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武术套路演练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对有关专家进行访谈,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基础上,对武术美学特征进行研究,论述了武术套路演练中和谐美、气之美、意境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试论武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目的:对中国武术的传统美学特征进行全面阐述.并从武术的美学价值方面为传统武术发展战略与对策提出合理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和结论: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它以追求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反映出最高层次的审美理想。中国武术不但具有形式美、意境美和本色美等美学因素,而且独具特色。武术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在显现。建议:21世纪武术要发展,就要充分显现其美学价值。通过政府行为运用表演、比赛等手段来挖掘武术之美。  相似文献   

3.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和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其长期的发展中,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兵学、美学等理论,成为一种极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方式。武术套路作为中国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中包含的美学特征具有多方面的含义,主要表现为套路演练中的动态美、和谐美、严谨美、意境美、气氛美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体育美学的视角出发,从武术套路给人的美感,武术套路运动形式对美的追求,武术套路运动艺术美的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意境美等方面阐释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武术:传统审美的文化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倾注了极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意识。文章以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整体观、和谐观,生命意识观、天人合一观、意象观等诠释中国武术的审美主体、审美感悟、审美意象、审美和谐、审美追求、美育教化等审美体现,以此深化对中国武术的美学认识。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菁  李叶幸 《体育科技》2005,26(1):8-1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及比较研究法,对武术套路所蕴含的美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丰富的套路内容和合理的结构布局是武术艺术美的重要体现,武术的魅力不仅是因为它具有强身健体、技击自卫的实用价值,还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它能激发人的情感,给人以美的感受。从美学的角度来诠释武术套路的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运动美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而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本文从美学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解读武术意象的美学特质。出于武术先人对物象的细致观察,根据自身对象形的抽象概括,使我们感受到了武术的"境象"。武术讲究一种形式美、运动美和自然景观相互统一的完美和谐的共融。习者通过一种观察外物而达到自己"感悟",亦让心与物产生感应交流,再充分表现出一种"意境",从而彰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蕴含东方和谐哲学思想的武术,把中国传统哲学的普遍和谐价值观念落实到行之有效的操作层面,不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益,也是人类和谐相处的和平之桥。从神美、阴阳和谐美、静虚之美方面谈及武术的意境美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运用美学的相关原理,从体育学和教育学角度出发,对健美操和武术套路二者的美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二者除了具有体育美学的最基本特征外,健美操在外在形式表现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缺乏充分的内在意蕴美,应该从和谐、神韵等方面来丰富其文化内涵。武术套路虽然具有悠久的文化内涵,能表现出丰富的意蕴美,但在外在形式美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应在形体、队形、音乐、活力等方面进行改进,否则很难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武术套路应学习健美操的项目特点,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充实自身美学特征,更加适应高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美学的教育价值、怡情价值等方面论述武术的美学价值。新时期对武术的美学价值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有利于加快武术美学创新的步伐,有利于挖掘中国武术的文化之美。要使武术经久不衰,让武术在国际的舞台上继续发扬光大,从美学角度来审视武术,使其在继承传统美学的基础上注入新鲜的现代美学的气息,从而使武术始终保持着无限的生命力,让更多的人爱上我们这项国粹。除此之外,还有利于武术套路动作的编排,丰富武术套路的功能,提高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及比赛水平,提高人们对武术美学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在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淀了丰厚的美学内涵。研究武术的美学内涵,应以中华武术美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起点,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去总结出武术的美学内涵。武术美学的内涵包含三部分,即武术之美包括'意'、'象'、'象外之象',其各部分内容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一、打造一种文化,用丰厚的武术文化内涵育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我校紧扣教育主题,牢牢抓住武术最根本的文化意蕴价值,将武术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使这些打工子弟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教育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武术文化营造特色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学校建设了教学楼楼梯间的三条武术特色文化走廊。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美学的角度对武术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了探讨,并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性的建议。研究表明:新时期武术和谐观蕴含了四个方面,武术的和谐之美是"和谐真"、"和谐善""、和谐美"的统一体,这种美是在人的体悟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民族审美文化特色最为浓郁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动作的美学特征,是以内在精神气质美为基础,以外在的技艺美为表现形式,是一种内外结合、形神兼备的特殊文化现象,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武术套路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意象"视角审视,武术套路美就是"离形得似"、"不即不离"的距离美.从"意象"的定义、特征、生成过程、认知方式等方面对武术套路美进行解读,以此深化对套路"距离"美的认识,充分发挥武术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武术文化研究的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四、武术与美学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武术之美 ,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 ,各种武术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典美学内容。学者纷纷从中国古典美学中寻找武术美的渊源 ,探讨中华武术主要的审美特征 ,揭示武术独特的魅力。胡小明《中国古典美学与武术》 (《体育科学》1990年第5期 )认为 ,中国古典美学的特殊内容 ,如气、韵、形、神、阳刚、阴柔等 ,为中国武术所吸收 ,形成了中华武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追求内在含蓄的表现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张晓林《试论中华武术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武术与书法因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而具有相通性。文章择取"线"性表达方式,以中国传统艺术中"线"文化为出发点,从美学角度对"线"艺术进行界定。以此为基础,重点探讨了武术与书法"线"性美。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理论移植、专家访谈、影像解析等方法,从数学中蕴藏的美学视角,管窥它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契合美学的基本要素,还包括几何形式美的规律与结构法则.从数学多种思维方式来审视武术动作的空间美、距离美、对立美以及蕴涵的精神美等美学思想,运用数学几何形式中“四元体”、“五角形”与“完形压强”格式塔心理美学理论来解析武术审美法则.研究表明:数学思维打破了传统美学思维方式,开阔了人们对武术的审美视野,开拓了武术多维而又新奇的审美空间;数学美应是衡量武术运动之美的一把“标尺”;深层阐明了武术运动轨迹、对立统一、均衡协调、互为转化的内涵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武术服饰的美学特征及其传承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常谈论武术之美主要是从技术风格方面来探讨的,其实武术服饰的“肥硕宽大之荑”、“庄重威严之美”、“悬垂之美”和“飘逸之美”更具有独特的传统美学特征。同时,武术服饰几乎涵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已经成为武术文化的几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传统理念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武术美学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20世纪武术美学研究的成果,分析得出,受中国美学研究的影响,武术美学的研究呈现出一种致力于本民族传统美学,从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角度进行研究;另一种运用西方美学范畴,从美的存在形式进行研究两种态势。指出对武术进行美学研究仍应以中国本民族传统美学为主,同时,理性地选择,消化,吸收西方美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