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正确把握教材文本的教学价值,因而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位老师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出示了以下词语:艄公、撑着、羊皮筏子、鼓浪前进。在检查完词语的读音后,师问:"你能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多种方法听写,觉得新颖的听写方法确实能使枯燥的听写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认真,记得主动。一、先积累后听写(适用听写一篇课文的词语)师《:落花生》一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检查大家词语积累情况。请同学们用一分钟时间把你已经积累的词语写下来,看谁写得又多又对又快。学生独自写词语。(一分钟)师:下面汇报你积累了几个词语。师:现在老师把这篇课文应该记住的词语读一遍,没有写的同学请补在后面。在批阅时,如果学生积累的词语写得对就给予加分,对一个词语加5分。这样,学生积累词语的兴致一下子…  相似文献   

3.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相似文献   

4.
(一)请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情景;然后,选择老师提供词语,写一段“乡村黄昏”。老师提供的词语是:太、山坡、红霞、石子路、小船、竿、河面。设计理念:课文第1—4自段,写了傍晚时分,作者和的朋友划船去游玩,交代了情的起因,同时也描绘了鸟的天堂”所处的特定背景。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背景,鸟的天堂”的恬静美便不可象,而作者寥寥数笔勾画的一背景往往是学生阅读时易疏忽的。现以课文中“太阳”、“山坡”、“红霞”、“石子路”、“小船”、“竹竿”、“河面”等这些表示物像的词语写一段话,学生依据生活经验,重新组…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伸出手跟老师写课题: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生书空,齐读课题)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文章.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有很多值得我们积累的词语.比如这几个词语——  相似文献   

6.
词语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一课的词语教学读演结合,促进理解,妙趣横生,成为中年级阅读教学中词语理解与训练的典范.一、整组词语,“境”中理解初读阶段,于老师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然后,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相似文献   

7.
季科平 《福建教育》2009,(12):32-33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词语盘点”从四年级开始露面,安排在每组课文的后面,对本组课文的词语进行集中的回顾。“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以及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  相似文献   

8.
华丽 《考试周刊》2011,(70):65-67
说起小学语文第一课时中的词语教学,我的眼前不禁浮现这样的情景:课前,老师把生字组成词语挨个儿写在一块小黑板上,在生字上注好拼音:生字中容易写错的笔画用红色或黄色的粉笔突出来;写了满满一块小黑板(生字表上的“三会字”是总归要写的,绿线里面的“两会字”就看情况了)。课上,老师就把这块写满生字词语的小黑板挂起来,逐个地反复地读,记字形,解词义,还要扩词、造句……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起码有一半花在这里。结果呢?词语会读了,理解还停留在读词典上的解释的阶段,甚至没有充分的时间把融入词语的课文读通顺、流利。细想之,问题就出在这样的词语教学上。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都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并分成“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前者由讲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由讲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都属于单元整合后词语的归类统一。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要求学生积累、掌握、应用。也许是习惯了以前教材后面附词语表的模式,我总有点轻视“词语盘点”的教学.一般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说一说、抄一抄、写一写,一带而过。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项内容。这些词语,前者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便不再以“词语表”的形式出现在课本最后了,取而代之的是将每组课文中的词语汇总陈列,称之为“词语盘点”。其内容有两项:一是读读写写——这类词语都是一组(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的词语,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运用;二是读读记记——这类词语一般是一组(单元)中的略读课文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笔者在某小学三年级听了一节语文课(第一课时)。经历了这样的一幕字词教学: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大家打开《学习手册》做这一课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埋头做练习。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这一板块,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项内容。这些词语,前者是由精读课文中要求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后者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相似文献   

14.
王崧舟老师在谈到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音乐老师、思想品德老师的区别时说:"语文老师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更自觉地分配到语言表达、语言形式上……"而语言表达、语言形式的"根基"是词语。任何一个具有语文意识的老师,都会以课文为基础在语境中开展词语教学,在课文中咬文嚼字,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把握其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笔者在某小学三年级听了一节语文课(第一课时)。经历了这样的一幕字词教学:师: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请大家打开《学习手册》做这一课的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学生埋头做练习。  相似文献   

16.
一借助词语,回顾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金子》一课.课文都预习了吗?(生:预习了)课文生字新词都会写了吗?(生:会了)请同学们拿出听写本,我们来听默几个词语.注意每个词语老师只读两遍:蜂拥而至、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实现梦想. (生默写) 师:(出示词语)看屏幕,你都默写对了吗?"蜂"左边是虫字部."蜂"在文中指的是—— 生:人. 师:"蜂拥而至"就是说—— 生:来的人很多. 师:"甘"和"实"是本课的生字.注意"甘"第一笔"横"要长一些;"实"字的"点"比较多,注意最后一笔是个"长点".把这两个字认认真真地重写一遍,看谁写得美观. (生写) 师:一齐来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想一想,在文中,前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淘金者. 师:后面两个词语是写—— 生:彼得. 师:谁能用上这些词语,简要回顾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有人在萨文河畔无意中发现了金子,(师插话:最好在前面加上"听说"一词)淘金者便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17.
联系课文训练遣词造句柳静《种子》是小语义务教材第七册的一篇2类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故事情节简单,但短短的一篇文章中,却运用了大量写人的精美词语。如:素雅、落落大方、略带羞涩、抿嘴一笑、惭愧、乌亮、俊秀、害羞、虔诚等。教学时,教师可把学习运用词语作为教学这篇课文的重点。教师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找出本课写人的词语并画下来,然后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并朗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这些词,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的片断。学生一般能用上课…  相似文献   

18.
为了便于学生积累巩固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从四年级开始便在每组课文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包括"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部分内容。"读读写写"由精读课文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词语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则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学生认识的词语组成.要求认记。  相似文献   

19.
《书的故事》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形象鲜明,字里行间饱含鲁迅先生对进步青年的关怀和青年对鲁迅先生的崇敬感激之情,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佳作。老师可让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脉胳,以词语  相似文献   

20.
在词汇教学中,我除了训练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感知词语、理解词义外,还特别注意拓展词汇的训练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听、说、读、写、议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一、听:就是教者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读课文,听中有思,思中有听,听思结合,从侧面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领悟,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习惯,锻炼其专一的注意力,增强理解力、判断力和想象力。如教学《第一场雪》,我先让学生听这段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