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2.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3.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4.
写在前面在一些媒体预言对中学语文教学讨伐的“第三次浪潮”席卷而来的喧嚣声浪里,在语文教师被功利性社会和功利化教育冲击得落泊为“小七小八”位置(于漪语)的尴尬境遇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除了对语文永怀敬畏,永远学习,永远坚守外,更要在语文魅力的挖掘上、语文魅力的展示上下工夫。让语文课的魅力得以展示,让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自己的民族语言,这是每一个民族永远薪火相传的根基,这是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里特别邀请到了“沪苏浙皖新语文圆桌论坛”的几位中学语文特级名师,共同就“语文课的魅力”这一话题,发表他们来自实践的观点,并提供让学生难以忘怀的两个课堂片断,供大家一起探讨,做好中学语文教学的建设性工作,而不是任意地践踏式的无端指责。  相似文献   

5.
站在世界之交门槛上的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世纪末的尴尬,耗时甚多而收效甚微的语文教学更是让人为之流泪。从1997年初《北京文学》大举讨伐中学语文课到1999年汕头大学推出《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分进合击的围剿,中学语文教学始终处在狼狈不堪、欲诉无语的境地。虽然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事,也不仅仅是语文课上的事(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语言学习的“主阵地”——中学语文课上到底讲什么仍是一个不能够也不应该回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特别是我们小学教师,应该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充分发挥它的效用,应该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上都能学到东西。我心中的有效语文课堂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乃至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职责。要利用语文课自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自身的魅力,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充满魅力。  相似文献   

8.
把语文课教“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爱语文学语文,对语文着迷,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期盼和向往。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全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9.
浅谈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教学魅力的语文教师,怎么能很好地教导学生学好语文这门艺术性、人文性、生活性极强的学科。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启动,传统的语文教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抓住这个难得的契机,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使语文课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却将充满人性之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学科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1.
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是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对学生无私的关爱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点滴感悟。这让我想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问题。语文课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需要教师去挖掘语文本身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文学是一门艺术。是展示人类审美的语言艺术。语文教材选编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佳作,从内容到形式无不蕴含美。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带领学生审美的过程。但抽象的“问、答、讲”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枯燥无味,致使学生生厌,不爱语文课。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教师应以自身的教学魅力,让课堂生动闪亮,变得可爱起来。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极富魅力呢?  相似文献   

13.
作为语文教师,我听过很多人的课,但真正能够做到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却不多。那么怎样让每一节语文课充满魅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呢?这历来是语文课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设计好语文课,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大课堂,这是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陈桂青 《广西教育》2010,(35):41-42
在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中,一线的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娴熟和灵活地驾驭教材的基础上,将语文课上得有个性、有特色,让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能给学生惊喜,给他们一个独特的世界,给他们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以我的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应当展示语文教师魅力,激活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  相似文献   

16.
张照文 《新疆教育》2012,(18):136-136
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中学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所有学科中最有魅力的学科,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把语文课的魅力展现出来,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笔者就如何使语文教学具有真正的"语文味儿"谈了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研究中有一个奇怪的话语,即“把语文当语文教”。并由此衍生出~系列的相关话语,“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把诗歌当诗歌教”,“把文学当文学教”,等等。也许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些正确的废话,通过这句话不仅会让我们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大量的工作“没有把语文当语文教”,“没有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研究者著书撰文表达对一线教师教学的忧思,  相似文献   

19.
张祥 《快乐阅读》2013,(12):113-113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张祥 《快乐阅读》2013,(34):113
语文是一门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科,语文也应该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对立。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