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课件A 播放2005年春节晚会上的“千手观音”节目。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在描写华小栓和刽子手拿“人血馒头”的动作时,用了两个“撮”字。一处是:“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另  相似文献   

3.
叙述事件,不求写得太满。鲁迅擅长写“残缺”,《药》中老栓手中一盏灯笼弱光出景:“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这里的“黑”,隐去了不必要的景物。“灯笼”又照出相关事物,突出“人血馒头”:“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在一点一点往下滴”。这里的事只突出“两只脚”和“一双手”,构图鲜明,主题突出,感情强烈。  相似文献   

4.
对手语的感悟源于春节晚会的著名节目“千手观音”。舞者用手形象生动地塑造着“千手观音”,用手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情感。其实,手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学着做一个“手语者”,让手成为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牵手和放手小涛是一个懂事的男孩,上二年级。他喜欢歪着个小脑袋,好奇地将他头脑中的一个个小问号翻出来;他也喜欢牵着我的手,甜甜地向我讲述他认为有趣的事情;他还喜欢拿着他最心爱的地图,和我“唠叨”他最想去的地方。牵着他的小手,我总觉得是那么幸福,似乎又回到了儿时的快乐时光。…  相似文献   

5.
>>>开窗启思没有人能独立于社会之外,没有人能单独走过自己的人生历程,没有人能在冷漠中生活一生。是的,我们只是完整社会的一分子,小小的,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我们相聚在一起,凝成了水滴;我们凝聚在一起,构成了云翳;我们齐心协力,降下了春雨;我们融合在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传递着爱的火把!感恩社会,感恩中国,漫步在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我们有太多的感恩需要梳理:2005年春节晚会,一个全部由聋哑演员演绎的舞蹈《千手观音》,长久地留在亿万电视观众的记忆里。她们的领舞者邰丽华说,“千手观音”是非常善良的一个人,一个菩萨,她会伸出一千只手…  相似文献   

6.
话题:生活中,我们见过纤纤素手,也见过厚实粗手……与手有关的情、行、事、言很多,以“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学生普遍问题:话题意识淡薄,写作主体把握不定。作文的话题是“手”,那么“手”就是文章的写作主体,是文章自始至终应紧紧抓住的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的对象。行文过程中,不管如何立意,均应从“手”的角度,通过对“手”的特征、功能作用、意义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抒情等来阐释中心。审题立意例谈:1、从“整只手”的角度考虑:犤构思犦“劳动创造世界,双手扭转乾坤”。这只手怎样才会变得有力量?五指分开是分力,五指并拢成合力…  相似文献   

7.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图1),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同学们至今还历历在日。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由中国残联艺术团聋哑人舞蹈家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千手观音》舞蹈是以女子为主的群体舞蹈,她们整齐划一、变换奇妙、柔美中蕴含苍劲的舞蹈动作,在感人的音乐声中将舞蹈作品《千手观音》推到了无比崇高完美的艺术境界。正是这种美的感动让我联想到了如果将这些美丽奇谲的动作一一分解,它将成为一册绚烂华丽、婀娜多姿的极富中国古典魅力的连环画。佛教中的观音在人们朴素的文化观念中被认为是真善美的象征,在佛教中则是虔诚侍奉者的至高崇拜,是他们心中救世人于苦难的大慈大悲的…  相似文献   

9.
一、揭示了病态社会中病态人群的病苦1.《药》写了群众的愚昧、迷信和对革命者的不理解———吃人。《药》里描写群众的愚昧是怵目惊心的,华老栓夫妇竟然相信人血馒头可以治儿子的痨病,竟然将人血视为良药,将革命者夏瑜的血吃掉而“全忘了什么味”,全然不知革命者为谁而死;“看客”和“茶客”们把革命者的英勇就义只当作好奇的谈资;人们对“药”———人血馒头治病的神奇作用虔诚地相信,把夏瑜狱中的斗争批评为“疯了”;夏四奶奶对儿子所从事的事业感到“羞愧”及对乌鸦的祈祷……无不散发出群众的迷信愚昧。群众在吃人。明知是人,为什么还…  相似文献   

10.
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人 ,无不被作者的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穿过铁道 ,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所感动。其中 ,作者用“蹒跚”一词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步态 ,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父亲的个人处境和爱子之情 ,属于成功的步态描写范例。何为“步态描写” ?它是指聚焦于人物脚步情态的一种描写方式 ,属于动作描写的一种。由于人物的步态往往是人物心理和性格的外化 ,所以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应充分用好这一“武器” ,以达形神兼备之效。下面就是一篇学生习作中的一个步态描写片断 :“口当口当 !口当口当 !……”下课铃终于响了。…  相似文献   

11.
2006年4月中旬,我和城关地区的几位教师参加了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是北师大版首次举办的以听课为契机的学习研讨(共听课17节,分别安排在中关村三小,北师大附二小、北大附小),在此本人就这次研讨会上得到的提高感受以及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和解决的内容梳理如下,同老师们一起分享。一、研究课片断实录案例一《一双手》、(四年级下册4单元“手”)师:“金钥匙”告诉我们怎样提问题……生:我想知道课文中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生:课文中的哪些数字是重要的。生:……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学生默读课文)生:有…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2005年春节晚会,大家一定会想起“千手观音”这个节目。观音有千只手,是神话传说,人们希望它能有一千只手来救苦救难。其实我们世间的手就够多的了,你知道下面是形容或比喻什么手的吗?例精通某种技能、在国内数一流的人叫国手。1.动作敏捷叫2.动作不灵活叫3.做事快而多叫4.解除顾虑、限制叫5.做事不熟悉叫6.刚参加工作叫7.技艺高超叫8.联合起来做某事叫9.工作富有经验叫10.擅长某种技术叫11.本领高强叫12.精通几种技术叫13.没有把握好造成不良后果叫14.做事顺利达到目的叫15.下棋时主动的形势叫16.下棋时被动的形势叫17.不再做某项职…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认识“场景”,了解写场景的基本方法。2.通过观察,学习具体地描写一个场景。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主动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感。课前准备1.学生:(1)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并想想他们各有什么不同。(2)分为甲、乙两大组,各组选出自己的代表,准备参加扳手劲比赛。2.教师:(1)准备写有习作要求的课件或小黑板。(2)准备关于场景描写的例文课件。(3)有关场景图片。教学过程一、导语激情,启迪审题1.导入。同学们,在学校、在街头、在教室、在集市……我们可以见到许多的人物活动。这些人物活动组成了各种…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上,上海市教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顾泠沅提出学习数学要吃“三个馒头”:前两个馒头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最后一个馒头是“创造性问题解决”.西方教育学家认为第三个馒头重要,只吃第三个馒头,那些没吃  相似文献   

15.
刘义昆 《教育》2008,(12):16-17
“我们向馒头起誓:忠于馒头,爱惜粮食……”17日中午,300名河南大学学子手举馒头,在该校大礼堂广场对着馒头庄严宣誓。(11月18日《东方今报》)  相似文献   

16.
北师大教授肖川先生一次在石家庄市讲的《教师的学习与成长》中谈到 :“教师要讲一点享受 ,讲一点奉献 ,无愧于自己 ,无愧于学生……。”当初 ,我只感觉肖川先生太理解老师了 ,老师们是该享受一点生活了 ,他们太累了 ,也该听听音乐、散散步 ,游览游览名山大川 ,品尝品尝山珍海味…… ,然而 ,过了几个月 ,当这句话又在脑子里浮现时 ,突然间觉得自己对肖先生那句话的理解太浮浅了 ,他所讲的“享受”难道只是物质上的满足 ,生活中的消遣吗 ?绝不是 ,在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素质教育日渐深入人心 ,创新教育珊珊来迟的时候 ,我们这些塑造灵魂的…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要素需要在单元的推进中梯度落实。教材中关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文要素分布于两个单元中,分别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其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要求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要求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从字面来看,这两个单元语文要素的着眼点都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从要素要求来看,一个侧重于“初步体会”,一个侧重于“体会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课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改变传统教学式的单向信息传递,实现学习和课件间的信息交流。本主要从ASP编程的层次上,阐述多种程序设计方法,来有效实施网络学习的动态交互,让课件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小猫在哪里     
一、教学要求: 1.学习观察图片,能按老师的提问用短句回答问题。 2.学习方位词:“上、下、里”。学会使用介词:“在”。学习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二、教学准备: 《小猫在哪里?》图片一张,图片上插入教具老猫一只、小猫五只、草窝一只,并用一块布  相似文献   

20.
侠客版版本1——酒馆内,一位大侠,头戴斗笠抓起一只馒头正要吃,忽然进来一个容貌猥琐、獐头鼠目之徒。说时迟,那时快,一道白光,一声尖叫。只见后者的帽子被一只馒头深深地钉在柱子上。小二吓得目瞪口呆,3秒后大叫:“好深厚的内力!好劲道的馒头!”版本2——黄蓉、郭靖正在烤馒头。馒头渐渐变得焦黄,黄蓉拿起递给郭靖:“靖哥哥,快吃啊。”“蓉儿,你真好。”郭靖说着正要伸手拿,突然身后伸出一只手把馒头抢了过去。“嘿嘿,小丫头,有了靖哥哥,就把我老叫化给忘了?”“没有啊,七公,我是怕你老了牙齿咬不动嘛!”“讲什么话?我现在牙好,胃口就好,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