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正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通过语文学习活动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新型语文课。它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探究能力,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性和综合性问题、现象等进行积极探索,运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来主动获取直接经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梁鹏 《教书育人》2008,(4):32-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能突显《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大语文、大课堂的具体体现.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走出小课堂,置身大社会,千山万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中都能学习语文,使学生感受到“处处是语文,时时皆可学”. 一、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课题探究为形式,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各种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等进行整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综合性学习赋予了语文教学新的内涵与活力,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语文综合性学习"最能突显《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中考考试说明中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的要求是:"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相似文献   

7.
语文综合性学习源于语文课程,基于语文教材,是"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的活动性学习方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教育资源,设计和开展相关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一、依托语文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很重要的凭借。语文新课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本文就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和形式、理论和实践方面谈谈实施的策略。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寻求综合性学习的切入点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实施综合性学习要紧紧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活动课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新课标虽然提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不过这些目标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实施要求.笔者以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0.
姚向英 《考试周刊》2012,(42):45-46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本文意在实践和思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策略,强调综合性学习凸显"活动化",不忘"语文味",注重"常态化",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它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给他们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然而,如何真正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有的功能,却成为了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军英 《教师》2015,(6):1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语文学习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这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为例,探究如何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语文课程。偏远农村学校应从教育科研、语文课堂、生活即语文实践三方面下抓手,提高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能力,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综合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学习是义务教育7~9年级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2005年各课改实验区语文中考命题的重要考查内容。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内容的整合为基点,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的结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主题预设的综合性学习。这类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自主地进行综合性学习。另一类是主题生成的综合性学习。这类…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目前在教育界尚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概括而言,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凌汉雄 《学周刊C版》2010,(1):107-108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表述有三个核心,即“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如何指导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呢?这里谈一谈我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20.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主要应该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各方面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等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