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黎族民间童话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分显示了黎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特征和民族性格.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就四种类型(创世通话、自然童话、爱情童话和风俗童话)对黎族民间童话进行了分析.并和相似的其它民族的民间童话做了初步比较,最后从地域、民族和艺术等方面归纳了黎族民间童话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黎族童话具有丰富的教育学意义。通过分析黎族童话的特征、内容等,挖掘黎族童话中蕴含的教育意义,结合黎族童话进入中小学课堂的有利条件,说明黎族童话进入中小学课堂、进入校本语文教材是完全必要和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民间童话,因其瑰丽的想象、主题的积极深受儿童及成人读者的喜爱。民间童话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但不管哪个民族的民间童话,在叙事方式上都有共性。这种跨越种族和国度的共性彰显了民间童话特有的叙事规则、故事语法。本文试从语言风格、故事结构、形象塑造、主题思想四个方面,分析民间童话的共性,即其特有的叙事方法。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民间童话是蒙古族文化中的瑰宝。运用普罗普的形态学研究方法来观照蒙古族民间童话,可以让我们了解其与世界各民族民间童话的相通性,也使我们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民间童话在叙事功能上的成熟与完善。蒙古族民间童话的叙述不但具有各种功能的组合搭配,而且在回合的插入与衔接中也显得灵活自然,同时在不断吸纳其他民族故事元素的过程中依然执着地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个性。  相似文献   

5.
“魔幻童话”是俄罗斯民间童话三大主要类型中最重要的一种。它区别于其它类型童话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具有特殊的内部结构。本文简述了俄罗斯民间“魔幻童话”的结构特征,分析了构成这一特殊结构的语言特色,并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童话作为民间创作的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因此,本文在分析研究“魔幻童话”的结构及其语言特色的同时还涉及了一些有关的民族社会文化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民间童话的文化心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二元对立思维与对照律的民族文化审美心理,揭示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双重信仰和三次重复律的民族文化意趣,挖掘蕴含在其中的社会文化信息,展现其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黎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黎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黎族文化资源可以分为民间乐器、民间歌谣与舞蹈、造型艺术、民间文学、风俗习惯、科学知识等。幼儿园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试图开发现有黎族文化资源,由于对该民族文化粗浅的了解,导致在开发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的问题;课程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需要关注文化内涵的问题;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时需要关注开发的科学性和发展性问题;需要关注课程生态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8.
新著介绍     
中国民间童话概说川甲(85)23--2(汉文版)四川民族版编著者:刘守华书号:10140·102文艺类估价:1.80元大32开约28万字, 估计1985年8月出版童话是广大儿童和成年人所喜爱的一种文学体裁,世界上作家创作的童话多渊源于民间童话。我国各族人民创作了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成为民间文学园地中最受人喜爱的花朵。本书  相似文献   

9.
童话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民间文学的滋养下成长。20世纪中国创作童话中的民间童话以两种质态存在:其一,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文本提供素材和故事原型;其二,民间童话为创作童话提供创作技巧经验。民间童话在创作童话中以隐蔽的方式和全新的审美价值呈现出来,而创作童话源于民间童话又跳出了民间童话的窠臼,通过作家文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民间叙事长诗作为反映民族生活与民族心理的重要文学种类,黎族民间叙事长诗的发生与传承机制与其他壮侗语族民间叙事长诗发生与传承机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地域特色。通过各自特色的比较,找出他们相似之处,同时也指出他们所包含的各自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童话的题材大多植根于民间题材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民俗基础,本应从童话常见题材来考察它与民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格林童话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成为民间童话的经典。文章通过对格林童话独特的叙述方式、精简的民间语言风格进行分析,从叙事风格上阐释格林童话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论儿童文学与巫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巫术是从远古时代起就有的民间文化形态,在神话中就有巫术浑融于其中,在中世纪的民间口述童话中,巫术成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成为超自然力量的一部分,是创造奇迹的根源之一。在艺术童话中,出现了对巫术文化的颠覆性表现,巫术童话的结构因素转化成童话素。儿童文学与巫术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儿童文学与古代文化之间的关系。儿童文学对武术意义不同的城县,体现出历史文化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14.
寿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民富于艺术智慧,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其中民间故事成就尤高。寿县民间故事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包含了民间传说、生活故事、童话寓言、民间笑话等多种类型。面对目前寿县民间故事所呈现的颓势,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创新和利用,使之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普希金的童话诗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民族尊严、国家独立、社会进步的愿望和心声。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是普希金童话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幽默用语的原型和素材。就故事内容、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来说,普希金所有的童话诗,都保留了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特色。普希金打破了贵族文学的传统,把民间童话和语言的叙述技巧引入到诗歌创作中。从此,散文形式的俄罗斯民间故事在普希金的笔下向诗体形式转变,更有利于朗诵和传唱。  相似文献   

16.
民间故事的传播由口传开始,大多由祭祀、统治阶级或由文人记载所留存,决定了民间故事流传的历史留存性。同时对于受众来说,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民间故事的产生也为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作出回应,如神话故事的产生。另一方面,民间故事的内容也同时为统治阶级服务,中国历代统治者无不重农,重孝道,以统治者作为传播者时,传播效果直接作用于受众,使得传播目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作为童话从民间走向文体自觉的标志性人物,安徒生的童话创作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素材。树作为丹麦民间传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不仅丰富了安徒生的童年经验,也是他成年思悟的深刻表达。在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树”成为作家对于自我生存的思考与回答。本文试图探索其童话中充满象征与隐喻的“树”的意象,以期寻求解读安徒生童话的新的角度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西南民族民间童话源于神话,属“羲娲系统”.其衍生于图腾崇拜,逐渐演化为龙、虎、凤型童话.童话中的龙、虎、凤形象,是劳动人民在现实与幻想交织中,概括了龙、虎、凤习性,注入了人的思想的一种艺术创造的结果.这种艺术创造是人和龙、虎、凤的统一,现实和幻想的统一,它使童话中的龙、虎、凤形象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