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在数学教学中不妨奉行“小课堂,大生活;小课堂,大社会(世界)”的理念,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新的数学知识,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因生活化而添彩.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化,化抽象的数字、图形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生活情境,达到“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数学中品生活”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2.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数学的目的是用数学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如何落实这一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呢?这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  相似文献   

3.
刘红星 《成才之路》2011,(34):85-85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的应用意识很淡薄,许多学生只是在课堂内、考试时感到数学有用,而离开课堂,走出考场,几乎感觉不到数学的存在。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贴近的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把“生活中的数学”带进课堂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应该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奥秘,从而运用到课堂学习里。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同样离不开生活。研究数学生活化是每一个数学老师都应该努力研究的话题。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途径和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现实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现实生活,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数学的应用价值得以体现,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让课堂联系生活.学生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数学,在生活化的数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因此教师要创设充满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通过生活传递数学知识,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头脑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句话说明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1.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课堂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提炼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并提炼出数学模型和数学规律.  相似文献   

12.
邓小华 《时代教育》2009,(8):231-231
教学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际,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要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努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也就是说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要牢固树立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理念,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借助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学习等问题进行介绍,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理念,在近些年也是一直强调,对读书无用论也是一个有力的驳斥。而如何让学生在数学和生活中交替地体验数学,在课堂内外理解数学,让数学融入生活,让生活提供数学的学习素材。这就是对我们数学老师的一个巨大的考验。归结来说,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生活,去观察周边的事物。去捕捉身边的数学问题。主动运用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理解生活现象,带着生活中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是要把生活情境引人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提高课堂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形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从中学习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以下我就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让"生活"为数学课堂服务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创设生活问题,引入数学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  相似文献   

17.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便是数学的大课堂,而数学课堂的种种素材也都来源于生活,可见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便是将生活中的素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生活的共鸣,能够学习数学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将枯燥的数学学科变得生动有趣,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汤囯玉 《教师》2012,(32):65-65
生活离不开数学。但是,由于我们教师往往死扣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枯燥、难懂、令人生畏,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让小学数学走进学生生活。文章通过对一些教学片段的研究与讨论,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些可操作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教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数学,更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必须开放课堂教学,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一、让课堂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新《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习有用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并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