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侃”字时兴,可有一大降子了。报章杂志、文艺书籍里,“侃”字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如“瞎侃”、“胡侃”、“神侃”等等。  相似文献   

2.
长期来,众多的报刊均误把“苔”当作是“薹”的简化字,最近《人民日报》对这个字作了纠正。 7月24日的《人民日报》,在登载新华社发的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严肃查处苍山“蒜薹”事件一稿时,在“薹”字后面注上“原误为苔”,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注目和赞许。不论查阅那本字典,对“苔”、“薹”的注释是一致的。对“苔”字的注释有两种:一是指隐花植物的一类,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另一种是指舌苔,  相似文献   

3.
1996年第一期《咬文嚼字》“卷首幽默”刊登了一幅漫画,并配了短文说明,大意是说西安西羊市有一位老太太出售咸鸭蛋,这成鸭蛋是她自己腌的,便亮了一块招牌:自产咸鸭蛋。短文认为,这个“产”字闹出了老太太能“下”蛋而且是咸鸭蛋的天下奇闻。我的意见与之完全相反,我认为咸鸭蛋可以自产。“产”字有多种解释:1、生育;2、出产;3、财产;4、生产。这儿的“产”是“生产”的缩略。“生产”又有两解:一曰人们使用工具创造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二曰孕妇生孩子。对第一条解释,有人提出不同见解,认为创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一定全部使用工  相似文献   

4.
文化的定义及其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文化”这个词,本是对拉丁文culture一词的意译。那么,为什么用“文化”二字来翻译那个拉丁词呢?这就因为中国古籍中本来就有“文”“化”二字的关连使用,而其含义又与现在所说的“文化”有一些关系。 例如《易经·贲卦·彖传》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正义》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又如刘向《说苑·指武》篇更把“文”“化”二宇连在一起:“凡武之为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以上《易传》把“文”“化”二字关连使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汉语中的字和词语的意义,一般地讲都不会有太多的认识偏差,有时也会望文生意觉得应该如此解释。然而从另类档案视角出发,对于有些汉语中的字、词语的意义诠释未必是正确和完整的;许多经文史档案佐证的字、词适给了我们更深层次的解释和纠正。可能以下这些辑录的内容会使饱学之士和专家不屑一顾,但笔者认为知识是积累而成的,凤毛麟角的小知识也能加深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史底蕴的积淀。愿这些辑录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文化享受。 “此致……敬礼”:文史工作者时常会遇到文件的起草、信函的传递,它时常会使用“此致……敬礼”的下款致意词语。关于“敬礼”的意义毋用解释,但“此致”的意思却是与“敬礼”毫无联系的词语。因为“此”是指前面书信所写的内容“致”指的是“尽”或“达”之意。把这两字连在一起的意思是“上面的话说完了”。“此致”是一封  相似文献   

6.
纠错三则     
光明 《新闻三昧》2006,(6):22-22
这不是象声词3月4日上海某报《杭州老街复辟了》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惜缺一副促销楹联:‘为儿忙,为女忙,忙里偷闲,咳!吃杯茶去/谋衣苦,谋食苦,苦中作乐,去!拿壶酒来’,我私自添了两个象声词,那才叫洒脱。”显然,作者所指的象声词,乃是上述对联中的“咳”、“去”两字,然而这两个字并不是象声词。象声词是指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打枪的声音“乒乓”;又如水流的声音“哗啦”;此外还有“啪啪”、“轰隆隆”等等。而上述“咳”、“去”两字,一为叹词,一为动词,根本不是象声词。置疑和质疑的使用有区别3月7日上海《解放日报》8版《不要奢望每…  相似文献   

7.
一 关于“双语” ( bilingual)和“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ion),目前比较权威性的解释是《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所作的界定: “掌握并使用两种语言”;“指在学校里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知识性科目”①. 美国1968年颁布的《双语教学法案》的定义为:“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授课,即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1974年美国宪法中有关教育条款的修正案中又规定:“双语教学必须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既使用母语又使用英语,凡未按此开办的双语教学,都不能被确认为正规的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的爸爸王芸生生前很喜欢这两句诗,曾一再问我:“你知道这两句诗的诗魂是哪两个字吗?”我说:“当然是勤和苦两个字喽!”他点点头,“知道这两个字,到懂得这两个字,以至做到这两个字,不容易呀!路很长!很长呀!……”接着,他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每每在此时,我从爸爸的目光中,似乎就看到了他一生苦学苦斗的坎坷路程。我和爸爸一直生活在一起。三十八年来,从他的身上得到了许多知识和启发。我是学文搞艺术的,在创作剧本过程中每当遇到一些历史人物的轶事、历代的典故、甚至怪字和难题,我张口就问,爸爸是每问必答,原原本本侃侃而谈。从历史  相似文献   

9.
第七类是词义不明,不知所云。现在有人使用起了“流金岁月”一词,不知是何寓意。“流金”二字一般用在“流金铄石”一词里,“流、铄”都用作动词,甚言天气炎势,金石也为之熔销也。然而“流金岁月”又作何解?  相似文献   

10.
“床第”一词,近年来使用频率颇高。“床第之私”、“床第之秘”、“床第之间”等用语,常见诸报端。但“第”字毕竟是个较为冷僻的字,有人误读成“第”字,连电台播音员有时也会出洋相。又因为第、第二字,在字形上十分相似,稍不留神,便会混淆,因此,在出版物中,“床第”误排为“床第”,可谓俯拾即是。 “第”本为“弟”,指“以韦束物”,因为“束之不一,则有次弟也”。“次 弟”即“次第”, 这是“弟”的本 义。“弟”后被借用为兄弟的“弟”,一借不还,古人便另造出个“第”字。 “第”又可指房屋,如府第、门第、宅第,等等…  相似文献   

11.
古代人有名、字、号的区别.现代人除名字以外(现代人的名和名字指同一称谓),很少有人再起字、号,而古代多数人,尤其是做官的和知识分子,既有“名”又有“字”,有些人名、字之后还有“号”.在名、字、号的命名和使用上也有区别.现笔者逐一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闻荟 《编辑学刊》2011,(3):62-65
该用"像"时莫用"象"象、像不分,由来已久。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这个问题更见突出,从报纸到电视,可以说是一片混乱。为此,《新闻出版报》曾刊出长篇文章:《哪个更像哪个是》。要正确使用象、像二字,关键是要记住"像"字的四种用法:一是用作名词,指比照某个对象形成的形象。其中又可分为两种情况:艺术创造和物理生成。前者如画像、绣像、雕像、塑像,后者如光  相似文献   

13.
一、从“中华民族”四个字谈起有人把每个汉字当作一部机器,而且认为汉字也如机器一样是由“零件”或“部件”装配起来的。例如“中”字是由四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一个部件的汉字;“华”字是由六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三个部件的汉字;“民”字是由五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两个部件的汉字;“族”字是由十一个零件装配而成为三个部件的汉字。这一譬如比较形象化。而且以此为据,可以把汉字笔形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如下表:  相似文献   

14.
常常有人把“藏书”与“图书”混为一谈。笔者试图通过简单比较,以划清二者界线。一、概念不同《辞海》写道:“图书是用字、图记录知识的一种载体,是传播文化知识的一种工具”。关于“藏书”,则有多种论述,例如:“图书馆藏书是指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种出版物的总和。它是以图书馆的类型、任务和读者对象为依据,经过全面筹划,系统搜集而逐步构成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书刊资料的综合体。”“藏书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社会上的书刊资料经过图书馆收集、整理、加工、组织,变成图书馆的藏书。”“总之,藏书是人们利用馆舍和设备有目的成体系地收藏、加工管理、组织借阅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15.
说句心里话,做为一名“自带口粮”的业余“土记者”,我确实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能把自己这几年写作的体会在这里侃几句。回顾起来,我的主要体会是:念好“多字经”练好“四种功”。 俗话说:“文章中不中,要看基本功”。作为一名通讯员,要想提高文章的命中率,就必须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基本技能,也不外乎眼功,脑功,腿功,笔功这四种功。 一、练眼功。眼功,通常是指对事物的观察能力。用眼睛观察,就要深入实际,亲临现场,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实地考察你的采访对象——包括人物,事物或场面。通过观察写出的新闻报道,才能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增强新闻的直观感,立体感或激发联想。1987年,我们这里出现了部分农民不顾资金、技术、信息等环节,刮起了一股“一哄而起”的办厂风,,全乡一下子办起“一脚蹬”小高炉30多个,石灰厂60多座,小煤矿54座,结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特大浪费,全乡  相似文献   

16.
联合词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构上不分偏正。如“黄河、长江”,“北京、上海和天津”就是。联合词组的使用是经济语言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使用时不留意,常常会在概念的表达、词序的排列、连词的运用等方面发生问题,造成语病。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一) 在不需要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几个联合项使用了互相包容的概念,致使表意含混不清。例如: 七月中旬以来,瑞士,法国等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连续报道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一种名为AIDS新病。(光明日报1983年9月18日第4版) “报刊”是报纸和杂志的总称,现在把它和“杂志”并列,毫无道理。或者删掉“杂志”。两字,或者把“报刊”改为“报纸”。 (二) 在不需要特别强调的情况下,几个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标题中,常能见到一词二用的制作特色。一词二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同一个词在一条标题中出现两次,但前后两个词的词性和涵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在修辞学上称为“转类”;另一种是,一个词包含有甲、乙两个涵义,虚指甲,实指乙,这在修辞学上称为“别解”;再一种  相似文献   

18.
新近,在好几张报上读到“绌”、“拙”混用的现象。比如有张报纸在一篇短文中说:“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集所有长处于一身。在某些方面相形见拙时,就有可能被某些世俗的小人看……”这里,把“相形见绌”的“绌”字,错成了“勤能补拙”的“拙”字。还有一张报纸在一篇文章中写“相形见绌”,而在另一篇文章中却写“相形见拙”。同一张报纸,两种写法,何错何对?还是“绌”、“拙”两字相通?“拙”是笨拙的意思,“勤能补拙”,意指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绌”是不足的意思,意指相比之下显得不足。类似这种容易混淆搞错的字、词,在报刊上屡见不鲜,如错把“偶而”当作“偶尔”,就是经常碰到的一个  相似文献   

19.
有那么一些成语彼此之间只有一字之差.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相同或相近,属于异形成语,即一条成语的两种不同书写形式,使用哪种形式都可以.例如“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百口莫辩”和“百喙莫辩”,“没齿不忘”和“没齿难忘”,“目不暇接”和“目不暇给”.一种是所差的字意思不同甚至相反,从而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成语,成语意义的差别就在所差的那个字上.有差别的字多数情况是在两条成语的相应位置上(有时这个不同的字还是同音字);也有时有差别的字不在相应的位置上.这种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很容易被人混为一谈,造成误用,使用者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20.
《今传媒》1995,(Z1)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记审读员唐世禄文/杨天兴唐世禄,人称老唐,因离休前在兰州军区任群工部都长,大部分人又亲热地称他“唐部长”.我认识“唐部长”是在一次审读会上.那次,他的发言并不是长篇大论、侃侃而谈,但却严谨、缜密、内容详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