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2007年,河南省《平顶山晚报》推出《鹰城周刊》,晚报的周刊从当初的一周一期8个版,发展到今日的一周五期每期8个版,分别是健康视界——医疗·健康专刊、财经纵横——金融·旅游专刊、车行天下——汽车专刊·教育博览——教育·楼市·家装专刊、品质生活——鉴宝·美容·情感专刊。  相似文献   

2.
在此次中国地市报子报子刊评选表彰活动中,《平顶山晚报》获评“中国地方都市报类报纸最具影响力十强”。我们备感荣幸,深深地感谢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以及同行们的厚爱。  相似文献   

3.
创刊于1993年7月1日的库尔勒晚报,是库尔勒市委机关报。创刊以来,库尔勒晚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抓好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走出了一条办报、发行、广告经营等一体化的报业经营新路子。期发行量由创刊初期的不足4000份、周二刊4开4版黑白报纸,发展到现在的期发行量4万多份、周六刊4开8版(《楼兰·周末》4开16版)彩色报纸;广告年经营额由创刊时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万元;固定资产已达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十堰晚报》创刊于1995年7月1日,至今已15年。报纸坚持城区为主、民生定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发扬担当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晚报发展之路。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十堰晚报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薄变厚,由黑白到彩色,从当初的四开4版,到2009年日均超过32版,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市报人》2007,(9):F0004-F0004
经过50年的发展,株洲日报社目前拥有“两报一网”.即《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株洲网》。日、晚两报均为周七刊彩报。日报系中共株洲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周一至周五为对开8版,周六、周日为对开4版。晚报系其子报.创刊于2000年6月1日,周一至周五为四开16版.周六为四开8版,星期天专刊为四开16版。[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地市晚报创办伊始,往往都在一个低水平、低起点上。《台州晚报》创办初期是10来个人,每天出报是4开8版,经过五六年的发展,也不过是20多人,每天出报4开16版,发行量不到10万份,广告1500多万元。而后来创办的《台州商报》,名称是商报,但还是走都市生活报的路子,与晚报进行同质化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同城同一事件新闻发生后,在报道发布这一新闻的过程中,日报和子报的时效性往往不分伯仲:而日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在权威性上还要优于子报:那么,子报限于版面(一般晚报多为四开版),又不可能在消息类的报道体裁上用于过多的篇幅。这样,子报如果只局限在一般性的报道上就处于劣势。子报如何将同城同一事件新闻的报道变劣势为优势,笔者认为应打“特色”牌。  相似文献   

8.
"记录昨天,服务今天,影响明天"是《平顶山晚报》秉承的办报理念。其中,"服务今天"更是《平顶山晚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最直观的体现。百姓热线版在新闻报道中关注民生,重视百姓生活中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体现了一张地方都市报应有的务实精神。《平顶山晚报》百姓热线版就是要集中反映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其要求与呼声,并以此作为新闻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晚报》百姓热线版是一个服务功能极强的版面。而热线电话栏目,则是基于服务百姓这个鲜明的目的而推出,并最终发展成百姓热线版常设的标志性栏目之一。长期以来,这个栏目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并被评为2010年平顶山市新闻十佳栏目。  相似文献   

10.
《新疆都市报》是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新疆日报》的子报。1998年10月,《新疆都市报》创刊时仅是四开八版的周三刊,发行量也不过万余份,在《新疆日报》党委的领导下,经过11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都市类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1.
《新闻天地》2007,(10):F0002-F0002,I0001
经过50年的发展,株洲日报社目前拥有“两报一网”,即《株洲日报》、《株洲晚报》和《株洲网》。日、晚两报均为周七刊彩报。日报系中共株洲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周一至周五为对开8版,周六、周日为对开4版。晚报系其子报,创刊于2000年6月1日,周一至周五为四开16版,周六为四开8版,星期天专刊为四开16版。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由若干个社区构成,社区是街道办事处下面最重要、最活跃的一个点,将来是社会中最重要的一个细胞,加强对社区居民生活状态的微观报道,将社会新闻报道的领域延伸至普通人的身边事,必将受到更多读者的关注。2006年1月1日,《平顶山晚报》扩版时,特意设置了《街巷新闻》版。  相似文献   

13.
一1994年元月1日《平顶山晚报》创刊时,便设立“热线电话”栏目,每天筛选三条左右有典型性的读者来电刊发在一版。针对反映的问题,记者帮助读者奔波,一有回信,便以“热线回音”的形式反馈。1999年,“热线电话”栏目挪至二版,易名为“读者热线”,占据1/4版面,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  相似文献   

14.
加强子报、小报管理提高宣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以来,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打好了主动仗,唱响了主旋律,中央肯定,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新闻宣传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部分党委机关报办的子报和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上。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要研讨如何加强对子报和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的管理,使之更加健康地发展,提高宣传水平,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一、党报的子报和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是党的宣传舆论战线一支新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繁荣发展,报纸品种也迅速增加,各…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品 种迅速增加,各级党报陆续办起了一些子报(含晚报类、文化类、休闲类和专业类报纸)。这类子报,是我们新闻改革的产物,也是新闻事业在新时期发展的一个标志。可以肯定,这类社会文化生活类报纸,在党的舆论宣传,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诸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认为,进一步办好党报和子报,应正确处理好党报与子  相似文献   

16.
时评本土化是报纸做大做强自己的一个新闻增长点,也是做个性化新闻的重要着眼点和利器。《平顶山晚报》时评版在占有新闻资源相对不丰富的情况下,要与其他在平顶山市发行的省级和国家级报纸形成错位竞争,就必须做出与本地读者相关的、市民爱看的、对市民有用的新闻产品来,这就要求时评要有地域特征。近年来,《平顶山晚报·今日时评》版在追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进而促进了城市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这一现象理所应当地对媒体产生了影响,敏感的媒体自然要作出必要响应,对社区新闻的重视、配备专职社区记者、开设社区版乃至开办社区报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新的媒体现象。近年来,《平顶山晚报》在强化社区新闻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并有许多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市报人》2005,(11):F0003-F0003
20年来,名城迎来历史上的最好发展机遇期。《遵义日报》、《遵义晚报》欣逢其时,两报分别从四开黑白四版到现在四开24版彩报,  相似文献   

19.
王哲 《传媒观察》2005,(1):58-59
当今时代,报业市场群雄逐鹿,竞争激烈,各报在新闻资源、新闻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已趋向白热化,地方报纸面临着中央报刊、新华社和省级报业集团所办的子报、都市报和晚报的冲击,苏南某市中央报刊、新华社和省级报业集团所办的子报、都市报和晚报的日发行量超过20万份,而当地日报、晚报日发行量的总和只有15万份。一时间,为了争夺读者、广告,地方报纸积极应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改、扩版。但是地方报纸在步入“厚报时代”的过程中,有一种倾向值得引起注意———一些地方报纸走进了“雷同化”的误区。表现之一:报纸的版式“千报一面”。这一现…  相似文献   

20.
社区新闻的报道直接传递民声、反映民意、沟通民情,也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手段,其报道内容要求记者必须践行“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基层、进家庭,与居民交朋友。2010年《平顶山晚报》社区新闻版自改版以来,在探索社区新闻报道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