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旭烽的小说创作,总体来说属于乡土文学的范畴,取得的成就也令人瞩目。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其小说创作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一特征也使其成为了典型的生态写作者,不仅在自然生态写作上有一般作家无法比拟的积累,也在社会生态写作上有着十分成功的实践。并且,她的生态小说的写作,能够表现出以探讨人的精神状态为基础的文化生态的指向,展现出了较为全面、科学而又自成一体、别具一家的小说创作艺术风格和小说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2.
在香港浸会大学,张炜紧密结合自身几十年的写作实践,讲述了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环节:语言、故事、人物、主题等,发表在《青年文学》上名为《小说八讲》。这是张炜第一次具体地、系统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理念,其意义就在于作者有意识地将创作实践与创作理论结合在一起,并开始从理论的层面对小说创作进行思考,张炜也因此对当代作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张炜的小说创作理论中,人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现以《古船》为例,论述其小说人物理论与创作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3.
浅谈元小说     
元小说是一种在探索小说写作的艺术的同时讲述故事的小说创作.元小说有其自身的基本特点和创作策略.元小说给文坛带来了一种技术革新的新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拟话本小说曾兴盛一时,但又迅速衰微。这与其自身的发展有关,也受当时外部思想环境的影响。从“三言”的创作和传播来看,文人创作和商业利益的结合是拟话本小说繁荣的关键。“三言”建立了拟话本小说发展的基调和写作模式,成为后世拟话本写作的标杆和模拟的对象。但后世的创作不是从深度上提升小说的水平,而是走向了两个极端。这就使拟话本小说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清政府的禁书运动中,拟话本小说趋于衰亡。  相似文献   

5.
在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观念体系中,"文体的复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在理论上对"文体的复调"的标举以及创作上对不同文体杂糅的实践,既遵循了其自身艺术的内在逻辑,也映现了当代小说写作的一个潮流--跨体写作倾向,从中还可发现昆德拉这位自觉的文体革新者对小说历史渊源及未来走向的认识.昆德拉在"小说文体复调"方面的实践,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当前文学创作中文体形式的嬗变特征.  相似文献   

6.
<左传>是一部伟大的史书,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巨著,具有强烈的文学性,其预言是实现<左传>文学性的重要手段,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同时,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题材,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为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写作提供了技法经验等.  相似文献   

7.
曹梦扬 《文教资料》2013,(25):18-20
本文将林白的小说《万物花开》与其以前作品进行比较,发现有女性主人公向男性主人公的转变,个人化写作向社会现实写作的转变,都市文化视角向乡村生态文化视角的转变,进而分析《万物花开》与她以前作品的不同之处,分析林白在小说创作上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分类,全面考察了2004年中国儿童文学中的小说创作状貌.发现了本年度小说创作的新质,即众多作家、作品激活了少年儿童文学出版市场;大多数作家深入观察写作对象/阅读主体的生活情状,文本的当下感、现场感增强;快乐、幽默、睿智、张扬个性等理念融入创作实践;关注“平凡的大多数”等.指出创作中存在的不足,即关注成长的内在动因不够;恶劣的“无性成长”生态仍未得到“综合治理”;刻意的幽默、过分的调侃,恶俗的搞笑,伤害了文学的神圣性、庄重性和诗意栖居;文本中急需涤荡的“孩子气”与“娃娃腔”;作家理论素养的贫血,仅靠才气写作,凭经验、惯性写作等.力求对本年度的小说创作予以全面、客观、公允、准确的评说,为阅读、创作提供一些有益的辅助.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西部生态小说的创作出现了高涨的局面,但还远没有达到繁荣的局面,西部生态小说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待提升,因此,应该鼓励更多的作家,尤其是西部小说作家投身到这一有意义的事业中去。另外,在创作思路上西部生态小说也应有所继承和超越,避免在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文学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即需要在保持西部文化传统和面貌的基础上,更应该以现代内容、现代关切、现代思想、现代话语方式等为突破口。避免狭隘的、片面的、保守的甚至愚昧的叙写内容和方式,以此寻求西部生态小说的光明出路。  相似文献   

10.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小说创作风格独特,“唯美”、“诗意”是其创作的典型特征.他在作品中展示苦难,礼赞面对苦难时人所保持的美的姿态.纯美小说系列呈现给读者一个充满了诗与美的苦难世界.但是,近于工笔式的写作手法,与现实拉开距离的苦难题材,颇有些神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成为曹文轩创作的缺失之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各门学科纷纷涉足这一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敏感之纬,也加入生态环境问题的阵营之中.纵观20余年来的生态文学创作界面有着明显的意识倾向性,大致可以归纳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我国生态危机提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之音:以艺术审美观念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人与自然的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暗含深层生态伦理的观念;带有一定的生态伦理思考的小说创作,但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商业利益驱动下,致使其创作带有明显的商业化意识倾向.由此,三种意识倾向显示了我国生态写作的困惑和生态艺术空间开拓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王安忆小说创作观念中谈到的逻辑性情节观念,在分析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其作品的分析,指出其对当今小说创作的价值在于弥补经验材料的缺陷与不足,使小说创作获得了新的写作源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当代小说在功能上出现了向学术性转化的倾向,知识分子写作由于其本身的学术身份使这种转向更为明显;同时由于小说创作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解读难度的加大以及对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借鉴也使小说的写作和阐释本身更加具有规范性和学术性,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和最终回归到对形而上终极意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李茂民认为,张继的小说通过对农村社会关系的真实描写,使长期被遮蔽的农民身份问题呈现出来,这是他的创作明显区别于文学史上其他乡土作家和当今私人化写作的标志,因此可以将其创作称为新乡土小说.  相似文献   

15.
<赫索格>是美国著名的犹太作家索尔·贝娄创作的一部心理小说.小说中,贝娄摒弃了对人物外在行为和动作的细致刻画,而把笔触深入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这使得这部小说虽然情节平淡,但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却细腻而真实地展现出来.在小说中,贝娄运用了主观视角、书信体、自由联想和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其心理小说的写作特色,表现了他的心理现实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清初,由于小说持续发展,主流与非主流的文人皆对小说持有较为包容的态度,因此小说向古文的渗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这种渗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清初的一些古文名家如侯方域、魏禧等在理论上承认虚构的合理性,重视细节的描写,其古文创作论在一定程度上趋同于小说创作论;其二,在创作实践上,不少文人好以小说为古文辞,即将小说的旨趣与笔法注入古文的写作中.清中叶兴盛的桐城派立足于"整肃"散文,这使得以小说为古文辞的现象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17.
小说的本质是故事,其创作要素包括冲突、行动、结局、情感和展示等.我们可以尝试从写作的角度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探索作者创作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必然或多重选择,体悟其最终抉择的用心,在猜想、比较中获得创造性阅读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8.
《太原大学学报》2016,(2):55-59
陈衡哲两个版本的短篇小说集《小雨点》共计十一篇小说。自《一日》始,陈衡哲有意识地进行白话文小说的文体实践和形式实验。此后,她开始把笔墨放在写人和写寓言上,并融入西方现代小说的精神和技巧,同时,在女性主义写作上也呈现了其白话文小说的成熟状态。陈衡哲的小说创作对白话文运动具有助益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写鬼的小说,远在六朝时已兴盛,但其写作目的,主要在于证明鬼为实有,方法上也偏重于实录。而到了唐代整个小说创作为之一变,小说家们有意识地运用小说来表现自己的理想情操。写鬼小说也是有意识地写作的作品,虽然不如六朝兴盛,但仍是相当一部分作家所重视的题材,无论内容上的广度和深度,还是艺术上的成就也都远远超过了六朝的写鬼小说,并充分表现出唐人写唐这样一个特点。文章就唐代写鬼小说对六朝写鬼小说的继承发展及新的特色进行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周霞 《林区教学》2011,(4):28-30
我国新时期纪实文学在新的中国语境下,以全新面貌崛起,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繁荣。但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对促进我国纪实文学的影响却不容忽视。从介绍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入手,并从译介、内容、创作、命名、写作手法上的影响分析非虚构小说对我国新时期纪实文学的影响,希望进一步发掘出这一文学新生态的文体建构原则、创作原则和独特价值,以期为纪实性作品的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