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球迷骚乱的心理过程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失控球迷是运动场骚乱的核心人物。本文以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通过对沈阳45位球迷和有关背景材料的研究认为:1.通常球迷骚乱这一集体越轨现象是在一定的外环境激惹条件下才发生的。整个骚乱过程中,球迷的心理变化大多要经过情感危机、意志危机和意志退让转向三个阶段。2.针对球迷骚乱时的不同心理过程,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是可能减少和防止骚乱的。  相似文献   

2.
体育观众过激行为心理过程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体育观众过激行为发生发展基本过程分析一般认为,过激行为的产生有以下三个阶段,各阶段具有其相应特点:(一)过激行为潜伏阶段的心理(1)对运动场上某一方有极度的倾向性;(2)观众之间有各自的心理行为;(3)为观看比赛付出了超常的代价。此阶段观众的情感多处于一种为了达到新的平衡而以意志强烈压抑受屈辱的不快状态。(二)观众过激行为升温阶段的。C理(1)场上竞赛形势逆感性倾向发展;(2)场上运动员及教练员同观众互动;(3)观众之间、观众与场管及警察人员间的互动。此阶段观众不平衡心理状态更加严重,情绪躁动,出…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察、专访及问卷调查可以看出陕西高校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意志比较薄弱,教练员也对此重视不够。根据其特点总结出影响意志的因素有动机目的、情绪情感、神经类型。鉴于这些影响因素制定了培养意志的方案: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2、教练员的正确引导;3、具体分析,对症下药;4、加大运动负荷,提高训练难度;5、制定纪律,建立作息制度;6、意志品质的自我培养。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一场本来不失为精彩的比赛,由于赛场组织不力、球迷和球员情绪失控等方面的原因,结果变成了绿茵场上令人反感的一场“闹剧”。赛后,有关方面和球队以及直接责任者受到了中国足协的处罚。处罚是必要的,然而,我们更希望有关方面以及广大球迷从中真正汲取教训,...  相似文献   

5.
足球迷现象是当代中国形成的一个特殊体育文化现象。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理论,以京、沈两地足球迷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当代中国足球迷现象从个体逐步发展到群体、从自在走向自为的形成、演化过程,研究了中国球迷的崇拜心理和行为、越轨心理和行为之共同特征,论述了中国球迷现象的文化、经济、政治意义。研究认为,足球运动之功能与球迷的需要相契合,形成价值同构,是构成球迷狂热、形成球迷现象的本质原因。研究发现,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球迷骚乱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尽管大多发生在场外,但有向场内转移的倾向,而建立和扶持球迷协会是中国社会对球迷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最佳途径,也是球迷发挥自身作用、寻求社会认可的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6.
13—16届世界杯足球赛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际足联技术部主任马洛茨基博士的方法,对第13、14、15、16届世界杯足球赛全部220场比赛、559个入球第一手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寻求规律。结果是:(1)历届世界杯足球赛平均每场入球数(PM值):第1~第6届PM值为4.2,均高于前14届的均值3.3,为“重攻轻守、攻强守弱”阶段,第7~第14届PM均值为2.6,上下摆动幅度不大,为“攻守趋于稳定平衡”阶段;第14届后,FIFA对竞赛规则、规程赛制进行改革,使PM值回升,标志世界足球进入了崭新阶段。(2)射门入球;上半时进球少于下半时…  相似文献   

7.
球员群殴行为主要集中在男性足球或篮球赛的热身赛中;暴力发生时常使得比赛被中断,甚至被中止;人员涉及场上队员、替补队员、教练员和官员等。球员群殴发生后不仅会引发球迷骚乱,还会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出台新规则并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裁判队伍管理;改革球员培养体制;加强通道管理;对球员加强心理辅导;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责任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周网称 《体育教学》2012,(10):33-34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某些时候作用甚至超过智力水平。初中阶段,学生进入青春发育期,身体形态开始发生变化,其心理也在悄悄改变。其心理因素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智力水平、心理状态、情绪调控、人格塑造、人际关系、学习水平,调查表明此时期易产生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适应不良、强迫症状、对抗倾向等。在此阶段能否调节好,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人今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初中体育课教学对学生情商的培养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验是人类最为直观的把握世界的方式,包括宗教体验、认知体验和审美体验三种类型。研究通过体验、审美体验问题的美学向度考察,认为体育观众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情感体验,是运动者自我对象化的结果和观众生命体验的情感共鸣,观众与运动者共同构成体育观赏体验的审美关系;运动者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意志体验,是运动者通过意志努力而实现的自我对象化过程与运动者意志体验内化的情感表达,运动者与自身及其身体外延物共同构成运动参与体验的审美关系。体育审美体验是体育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在诠释与促进竞技观赏、体育消费、运动参与和美好生活实现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CBA)球迷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机制,提升球迷赛事参与过程中的情境体验,强化球迷的认同感与满足感,构建CBA球迷价值共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模型,运用bootstrap、层次回归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球迷价值共创显著正向预测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的获取使用、风险共担维度对组织认同的影响中,满意度、情感体验起调节作用。2)球迷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组织认同在价值共创的风险共担维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获取使用、透明度维度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满意度减弱与情感体验增强的条件下,组织认同对价值共创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呈增强趋势。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俱乐部提升球迷主观幸福感的操作性建议:1)CBA俱乐部可以服务主导逻辑为出发点,将球迷引入赛事全流程中;2)CBA俱乐部可通过营造体验情境、优化互动方式促进球迷的价值投入。  相似文献   

11.
龙翔 《乒乓世界》2004,(2):42-43
2003年12月17~19日,女子乒乓球世界杯在香港举行。决赛之夜,伊利莎白体育馆全场爆满,气氛热烈。决赛虽然只是中国球员的“内讧”,看台上的球迷们仍看得如痴如醉。热情的观众佐证了—项统计:香港人对乒乓球的喜爱,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2.
提起江苏队的外援詹姆斯,广大球迷并不感到陌生,因为在上个赛季,他作为辽宁队的一员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他在全明星赛上的精彩扣篮表演更是让人记忆犹新,所以.“扣篮王”的桂冠戴在了他的头上。日前,记者就广大球迷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詹姆斯,请他谈了来中国打球的体会和生活情况。记者问:作为外将球员,你已经连续参加了两个赛季的中国甲A篮球联赛。请你谈一谈对中国篮球市场的印象。詹姆斯答:中国篮球的球市很好,观众很多,赛场的气氛很热烈。这就给球员在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  相似文献   

13.
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人类共识性危机情境仍在延续,在疫情危机影响之下,东京奥运会将成为奥林匹克新历史分期的起点。通过对奥林匹克文化本身、运动员、运动员之间的互动、运动员与观众的互动以及赛场的狂欢等要素进行研究,认为:(1)共同体精神、生命政治以及生命精神将促进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再赋予,具体表现为:共同体精神促进了身体价值和奥林匹克精神内涵的扩布,身体在"权力装置"的有效操控下成为具象化的生命体,以生命为核心的"脱域的共同体"在技术嵌入下得以建构。(2)对于备战的运动员而言,以技术为主线实现身体再造成为核心,具体表现为:心理再造是身体再造得以成功的基础,身体再造作为群体共识,身体数据的量化促进了运动员潜能激发。(3)对于特殊竞技场域之中的运动员而言,角色身份互嵌成为"互动"主题,具体表现为:符码操持下的多元竞技者,在单向互动与多元反馈的过程中承担精神引领者和神圣符号建构者的角色身份,多重情境之下的运动员身体符号被不断解码和放大进而提高社会动员的有效性。(4)对于"没有观众"的赛场而言,脱域的共同体建构了集体欢腾的新表象,具体表现为:"符码权力"促进了身体价值重塑与情感互动,虚拟在场的身体聚集通过语态互动促进脱域共同体的情感连接与情感激发,数据化的身体趋向在革新观看理念的同时,将会对竞技主体的构成要素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4.
自从亚特兰大奥运会日本男女排的成绩陷入有史以来的最低谷,国内球迷急剧减少,企业界的赞助商也纷纷拂袖而去。为此日本排协面临如何在目前困境下强化国家队的训练、排球联赛今后怎样进行彻底改革等重大问题。最近在日本国内举行的排球国际比赛观众显著减少。其中大林素子等著名球星的引退也是造成观众减少的一个原因.前不久,东京举行日本女排与匈牙利女排的国际友好比赛上只有近1000人的观众。在校受欢迎的男子比赛中也出现同样倾向.1997年的世界大奖赛上,观众仅4000人左右。赛场上由于观众的加油声很微弱,运动员在场上的喊则声例显…  相似文献   

15.
我国球迷文化演进与看台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球迷文化演进与看台文化的建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球迷文化与看台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是互为前提、协调配合的关系;我国球迷文化的演进以精神维度为主划分为娱乐意识主导的萌芽阶段、民族意识主导的起步阶段、地域特征主导的发展阶段及球迷组织意识、个体意识主导的发展趋势;影响球迷文化与看台文化的因素分为内、外部环境,其中,两者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是共同的,而内部影响因素则既有相同也有相异;发展球迷文化主要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落实;建设看台文化是一个长期培育、创建的历程,主要从硬环境与软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同时需要经历“动员-落实-强化-更新”的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深入剖析球迷越轨行为的成因。研究发现球场腐败、比赛的重要程度和结果、对竞技体育认知的缺陷、从众心理与情感互动、糟糕的赛场环境和非人性化的管理、过量饮酒以及媒体的过度渲染和不当用词等是导致球迷越轨行为的主要动因,并据此提出了防止球迷越轨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优化排球训练心理气氛是排球训练过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提高训练课质量的需要,认为排球训练心理气氛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流动变化性的特点,提出优化排球训练心理气氛的三种方法:变换训练方法;改变训练节奏;语言鼓励。  相似文献   

18.
球星训练营从第二期开始将采用固定的技战术介绍+来信回复的方式来展现绿茵场上的技术环节。在读者朋友的来信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了解一些踢球技巧以及练好足球的方法,因此固定的技战术介绍会给大部分人提供一些帮助。此外就是结合星迷互动栏目的有奖征文,2005年第一季度征文题目是:“我和球星同生日”,讲述球迷自己追随与自己同生日球星过程中的种种故事,要求真实、有趣,字数在600-1000字左右。来信地址:北京市体育馆路8号《足球世界》球星训练营,邮编100061;E-MAIL:soccerworld@263.net。  相似文献   

19.
在排球运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了吸引观众,促进发展,规则在不断修改:当比赛场上出现某些不平衡阻碍了排球运动的发展时,马上对规则进行修改,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那么今后排球运动发展会有什么特点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职业体育竞赛观众的培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选琪 《体育学刊》2003,10(5):17-19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就如何培养观众参与体育竞赛的兴趣和热情,从赛场气氛的制造、比赛水平的提高以及加强与球迷协会的联系等方面作了研究,提出了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观念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