范围内的21个市、地、州1952年~2000年的耕地变化数据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耕地变化的经济、社会等主要因素,对四川省近50年的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是引起四川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经济发展引起耕地利用总量的变化、造成耕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大量非农用地对耕地占用的增加,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科技进步,可改良耕地,提高粮食单产,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的占用和需求.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给压力增大,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要占用大量耕地.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据此预测四川省未来耕地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2020年、2030年四川省耕地数量分别为419.101×104hm2、396.849×104hm2、374.816×104hm2,并提出了四川省耕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水土资源高效持续配置战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水土资源对农业的约束不断硬化,并将成为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诸多矛盾的焦点,2010年缺水量将从现在的400×108m3,1996年-2010年耕地占规模约900×104hm2。摆脱资源困境的基本思路是实施以“四个结合,六大体系”为核心的农业水土高效持续配置战略。“四合结合”:1、专业化与多元化相结合:2、开源与节约相结合;3、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结合;4、国内资源与国际资源结合。“六大体系”:农业资源高效持续配置的1、生产体系;2、布局体系;3、技术体系;4、管理体系;5、保护体系;6、消费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中国湿地类型多,包括《湿地公约》列出的全部湿地类型。另外还包括青藏高原湿地,共计38种。湿地面积大,据最新统计,总面积约7 969 ×104 hm2 ,包括人工湿地3 447 ×104 hm2 ,自然湿地4 522 ×104 hm2 ,居世界第三位。湿地中蕴藏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泥炭资源、水资源,而其本身又是重要的土地资源。湿地在调节环境,保持小气候稳定,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湿地资源面临严重的威胁。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湿地珍稀动植物种类、数量不断下降,湿地污染、破坏严重。湿地资源到了必须加以重视和保护的时候。本文在全面研究中国湿地资源现状基础上,分析了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最后提出湿地保护及其对策。意在加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使得湿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造福于后世。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伊犁新垦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阳  张红旗 《资源科学》2009,31(12):2029-2034
本文基于1985年、2000年和200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对新疆伊犁新垦区土地利用格局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1985年~2008年间,耕地净增加4.99×104hm2,面积比由38%上升至57%;未利用地增长仅次于耕地,增长面积为1.07×104hm2,水域,林地,建设用地都呈增长趋势;草地为唯一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缩减7.02×104hm2,面积比由49%缩减为36%。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分析可以得出,农业开垦是新垦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最主要的驱动力因素,草地面积减少是其他土地类型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盐碱地增多和沼泽减少反映了该地区存在因农业开垦而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杨志强 《今日科苑》2010,(13):143-144
一、引言 黄河三角洲,现有耕地66×10^4hm^2,目前仍沿袭传统的“粮食作物一经济作物”二元种植结构。2000年山东省农业厅提出有计划地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业。  相似文献   

9.
泾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以泾河流域为例,应用遥感与GIS方法,对该流域1986年、1995年和2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从1986年至2000年,泾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不大,均以草地和耕地为主,二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5%以上;其次是林地,占流域总面积的10%左右,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仅占流域总面积的5%左右;②土地利用变化总体来说,林地和草地呈现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和耕地则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土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大;③从1986年至2000年这15年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比较复杂,主要发生在林地、草地和耕地三者之间,以草地一耕地转型为最大,达14.87×104hm2.值得注意的是,在草地的亚类间发生的变化,要远大于大类间的相互转化,转化面积均在53×104hm2以上,占草地总面积的1/6,这一变化过程虽然没影响到草地的面积,但却暗示了草地质量先退化后恢复的演变趋势;④政策、城镇扩张和人口增加是造成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3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HEA方法的陕西省受损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补偿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思锋  余平  孙博 《资源科学》2007,29(6):61-67
本文通过对HEA方法的改进,运用"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推导出受损植被生态服务功能补偿评估计算公式。以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应用公式,对陕西省森林和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受损量和补偿量进行了评估。发现,1986年~2004年,陕西省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水平每年递增1.7%,草地生态服务功能水平每年递减3.0%;1986年~2014年,陕西省草地的关键生态服务功能的受损量8090.7万当量,平均每年受损289.0万当量,相当于1986年、1994年、1999年、2004年4年草地关键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当量平均值746.7万当量的38.7%;2005年~2014年,以耕地作为被转换的生态系统,陕西省最少需要2201.6×104hm2的耕地用于补偿受损草地。若以难利用土地作为被转换的生态系统,陕西省最少需要558.9×104hm2的难利用土地用于补偿受损草地。若把完成草地生态服务功能补偿的时间延长到2024年,则最少需要943.5×104hm2耕地用于补偿受损草地,或最少需要239.5×104hm2难利用土地用于补偿受损草地。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我所科研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是以开展医学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基础性科研机构。从1986—2003年我所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计316项,获资助总金额超过5000万元。其中,“八五”期间(1991—1995年)累计获资助94项,“九五”期间(1996—2000年)累计获资助85项,“十五”前3  相似文献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在推动学科协调均衡发展、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稳定和培养地区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鼓励提高申请质量、控制申请规模,但面上、青年、地区基金申请项目数仍在逐年增加;以生命科学部为例,2007年申请项目数是2000年申请项目数的3.10倍.面上、青年、地区基金项目申请数量增加后,申请书、申请项目的质量情况有什么变化?本文在统计生命科学部近年申请项目数、申请单位数增长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反映申请书、申请项目质量的一些指标,如未通过初审项目比例、同行评议结果分布、申请单位获资助比例和申请数大于200项单位获资助比例情况等,分析了申请项目的质量状况;根据上述申请数量和质量情况,结合贯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和联系当前科学基金管理现状,指出各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管理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申请质量、控制申请规模.  相似文献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支持基础研究为宗旨,优先支持学科前沿的选题,鼓励创新,特别是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生长点、学科交叉点萌生的新课题实施连续资助,不仅保证了学科研究的连续性,而且对学科的基础研究、创新以至产品开发、产业化的发展等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南京林业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资助下对森林害虫生物防治进行研究产生的成果,使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能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重要的源泉就是学科的基础研究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玩个痛快     
战场永远都是新式武器的试验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列舰凭借坚甲巨炮决定了战争的格局;航空兵和装甲部队则主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这一点在今天的伊拉克战争中也毫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移民,是为了改善生态恶化地区环境状况,以及提高该地区民众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而进行的人口迁移。由于人们的滥采偷猎等活动加剧了三江源区生态的退化,为保护和修复这里的特殊生态,政府安排居住在自然保护区的居民移往他处居住,这就是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青海省政府于2004年在三江源区开始实施的移民项目。根据三江源移民规划办公室制订的《三江源生态移民总体方案》,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迁出地涉及玉树、果洛等共4州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对于金砖国家而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在巴西的福塔莱萨,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金砖国家的财政部长签署了成立金砖发展银行的协议。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协议,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进入了机制化的进程,它将对金砖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改革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基金论文产出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言 高校科学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国家未来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985工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实施"985工程"8年来,这些高校科研状况如何呢?本文选取2006年有代表性的20所"985工程"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工学版)作为调研对象,从基金论文的数量、基金论文获基金资助数量、基金类型分布、基金论文的学科分布等方面,分析基金资助课题的现状,并与2001年、1998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这一个方面透视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新动向.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业自然资源商品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俊城 《资源科学》1998,20(1):44-48
本文探讨了农业自然资源成为商品的条件。指出并非所有的农业自然资源都能成为商品。同时,联系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针对一些观点提出商榷,并从6个方面概括了农业自然资源作为商品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现状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江源区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摸清了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长江源区现有退化草地2.47×104km2,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0.63×104km2。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的退化是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影响的结果,根据生态环境现状与成因提出了适应本区生态环境治理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砖混结构住宅的工程质量尽管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不少质量问题,无论是在结构、装修,还是在使用功能上,都存在粗制滥造及结构隐患。本文针对当前砖混结构住宅存在的质量问题,从施工组织、技术及质量管理上提出了进行控制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