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绘画艺术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经过了一百多年的艰难历程,中西美术的融汇与论争是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于中西方绘画存在的区别及融合艺术,我们要辩证地、用接受主义美学的原理去认识、理解。在绘画中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系统地吸收西方的油画精华,将外来艺术融入中国绘画中,形成独特魅力的中国画艺术风采。本文将简要的运用接受主义美学的原理对中西方的绘画艺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复杂多样,流派纷呈。画面多以变形、夸张、怪诞的形象出现,这对于中学生而言,如何欣赏无疑是一道难题。本文正是通过对现代主义绘画和西方传统绘画、中国古代传统文人写意画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最本质的艺术特征,以帮助中学生提高审美素养。  相似文献   

3.
绘画艺术中,大自然永远是灵感的源泉,而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很重要的一个题材.本文通过分析东、西方著名绘画流派及名家的同类画作,总结出崇拜与征服、欣赏和利用、人与动物、向自然的回归四条脉络,四条脉络贯穿于这些艺术作品中,基本透视了人与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和情感.  相似文献   

4.
叶秋美 《安康学院学报》2005,17(4):78-79,86
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近现代绘画艺术有着许多契合点.这种契合是建立在东西绘画发展趋势同向性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绘画深刻的影响,在其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章从历史上绘画的发展,工具的演变,通过中西方绘画的结合,阐述了中西方各个绘画种类,使人们了解绘画艺术拥有的无与伦比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否定和变化的过程,如果从其本质和对“艺术真实”的追求来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这3种绘画样式各有其特点,而且古典主义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理解,可现代主义虽历经百年且与后现代主义并存,但能理解它的还只是一部分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揭开现代主义绘画那浓雾般的面纱观其本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传统艺术的否定和对“艺术真实”的独特追求,是现代主义绘画各流派之间的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程是漫长的,印象画派是现代美术的开端,也是在印象画派得到认可之后,对西方现代美术的非议才变得越来越少。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美术没有固定的风格和流派,美术流派层出不穷。对于每个美术流派来说,较为重要的便是艺术的形式,形式是价值的体现。形式主义不仅在西方美学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文学理论上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该文从西方现代美术史角度研究绘画形式创新的重要性,阐述了西方现代美术史的发展及其对传统绘画形式的影响,分析了绘画形式创新中的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8.
音乐与绘画在人们长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感受中存在着某种天然的联系;音乐形象的色彩、线条与造型化强烈突出了音乐艺术中的绘画性因素,绘画性的视觉画面渲染并扩大了欣赏者的艺术想像空间;音乐与绘画的风格、流派及美学观有着历史延承的相系性,许多音乐作品就直接取材于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9.
从印象派开始,随着视觉方式的改变,艺术家开始反思艺术的本质,以求新、求异的态度不断地否定自身,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尝试各种表现形式和材料运用的可能性,于是西方现代绘画便呈现出诸多前所未有的视觉图式。其主要表现在强调画面构成的非理性和无意识;制造新奇,追求原创性;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强调艺术的行为过程;融自然于一体,打破传统的艺术博物馆体系等。诸多新的绘画形式构成了西方现代绘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东方人的视角论述了西方传统绘画构图的涵义目的、性质,以及构图规律等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西方传统绘画构图的形式及演变的过程。由古希腊古罗马绘画构图到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及以后各时期绘画构图特色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展开论述,对西方传统绘画经典构图作了深入考察。最后得出结论:从纯形式的角度看,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探求艺术之真,逐渐向艺术本质靠拢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构图由多承载功能向艺术本质逐渐接近,逐步纯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绘画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将中国传统绘画与时代精神融合到一起,这杠妁融每对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但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与精神,更能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使中国绘画艺术不断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抽象艺术是世界现代艺术流派中重要的流派之一。中国古代彩陶时期手绘于陶器上的画和中国水墨画是抽象艺术的代表,抽象艺术始终存在于中国传统绘画、建筑、园林、家具、书法、篆刻和服饰等文化和艺术领域,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存在抽象艺术艺术元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后印象主义绘画是印象主义绘画流派发展走向个性艺术语言表现的阶段。塞尚、高更和凡高等后印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将多年以来传统的客观描绘转向了主观表现,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体现出更深入的革新及重大意义.为现代艺术的发源做出巨大的贡献,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蒋萌  王奎 《广西教育》2014,(1):20-21
绘画作品的内在气势与力量、外在节奏与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情感上。这里所指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绘画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画家视为绘画创作及绘画作品的灵魂。西方美学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也有人说,艺术就是情感。因此,艺术情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绘画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绘画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第四,艺术情感引领着画家走向艺术的巅峰。由此,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艺术情感又具体表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和"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重要审美范畴。与作为西方文化精神表征的和谐美不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中和美是中国艺术家饱含生态意识的存在之思。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中和美的追求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自然生命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表现宇宙生命的广大和谐是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6.
李娜 《文教资料》2011,(17):72-74
从艺术角度看,绘画呈现出来的意境之美是多方面的。吴冠中对形式美的表现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这给其绘画创作添加了不少色彩。吴冠中将创作重点放在了中西艺术融合的互动探索,把我国早期传统笔墨技巧与西方现代艺术相互结合,凭借音乐表现手法的运用而创造出了全新的艺术作品。本文旨在探究吴冠中绘画艺术作品中音乐感的表现性,所体现出的其绘画艺术作品的意境之美让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7.
出现于19世纪的印象主义绘画,无论在绘画题材、表现手法及光与色的理解与表现等方面均进行了大胆的变革,形成了与古典主义绘画大相径庭的表现思想和审美趣味。印象主义绘画在19世纪传统绘画的土壤上酿成了一场视觉革命,使绘画走出封闭的画室,进入宽广的外光世界,完成了绘画色彩造型的变革。通过对印象主义绘画在表现题材、绘画技法等方面与古典主义绘画的比较,就印象派绘画对光与色的理解及运用方面看,印象主义绘画是西方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丰碑,为现代绘画艺术的产生与发展莫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西方表现性绘画与中国意象绘画在不同的东西方文化与审美作用下,发展出了两种迥异的绘画体系,而艺术趋向上的一致性,却使得两大体系有了比较的可能性。在对两大体系的分析与探究中,开拓出了绘画语言探索的丰富性与一致性,并在对终极目标的一贯追求中分析表现与意象绘画,进而扩展出共性中的个性,并融汇中西,领悟绘画本体的独立自在和多元面貌。  相似文献   

19.
段毅丹 《考试周刊》2010,(29):49-49
艺术反映生活,这是中西方绘画的一种共同因素。但是,中西方在绘画艺术审美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性,中国绘画注重表现自然,而西方绘画则注重再现自然。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审美思想的不同,可以从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20.
按照图像史的发展线索来探讨图像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在图像时代里,当代绘画艺术正是吸取了流行图像的一些元素才与传统的绘画艺术的概念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