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今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11月3日上午,广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广东省档案馆联合在省档案馆会议厅举行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专题学术报告会。牛津大学博士、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宇和先生作了《孙中山在英国》专题学术报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友协会名誉会长、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帼英,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马克文,省委统战部、省外办、省友协、省民革、孙中山基金会、省文史室、省参事室、省方志办、省革命历史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中山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梁茂芝 《湖北档案》2009,(10):45-46
1916年1月22日。以讨袁为主旨的《民国日报》在上海创刊。该报是中华革命党在国内的主要言论阵地,创始人是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陈其美,主编为叶楚伧、邵力子,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庐等。1920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建立总统府,此时上海是全国舆论中心,《民国日报》成为国民党在上海惟一的宣传机关报。《民国日报》创刊始,  相似文献   

3.
睢城 《档案时空》2012,(3):41-44
孙科(1891—1973),字哲,广东中山人,孙中山先生的独子,早年赴美留学。1916年返回后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1922年任广州特别市市长,1924年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此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广州市长、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党青年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1945年任国民政府副  相似文献   

4.
1921年12月,马林应国民党之邀请,在翻译张太雷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上海,先后在武汉、长沙、广州、桂林等地进行了对中国革命的实地考察。在桂林他拜访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谈。马林向孙中山提出了三条建议:1、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工农大众;2、创办军官学校,作为建立革命武装的基地;3、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相似文献   

5.
曾应枫 《文化遗产》2016,(5):145-151
广东作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民间流传着许多有关孙先生的口头传说和故事,表达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鼓舞中国人民反抗封建帝制,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起到重要作用,也是辛亥革命时期民间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在该年代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以往孙中山的研究存在一种偏向,即在其思想体系、革命活动史研究等用力较多,对民众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民间文艺涉猎较少,研究薄弱。本文借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立足广东中山和广州这个特定的历史人文空间,以这两地流传的孙先生民间故事及口头传说的研究入手,挖掘故事文本与至今传承的资料,并望以此作为国家及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6.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一生中,他曾先后二十余次来到上海,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光辉的业绩。如1913年他就是在上海举起了H次革命的旗帜;1923年他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会谈;192年底孙中山先生从广州出发,经上海北上,为谋求全国的统一,最后病逝于北京,走完了他革命的一生。孙中山先生在上海的革命活动,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录,在上海市档案馆馆合档案里,收藏着有关孙中山先生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的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值此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这部分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前,为了宣传革命和筹集推翻清王朝的资金、武器,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多年。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利益,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对孙中山先生所从事的革命活动进行侦探和破坏。这里选自馆藏军机处、外务部、赵尔巽等全宗的档案,反映了海内外各地官员,秉承统治者的旨意,密报孙中山先生的行踪和活动情况。现编选公布,供研究孙中山先生革命业迹参考。  相似文献   

8.
1923年12月,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特别会议上说:“革命成功极快的方法,宣传要用九成,武力只可用一成。”由于孙中山对宣传的重视、国民党改组后,进一步加强了报刊工作。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一大批共产党人陆续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并在国民党报刊和通讯社中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茅盾就是其中之一。 1926年初,茅盾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并接替毛泽东主编过广州的《政治周报》。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1927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便成为当时全国的革命中心和新闻中心。同年4月初,  相似文献   

9.
正南北之争,剩余关税怎么分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暴毙后,流亡日本、随时准备发动革命的孙中山重回中国。1917年7月,张勋冒天下之大不韪,拥清废帝溥仪复辟,这令身居上海的中山先生极为愤怒。他召集在沪陆海军及国民党要人,讨论拥护共和、出师讨逆大计,决定率海军舰队南下,发起护法运动。舰队尚未抵达广州,段祺瑞就杀得"辫帅"溃不成军,重执北京政府牛耳。为把持朝政,他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孙中山将自己主持制定的这部《临时约法》视若生命,因为它是共和的象征,是被迫让出政权后的底线。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25年到仰光,即投入华侨新闻事业中劳动者的行列,在黑黝黝的文字窟中(创造社时期,郭沫若的一首诗题:《黑蜮蜮的文字窟中》,我不喜欢“蜮”字)度过几年的劳动。这是一家国民党报纸——觉民日报,编辑部高挂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题词,从玻璃框里闪耀出来;我这初从农村出来的少年人,心灵的震动是很大的。这是孙先生  相似文献   

11.
戏改名联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孙中山先生留下的名联。语重心长,满怀对同志的期望。后来,面对与中山先生愿望越去越远的现实,吴稚晖将此联改为:“同志尚未成功,革命仍须努力。”虽只调换了“革  相似文献   

12.
睢城 《湖北档案》2011,(12):43-44
孙科(1891--1973),字哲,广东中山人,孙中山的独子,早年赴美留学。1916年回国后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1922年任广州特别市市长,1924年任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此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常务委员、广州市长、广东省建设厅厅长、国民党青年部部长、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政治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陕西统治地区办了许多报刊,内容反动。也有些民营报刊,在我党抗日政策影响下,主张民主进步。这一时期国民党的报刊主要有: 在报纸方面: (一)国民党、三青团和CC系报纸《西京日报》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在西安出版发行的机关报。原为天津《民国日报》,1932年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派邱元武将该报移至西安,改名《西京日报》。发行人兼社长邱元武。邱元武被人暗杀,由郭  相似文献   

14.
1921年12月,马林应国民党之邀请,在翻译张太雷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上海,先后在武汉、长沙、广州、桂林等地进行了对中国革命的实地考察。在桂林他拜访孙中山,进行了三次长  相似文献   

15.
1924年10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平定广州商团叛乱,是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一次重大斗争。了解孙中山在这次重大斗争中的重大决策,对于进一步认识这个历史事件的经过和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孙中山平定商因叛乱的斗争及其政策的变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1912年 9月 ,孙中山视察太原时与阎锡山合影191 2年 (民国元年 ) 8月初 ,孙中山先生应袁世凯之约赴北京商谈兴筑全国铁路计划。是时中山建国方路尚未完成 ,但其主张全国须兴筑 2 0万里之铁路 ,国家始能富强。袁当时表示力赞其说 ,但并无诚意 ,仅委中山以全国铁路督办名义 ,请其全权筹划 ,除给少数开办费外 ,并未予以协助。至发生二次革命斯议遂全部停顿。是年 8月中旬 ,山西人民获息中山先生在京 ,非常希望先生来晋视察 ,乃由山西都督阎锡山暨国民党山西支部、山西国民公会等各界函电邀恳 ,并派代表恳切陈词 ,中山乃允于离京后来晋一行。阎…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是1955年5月,由原广东人民图书馆和原广州中山图书馆合并成立的。这两个旧馆都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省馆前身是建于1910年(清宣统2年)的广雅书局藏书楼,1912年它改名广东省图书馆,1917年又改名广东省立图书馆;1933年,省馆曾一度停办,将馆藏图书五万三千余册移交广州市市立中山图书馆。抗日战争期间,1940年在粤北曲江复馆。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1949年广州解放,遂改称广东人民图书馆。广州中山图书馆筹建于1927年。当时,广州市政当局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专门派员  相似文献   

18.
偶然参观了涿鹿县实验小学“百年校庆”校史展 ,吕复先生的大名跃然于纸上 ,先只知他是中山先生的革命追随者 ,遂深入档案的海洋对他的生平作一探考 ,得知他还是一个法学家、教育家。吕复 ,字健秋 ,河北省涿鹿县人 ,1 879年出生于涿鹿县城内文昌巷 (今鼓南小巷 ) ,1 90 3年考中举人 ,1 90 5年赴日本留学 ,先在东京早稻田大学预科攻读 ,后转入明治大学法科 ,从此与法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学毕业以后 ,他一直从事革命工作。1 90 8年 ,吕复先生受到当时革命思想的熏陶 ,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 ,并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任编译工作 …  相似文献   

19.
《新闻天地》2009,(7):19-20
5月21目,台北“国父纪念馆”内,当马英九为“巍巍中山魂——孙中山先生奉安80周年纪念特展”揭幕致词时,他数度哽咽落泪,难以言语。马英九的情绪,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其中感受最深的,无疑是他身旁的国民党主席吴伯雄。  相似文献   

20.
1925年12月,国民党右派在北京召开“西山会议”。随即在沪成立“中央”,并把持了上海《民国日报》。当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沈雁冰任秘书。1926年3月下旬,沈雁冰为同国民党右派作斗争,毅然接受毛泽东委托前往上海。临行前,毛泽东嘱咐他:“你到上海赶紧设法办个党报,有了眉目就来信给我罢的信后,干4月13日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会议上作了报告:“自上海《民国日报》变为拥护西山会议之报纸经中央否认为党报后,只有广州《民国日报》为本党直辖之党报,上海方面途无党报。本年四月,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