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物论》集中地表现了庄子的相对主义。简单地说,相对主义就是先承认事物的相对性,但立即加以取消,以抹煞事物所赖以产生的矛盾,来否定事物本身。很明显,这种理论的结果是要毁灭客观世界的。《齐物论》有一段话对以上所谓理论作了具体说明。它先说:“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这些是说,事物的产生没有不是彼与是的对立统一;彼有待于是,是有待于彼,彼与是是同时出现的。这些都很正确,是相对主义当中  相似文献   

2.
纵观《齐物论》,庄子开篇用“吾丧我”引出对物我对待的反思;而后通过“彼是方生”,说明物我其实为一;最后将“彼是方生”推衍开来,与“齐物论”这一标题遥相呼应,“齐物论”指的是物与论之齐一不二。整个《齐物论》中,探讨的都是物我对待这一问题,而最后物我对待的解决之道,依然落脚到开篇的“吾丧我”之上。  相似文献   

3.
《庄子·齐物论》常被误读为相对主义,且“齐物论”的断句也延伸出“齐物”还是“齐论”的争论。庄学形而上学理念因强调形式的多元,导致相对主义的误解。传统的古典研究大多采以儒、佛的方法解庄,近代后采用西学思维解庄。在西学主客二分认识论的影响下,强化庄学的相对性便走向相对主义。庄学的终极价值始终在道,其持以道观物的至真论,无谓甚至消融事物的相对性,而未踏入相对主义的边界当中。  相似文献   

4.
<齐物论>中显现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观点常常被今人批判,但是如果我们深层次地去理解庄子的齐物论会发现其实他所谓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仅仅是一个工具,是一个帮助我们进入无我、无此、无彼逍遥状态的工具而已.  相似文献   

5.
庄子的齐一观集中体现于《齐物论》一文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是宇宙齐一的结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彼此齐一的结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是非齐一的结论。在庄子看来,无论客观世界的实体,还是主观世界的实存,都是齐一的。这种齐一观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就庄子及其后学在齐一观的认识根源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研究者。以道生物、以道观物是《齐物论》的两个重要体系,而这两个体系的建立,则为庄子齐一  相似文献   

6.
《乐记》与《齐物论》为儒道思想精华,分别提出“和”与“齐”的治世之方,表达了实现自我超越通达自然之境的诉求.同时《齐物论》的“齐物”思想还影响了《乐记》“和乐”思想,具体表现在“齐万物”思想对“乐同和”思想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二者对于社会的思考之上,更表现在实现自我超越通达自然之境的诉求之上.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齐物论向来被批评为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价值论上的虚无主义,并受到贬斥。其实,放置在现代哲学和社会语境特别是在巴赫金的对话视域中,这一古老的哲学文本所蕴含的对话思想可以激活。齐物论是对话时代的理论产物,通过等同彼我、齐同万物、放弃狭隘的是非之辩这些观念的阐述,奠定了对话的思想基础。当然,由于历史限制,齐物论不可能发展出现代意义的对话理论;相反,它更倾向于不言之辩。在一个需要对话的时代,发掘齐物论所蕴含的对话思想,对于健康理性的公共空间的建立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庄子的齐一观集中体现于《齐物论》一文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是宇宙齐—的结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彼此齐一的结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是非齐一的结论.在庄子看来,无论客观世界的实体,还是主观世界的实存,都是齐一的.这种齐一观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就庄子及其后学在齐一观的认识根源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研究者.以道生物、以道观物是《齐物论》的两个重要体系,而这两个体系的建立,则为庄子齐一观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关于庄子"道"的理解,我们很同意刘笑敢同志的观点:它既具世界本根的意义,又具最高认识的意义(《庄子哲学及其演变》).这两重意义,又是  相似文献   

9.
《齐物论》是《庄子》内七篇中最重要也最难解的一篇。自古以来,对"齐物论"三字的理解和读法就存在歧异,有认为"齐物"连读的,有认为"物论"连读的,有认为"齐物"而兼"齐论"的,莫衷一是。显然,"齐物论"的读法取决于如何理解,而如何理解取决于全文的主旨要义。如果把《齐物论》置于内七篇的思想整体中来探究,会发现物我关系是《齐物论》行文的基本线索。物我对立是庄子力图要超越的,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是"万物齐一",而是从根本上做到"吾丧我",以臻于"未始有物"的至人之识度。经由"吾丧我"而来的,是根本无"物"可言。因此,"齐物论"只能理解为"齐同物论",相应地只能是"物论"连读。  相似文献   

10.
《齐物论》的谋篇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物论》是庄子阐述相对主义哲学思想的著名篇章,又是其精湛文学笔法的具体表现。本文试图从整体上对此文的谋篇之法作一浅析,以显庄子用笔之奇,文思之妙。  相似文献   

11.
《二十四诗品》首“雄浑”品横空出世,统摄全篇而提出诗境创造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理论,与《庄子·齐物论》“道枢”之论遥相呼应,将诗歌审美指向了道家哲学超越与无限的大境界。“枢环”意象是《齐物论》的精粹,也是理解《二十四诗品》一把别具灵犀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齐物论》在整个庄学思想中至关重要,对"齐物论"这一范畴的理解不但要从"物"、"论"着眼,而且还应该重视"言",即庄子的语言思想。事实上,"与道偕游"不但要物我齐一、是非混同,还要取消语言对人心的撄乱,因为彼是莫得其偶,言论无疑鷇音。  相似文献   

13.
《齐物论》为庄子内篇中重要篇章,体现道家哲学的中心思想,历来认为是庄子自。根据司马迁《史记》没有记载此篇作为提出问题的依据,再通过《齐物论》与《老子》、《慎子》等比较,其言论多有相类之处。从作年代看,《淮南子》有关言论为《齐物论》作注,《齐物论》产生不迟于《淮南子》;从《齐物论》综合《老子》、《慎子》及公孙龙子诸说看,其作年代不得早于战国晚期,可见《齐物论》非庄子自。  相似文献   

14.
《齐物论》是针对“当时之为论者”们在论辩中被异化的现实问题有感而发的,其主旨是阐释其“人应该以齐同地之心境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基本人生态度,引导人类走向内向的精神解脱之路。《齐物论》集中体现了庄子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15.
《齐物论》是表明庄子思想的最主要的篇章之一,它立足于虚无之道,论证了万物齐一和物论齐一,长期以来,人们对“齐物论”的涵义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通过对“齐物”不同含义的剖析,透视庄子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历年注《庄》者对《齐物论》的题解 ,按照注者理解的角度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种六小类 ,然后分别分析“论”、“物”、“齐”三个字 ,认为庄子“齐物论”之本义应为 :以“道”齐物  相似文献   

17.
“以物喻志”常见于随笔之中,庄子的《齐物论》中便不乏此类佳作,而法国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中,也处处闪耀着作者智慧与思想的光辉。一条毛毛虫在作者笔下成了深  相似文献   

18.
声训略说     
事物的名称同事物的性质本来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马克思说过:“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资本论》第一卷)我国古代庄周也说过:“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庄子、齐物论》)荀况也说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刚谓之不宜。”(《荀子、正名》)只有拟声词的得名是可以观察出来的。如“鸡”从奚声,取“鸡鸣喈喈”之声,“雁、鹅、鸭”也一样。(鸭字不见于《说文》,郑珍谓“鴈”即  相似文献   

19.
庄子哲学的主题是放歌生命。《齐物论》是庄子系统责难和嘲讽人类知性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心是阐述“道通为一”。“道”是天地万物的生命本性或生命世界的本真之境.道通为一即天地万物的生命整体惶。“齐物”要在齐“心”.主旨是化解“成心”及“物论”对本真生命的遮蔽。  相似文献   

20.
《齐物论》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物论》以“齐”为主题,从逻辑上说,其中包含“齐物”论与齐“物论”二重涵义。“齐物”论指向世界万物,后者虽呈现千差万别的形态,但从“齐物”论的角度看,则最终可以分而齐之或不齐而齐。齐“物论”之“物论”直接所指,涉及关于“物”的不同观点,但在宽泛意义上则关乎一切是非之辩,“齐”广义论域中的“物论”,意味着消解是非的分辨和是非论争。总起来,“齐物论”以“齐”为视域,既要求超越存在之域的分别,也试图消解观念之域的是非之辩。就哲学的层面而言,扬弃“道术为天下裂”的形态、通过以道观之达到统一的存在,这一进路无疑不无所见的。然而,从现实的形态看,世界既呈现关联和统一之维,又内含多样性和差异性,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以否定和拒斥的立场对待“分”与“别”,在逻辑上很难避免对存在的抽象理解,与之相涉的分而齐之,也容易疏离于真实、具体的存在,引向思辨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在庄子的齐物之论中,以道观之与抽象齐之二重取向交错而并存,呈现了多方面的理论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