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做数学作业时,看着一排排的算式,真的不高兴做,就想偷一次懒。妈妈和姨外婆在聊天,我就叫她们帮我算,直接告诉我答案。可是有一题“75-6”,妈妈说答案是“71”,  相似文献   

2.
窃贼     
“是的,我是个窃贼。”老头伤心地说,“可我一辈子只偷过一次。那是一次最奇特的扒窃。我偷了一个装满钱的钱包。”  相似文献   

3.
玻璃杯,质地坚硬。但面对不能承受的冲击,玻璃杯会支离破碎,只剩下一堆碎片。说吴倩莲是一只玻璃杯。“我也怀疑自己是。”外表带柔弱感的她,骨子里却有着男孩的性格:“我觉得自己一切也可以应付。可能我遇到一些大冲击时,会如一只玻璃杯般承受不起,但相信会是很久远的事。”小时偷萝卜小时候居于台北  相似文献   

4.
正直的贼     
“做人,到底是正直的好。” “为何?” “我偷了一只狗,卖给人家,谁都不要,后来送还原主,他们很高兴,倒给了我十元钱。”  相似文献   

5.
我的同桌许家梅,在我们班是个很普通的女孩,可是那天早上,她做了一件很不平常的事:穿了一条怪怪的米黄色裤子。这裤子一只裤脚长,一只裤脚短。如果说左边算“七分裤”,那么右边就得算“九分裤”了。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有一句名言:“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从此“孔乙己”成了“窃书”者的代名词。尽管“窃书”者被称为“雅贼”,毕竟还是属于鸡鸣狗盗辈的不光彩之事,为君子所不屑。然而,我当年也窃过书,而且自以为很勇敢,很光荣,至今不悔。那是1967年冬天,“复课闹革命”虽已折腾了一阵,无书可读的可悲状况并无改观。说“无书可读”当然也不确切,“红宝书”、姚文元、戚本禹之流的“大批判”和“文革”社论集之类还是有的,但读来读去,实在乏味之极,无聊之至。作为高一的中学生,我那时求知欲特别强烈,与几位志…  相似文献   

7.
忏悔与后悔     
尘子芥 《老年教育》2006,(11):39-39
布赖恩胳膊底下夹着一只火鸡前去忏悔:“原谅我,神父,因为我有罪。我偷了这只火鸡给我的家人吃。你愿意拿走它,并澄清我的罪过吗?”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6,(3)
《孟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人每天偷邻居一只鸡,别人劝他这不是君子所为。他就说:“那就减少点,以后每个月偷一只,明年就不偷了。”孟子认为:知非义,就要速  相似文献   

9.
偷点亲情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会非常的好奇吧!亲情有什么好“偷”的呀?每一个家庭里都会有亲情的呀!何必要“偷”呢?但是我觉得,在我的家庭里亲情实在是太少了。我缺少父母给我的亲情,还有他们彼此也缺乏温情。虽然我家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但是一点也不温馨和睦,所以我想“偷”点情,“偷”点爱。  相似文献   

10.
经典爆笑     
小明跟小华到动物园玩,进门时, 小明指着小华对看门人说: “看清楚喔! 等会儿出来,别说我偷了你们的猴子!”有两只小鸟看见一个猎人正在瞄准它们,一只说:“你保护现场,我去叫警察!”  相似文献   

11.
爆笑超市     
偷羊有个懒女人,偷了邻居一只羊,藏在床底下,吩咐儿子不要讲出去。邻居到处找不见羊,就大骂起来。懒女人的儿子见邻居骂得凶。赶紧对他说:“我妈没偷你家的羊。”懒女人又气又急,两只眼睛圆鼓鼓地瞪着儿子。儿子却指着她,又对邻居说:“你看我妈那双眼睛,活像床底下那对羊眼!”奶奶,你会死吗?“奶奶,你会死吗?”“当然要死的。”“要把你埋在地里?”“是的!”“哈,那时我们可以随便玩你的缝纫机了吧!”性别的确定母亲给儿子买了一只鹦鹉,然后坐公交车回家。在车上,儿子问母亲:“这只鹦鹉是公的还是母的?”“母的。”母亲回答说。“你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12.
露珠 《陕西教育》2005,(11):49-52
提起李冰冰—《天下无贼》中那个把一只小小的打火机玩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火爆女贼.大家不得不竖起大指拇。直夸“高!”其实。李冰冰对记者说:“真正‘高’的是我的父亲,在父亲深沉的爱和默默的陪伴下,我才会有今天的成功!”记者采访了李冰冰的父亲李彦明。倾听他教女成星的绝招。  相似文献   

13.
从6岁至今,跟后妈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妈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掌。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街门后头吃。“哪来的?”后妈看出不对劲儿了。“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故事表演活动后,组织活动的老师抱怨道:“扮演小老鼠的沙逸雯无论如何都不肯出洞。”我问:“那你知道他为什么不肯出洞吗。”那位老师哑然。在一次同样的故事表演中,沙逸雯又选择了小老鼠的角色。我注意观察她的表现。只见沙逸雯躲在老鼠洞里,当鼠妈妈招呼小老鼠们出洞去偷粮食时,其他几只老鼠都跟了出去,只有她没有像其他老鼠那样跑到鸡大婶家偷粮食,而是一个人在鼠洞口东张西望,小心翼翼地离开洞口,又缩回来。当听到黑猫警长大喊一声:“不许动。”她立刻藏到了洞里。后来,我请她介绍自己的表演时,她说:“我演的是一只胆小的老鼠,躲…  相似文献   

15.
不知什么时候,我沾染上了“偷”的怪癖。 我想“偷”走贫困.让人们都丰衣足食;我想“偷”走灾难.让人们都感受到家的幸福:我想“偷”走荒漠.让人们感受到森林的美好。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最想“偷”的。  相似文献   

16.
星星姐姐,我们班一位同学,偷了别的同学一支钢笔,被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叫他“小偷”。可我认为,这位同学第一次偷别人的东西,还是不叫“小偷”为好。可  相似文献   

17.
“什么清白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选……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芽”人们读到这传神的个性化语言描写时,一定会笑孔乙己的迂腐,觉得这样的辩解完全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胡搅蛮缠。其实孔乙己说这番话也是有他的根据的。在现代汉语中,“偷”是“盗窃”的意思,这是不辩自明的。但在先秦时期,没有用“偷”字来表示“盗窃”的。如《墨子·非攻上》:“今有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则罚之,此何也芽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有甚…  相似文献   

18.
我带一年级班时,接收了一个几次留级的学生。他六、七岁时,附近一伙小孩就经常在夜里把他带出去,偷桃子,偷桔子,要他当“哨兵”他尝到了“甜头”,于是自己也“尝试”着去干。开始是小偷小摸,偷同学的铅笔啦,图书啦,渐渐地,胆子大了,发展到偷钱、偷粮,技巧也越来越高明。对这样一个有严重偷摸行为的学生,我是怎样进行教育工作的呢?第一,维护孩子的自尊感,不轻易公开揭发批评孩子的偷窃行为。儿童的偷窃行为不同于成人,公开的揭发批评,会挫伤孩子敏感的心灵,使他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并且会带来同学们对他的鄙视和疏远。这样,即使他想学好,也会失去信心和勇气,甚至因此在邪路上越走越远。开学不久的一天上午,有个学生的两毛钱被偷,一听到这情况,我心里就有了个大概,但在班上只随便说了一句:“有同学掉了钱,看谁拾到没有?”当天下午,这孩子就没来上学。这下,同学们议论开了,我忙制止说:“钱是掉了,还是  相似文献   

19.
“数学小子!”鬼算国王指着杜鲁克说,“你自认为自己的数学好,你敢和我鬼算国王一对一地比试一下数学吗?”“没问题!”鬼算国王首先出题考杜鲁克。他说:“歪脖、独眼、瘸腿、少毛是我最喜爱的4只秃鹫,我经常操练它们。一次,我让它们巡回比赛,4只秃鹫两两对打。  相似文献   

20.
有两只猴子,跑进了一个桃园里。他们首先对他们自己定出了一条禁律,说道:“要根绝猴子的偷窃行为么?那可是什么手段都无效的,假如我们猴子自己不先来约束自己。譬如说吧,我监视你,你监视我,那么,即使你我都还想偷,也就没有办法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