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29年,一封聘书从大西洋彼岸飞到了德国,这是美国数学家维布伦发给冯·诺伊曼的,内容是高薪邀请他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授量子力学,当时欧洲人才济济,晋升教授非常困难,经过一番思考,冯·诺伊曼来到陌生的美国,并决定长期留在这里。1931年,年仅27岁的冯·诺伊曼被提升为该校教授。  相似文献   

2.
约翰·冯·诺伊曼以划时代的“程序内存式计算机的设计构想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逻辑架构设计奠定了基础,被尊称为“计算机之父。事实上,诺伊曼一生中成就无数,缜密的逻辑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  相似文献   

3.
非凡的图灵     
说起电脑,你一定不会陌生,没准你还是个电脑迷或网络高手呢?不过说起图灵,你或许并不知道他是何方神圣,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我们都知道,电脑的前身是电子计算机,而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师是冯·诺伊曼,正因为冯·诺伊曼的设计,人类社会才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冯·诺伊曼不止一次地说过:图灵才是现代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创始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图灵思想上的发展创造,现在你一定觉得图灵是个非同凡响的人了,想了解他的生平吗?听我的介绍吧!图灵(Turing,1912~1954),英国人,1912年8月…  相似文献   

4.
冯·诺伊曼(1903-1957)是美国数学家,速算天才,他能随口说出1/29=0、03448275…他速算的“决窍”是把这个问题转化为除以3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冯·诺伊曼(VonNeu鄄mann,1903~1957)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由于他在研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冯·诺依曼被誉为“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从小就天资聪颖,才智横溢,酷爱读书,兴趣广泛,除数学外,还喜欢历史和文学。17岁时,他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数学论文。1921~1925年间,冯·诺依曼在布达佩斯大学注册学习数学,但大部分时间在德国和瑞士的大学听课和写作,只是在期末回布达佩斯参加考试。26岁时,他相继获得苏黎世大学的化学学士学位和布达佩斯大学的数学博士学位。1926~1929年间,在柏林大学任兼职讲师的冯·…  相似文献   

6.
冯·诺伊曼(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数学家.他父亲是一位富有的犹太银行家,诺伊曼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专门为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诺伊曼幼时天资过人,记忆力以及语言能力都特别强.据说,诺伊曼三四岁时就能成段地背诵文学名著,5岁时就能牢记复杂的历史细节,6岁时就能心算8位数的除法,7岁时就能用外语书写,8岁时就开始掌握微积分的运算方法,12岁时就能通读法国大数学家波莱尔的专著《函数论》,15岁时获匈牙利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17岁时与人合作写了第一篇数学论文,18岁通过专门考试得到国家认可,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青年数学家.诺伊…  相似文献   

7.
冯·诺伊曼是20世纪杰出的数学家.他参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关于冯·诺伊曼,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8.
冯·诺伊曼,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1903年12月3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冯·诺依曼的父亲麦克斯年轻有为、风度翩翩,凭着勤奋、机智和善于经营,年轻时就已跻身于布达佩斯的银行家行列.冯·诺依曼的母亲是一位善良的妇女,贤慧温顺,受过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冯·诺伊曼是计算机科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的论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潘沁的博士学位论文《冯。诺伊曼计算机科学哲学思想研究》认为,冯·诺伊曼的科学哲学思想主要有二,一是以“毕这哥拉斯主义思想”为导向,构想自动机的理论模型,并且与后世的“计算主义思想”接轨;二是贯彻亚里士多德“程序目的性”和维纳控制论的“现代目的论”思想于逻辑机器之中。营造与科学哲学联合研究的氛围,对计算机科学研究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0.
最早由冯·诺伊曼提出一种可能性——现在称为病毒,但没引起注意。1975年,美国科普作家约翰·布鲁勒尔(John Brunner)写了一本名为《震荡波骑士》(Shock Wave Rider)的书,该书第一次描写了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机作为正义和邪恶双方斗争的工具的故事,成为  相似文献   

11.
<正>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美籍匈牙利人,被誉为"计算机之父".我们现在使用的计算机,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冯·诺依曼首先提出的.1903年12月3日,冯·诺依曼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一个殷实的犹太人家庭.冯·诺依曼自小就聪颖过人.兴趣广泛,喜欢沉思,记忆力惊人,读书过目成诵.尤其是表现出罕见的数学才能,"数学神童"的名声一直传扬在外.  相似文献   

12.
陈树楷 《神州学人》2000,(10):18-19
华老和中国的计算机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计算技术的奠基人和最主要的创始人。 早在1947~1948年,华老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任访问研究员,和冯·诺依曼J·Von Neunann、哥尔德斯坦H·H·Goldstime等人交往甚密。华老在数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深受冯·诺依曼等的赞誉。当时,冯·诺依曼正在设计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冯让华老参观他的实验室,并经常和华老讨论有关的学术问题。这时,华罗庚教授的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回国后也要在中国开展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难免,重要的能承认错误。麻省理工学院的“超音速时代之父———冯·卡门教授就是敢于认错的典型。有一天,钱学森的一项科学研究终于成功了他兴致勃勃地去向导师冯·卡门教授汇报,冯·门教授听后当时也没弄明白,他不耐烦地打断了钱学森的话:“不!这是不可能的,是你把它弄错了!”钱学森深深陷入了矛盾之中,自己的科研成果是正确的,而老师又是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要不要和他据理力争呢?可他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亮,门外便传来急促的敲门声。钱学森一看,来人正是冯·卡门教授。钱学森赶紧给恩师…  相似文献   

14.
1963年2月24日,美国白宫为著名科学家冯·卡门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当81岁高龄的冯·卡门走下领奖台时,总统肯尼迪上前扶了他一下,他却把总统的手一推说:“谢谢您,尊敬的阁下。您应该懂得物理学的常识,凡是一个物体向下跌落时,是不需要任何扶力的,只有当他上升的时候,才需要帮助和支持。”“卡门拒扶”这个故事,尤其是冯·卡门的这一切身体会,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崔丹 《现代企业教育》2006,(14):189-190
当代美国小说家库尔特·冯尼格是一位多产作家,近五十年来在创作上一直保持了自己的鲜明特色.本文以冯尼格的小说叙事技巧为主线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阐释他作为独辟蹊径的叙事技巧大师的独到、绝妙之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人们看到一群科学之星陆续升起.1900年出生的泡利,1901年出生的海森伯、费米,1902年出生的狄拉克,都是后来科学界的领袖人物.1903年12月28日,世界上又诞生了一个天才,他就是约翰·冯·诺伊  相似文献   

17.
书斋     
《中国科技奖励》2009,(3):75-75
《天才的拓荒者—冯·诺伊曼传》;《感伤的科学史》;《科学史(第二版)》.  相似文献   

18.
冯·赖特是现代西方第一位对“行为”进行较为系统的逻辑研究的逻辑学家。他的行为逻辑思想主要包括:通过对行为的理由的分析来解释人的行为;通过对行为语句的逻辑分析来建构行为逻辑系统。本文对冯·赖特的行为逻辑思想进行了介绍与评论。  相似文献   

19.
总目录     
●言论●再创甘肃教育新辉煌本刊编辑部(1—2·4)崇尚科学拒绝邪教本刊编辑部(3·1)认真学习《决定》贯彻落实《决定》仲华(9·1)●卷首语●陇头泉———《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15周年咏怀冯国荣(4·1)残强人颂歌(排律)冯国荣(5·1)充满希望的田野———职教、成教“十五”展望冯国荣(6·1)沁园春———中国共产党八十华诞志庆冯国荣(7—8·1)教师节漫兴邓伯言(10·1)咏学校艺术教育(排律)冯国荣(11·1)七律二首中国期刊展冯国荣(12·1)●教育大视角甘肃省教育事业“十五”计划(要点)…  相似文献   

20.
葛国建 《师道》2002,(2):38-3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超音速时代之父”,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导师。有一天,钱学森的一项科学研究终于成功了,他兴致勃勃地去向导师汇报。冯·卡门教授听后当时也没弄明白,他不耐烦地打断了钱学森的话:“不!这是不可能的。是你把它弄错了!”钱学森当时很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