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85年1月1日央视《经济生活》开播,1997年5月5日央视二套形成以经济节目为特色的格局后,中国的经济(财经)类电视节目逐步走到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今天。然而,在所有的财经类节目中,除了以直播的形式为观众提供快捷的财经资讯服务外,几乎都以谈话的形式构建财经专栏和深度报道节目,这其中又以通过嘉宾访谈、记者对话、名家专访等畅谈成功人士酸甜苦辣的财经人物访谈居多。这类财经人物访谈节目对制作的要求与其它专题、纪录片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将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人物访谈节目《商界名流》为例,谈谈财经人物访谈技巧。…  相似文献   

2.
江荣  范凯 《新闻前哨》2008,(12):96-97
《走进企业》,是天门市电视台开办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开播半年来,以其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精彩的节目内容.得到了当地观众的认可。笔者结合《走进企业》节目的实践,谈谈人物访谈节目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郭世俊 《传媒》2016,(16):73-74
财经类谈话节目是邀请有影响力的经济人物或成功人士作为访谈对象,就近期发生的经济事件、热点、市场的变动或政策的发布进行评价的一种节目类别。这类节目尽量回避一些专业性强的话题,多选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进行探讨分析,为受众日常生活提供建议。《财经郎眼》是该类节目中的典型代表,由广东卫视和上海极视文化传播公司联合打造,王牧笛为主持人,郎咸平任固定嘉宾主席,节目邀请许多财经媒体人、专家、教授以及知名企业家担任嘉宾。《财经郎眼》别具一格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使其在众多同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4.
韩艺  梁爽 《声屏世界》2007,(8):40-41
成功人士的创业传奇、经营谋略和人格魅力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近年来各级电视台纷纷推出人物访谈节目,但是这些节目无论是从嘉宾选择上、内容上及形式上都呈现出同质化倾向。那么,城市电视台如何扬长避短,做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港澳台苑     
《传媒》2001,(5)
以节目清新活泼而备受全球华人喜爱的香港凤凰卫视将在北京制作《财经在线》节目。 据介绍,《财经在线》是凤凰卫视资讯台惟一一档以新闻调查手法制作播出的财经节目,节目立足财经领域,以专业化的视角,专注于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每期节目涉及内容包括:有深度的财经新闻报道、分析与评述;热点财经人物专访;热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的发展,电视访谈类节目逐渐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形态之一。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组成要素有:主持人、话题的设置、嘉宾的选择。其中主持人在节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创业人生》是衢州电视台开设的一档以经济人物为主的访谈节目,笔者作为该档节目的主持人,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7.
吴芳 《河北广播》2004,(5):67-68,77
人物访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节目形式,尤其象一对一这样的访谈节目在电视、广播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节目类型。比如王志主持的《面对面》、《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张越访谈等等。那么,在采制人物访谈中如何做得更到位、更抓人,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施世奇 《视听界》2013,(3):103-103
1.前期准备 访谈前做充足的准备,尽可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资料,这是节目成功的要素之一。人物类访谈,必须准备好人物背景等资料,对采访对象有大致的了解,使提问、交流有的放矢;话题类访谈,必须熟记与话题相关的资料。财经节目经常会涉及到政策条款,要预先学习。比如今年4月《新@财经》做的一档春季房展会的访谈,说到“国五条”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主持人应该知道“国五条”的内容是什么,并延展到之前出台的“国八条”的内容,为什么现在要推出这个政策,只有把这些都弄清了,才能与嘉宾站在同一层面,继而深入地交流。在录制之前,主持人要熟悉策划方案,与编导探讨脚本,  相似文献   

9.
打开电视,我们可以看到不少访谈节目,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咏乐会》和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还有深受大家喜欢的《鲁豫有约》等。而在郑州收听广播的听众,很少能够说出郑州本土的人物访谈节目。这是因为广播和电视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广播和电视的人物访谈节目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中央电视台的《大家》、《高端访问》栏目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人物春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要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传播形式,其人际传播的特点有传播者间的对称信息流动,传播者的光辉效应以及物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等;其大众传播的价值有新闻、宣传、人文、科学价值等。文章认为,广播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人际传播中存在不足,节目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已正式加入WTO,居民个人投资理财观念不断兴盛,关心财经,关注国际国内财经,并通过电视强势媒体获取财经信息和资讯已成为我国广大观众的强烈愿望和要求。电视财经节目的现状财经类节目早已不是什么“尤物”,甚至在全国省市级以上电视台中,有相当的一部分都开设了此类节目。进入2001年以来,财经节目更呈明显增长趋势,各地电视台纷纷自办或引进。财经节目逐渐成为继电视剧、新闻类节目之后最主要的电视节目类型。中央电视台新闻信息形态类型的《中国财经报道》开启了我国电视财经节目先河,…  相似文献   

12.
蓝东兴 《新闻窗》2007,(5):8-11
今年5月16日,贵州电视台高端对话节目《论道》开始播出,几个月来,节目赢得各界好评。本文作者对《论道》节目以及电视访谈节目作了一些剖析和探讨,提出了很好的见解,并对贵州电视台的工作作出了积极评价。请予以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人物访谈节目几乎是每一个电视频道都会有的节目样式,而人物访谈栏目可以说是每一个有追求的电视台都会设立的.但一个人物访谈栏目的功能如何设计?仅仅是做一个自己所理解的人物访谈栏目,还是从频道层面考虑这个栏目的功能?显然,应当是后者.  相似文献   

14.
程曦 《新闻界》2006,(4):62-63
一、电视财经人物访谈“热”的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举凡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人和事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电视访谈类节目中,对财经人物的访谈基本上占据了半壁江山,例如央视的《对话》、上海东方卫视的《中国经营者》和《头脑风暴》、湖北卫视的《财智时代  相似文献   

15.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内容能否吸引广大电视观众,与人物节目的整体结构有很大关系。因为各类人物在节目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对收视率有很大影响。根据对1993年5月1日至2004年8月31日期间《东方之子》播出的3376期节目进行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东方之子》的节目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许多电视台相继开办了人物访谈类节目.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专家的肯定。要办好人物访谈节目需在多方面进行努力,但其中节目的选题或者说选取什么样的被访者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节目中的人物是否有新闻性?人物是否有特色?人物会有哪些精彩的生活片段和人生感悟等,这都是编辑、主持人首先要费心思索的问题。笔者常常听到地方台的同事发出一些感慨:”与中央台所处的层面和所涉及的报道范围相比,地方台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遴选出那些名人、要人.成功人士或者是有新闻价值和特色的普通人呢?如何使选取的人物有故事性而吸引受众?如何将人物访谈节目选题的视野进一步拓宽呢?“近两年笔者在地方台编辑、主持60多期人物访谈节目.从中深切感悟到:办好人物访谈类节目.主创人员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要在茫茫人海中去慧眼识珠.沙里淘金。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地方台人物访谈类节目的选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的.在此.笔者愿真诚地与媒体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7.
刘娟 《视听界》2011,(4):96-96
近年来,电视财经访谈节目愈来愈多,如央视的《对话》、《奋斗》,上海第一财经的《财富人生》、《中国经营者》。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之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电视财经访谈节目从人的角度出发来报道经济,增加了经济新闻的趣味性和人情味。这类节目以个案的形式记录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围绕采访者的创业故事讲述其心路历程,有效利用叙事技巧,增加了可看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心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悄然升温。继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我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后,上海、哈尔滨、深圳、广州等电视台也陆续开办了《心灵花园》、《心理时间》、《守望心灵》、《夜话》等栏目。心理访谈节目以其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独特的节目定位和人文关怀的节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牺牲50周年,也是毛泽东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49周年,作为雷锋的"第二故乡",辽阳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了《和雷锋在一起的日子》大型访谈节目。节目打破了原先关于雷锋这个人物访谈的说教、死板和老生常谈,许多观众是抱着听报告的无奈情绪而来,但录制现场气  相似文献   

20.
夏丽晖 《新闻世界》2008,(11):60-61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是近年来活跃在我国地(市)级以上各类电视频道上的一种崭新的报道形式,它以其浓郁的人文色彩和独特的个性魅力而备受青睐。笔者所在的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于2005年初赶时应势创办了一档时长35分钟的访谈节目《交流》,我担任该节目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