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高精神"是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持久动力.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莫高精神"形成发展的历程,深入挖掘研究"莫高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敦煌研究院发展历程为线索,系统阐释了"莫高精神"产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准失范"网络行为是大学生因理智水平、审美品位等不足从而导致与主流价值不合但尚未违背既定道德准则的网络行为.大学生"准失范"网络行为影响范围广,潜在危害大.纠正大学生"准失范"网络行为的根本途径是构建大学生精神领域的自主免疫系统,即"理趣"."理趣"是以理性、智慧为美的一种美感趣好,而不是一种行为规范."理趣"通过人格和动机的机制成为抵制"准失范"网络行为的"内在驱动力"."理趣"培养应遵循浸润原则和持续性原则,以公共精神、理性精神、人文情怀、审美趣味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思想虽然主张各有不同,但都认为"艺"与"道"是辩证统一的.中国画独特的笔墨表现形式,标志着中国画独有的艺术精神."绘事后素"是"艺",即指绘画.因此,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笔墨艺术同样体现了"道"的精神.中国画这种带有艺术家主、客观意识形态的独特笔墨观,构建了以"笔墨"为核心的艺术审美理念,成为了中国画审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新生活运动"以促成民族精神为目的.民族精神是孙中山提倡的.蒋介石提倡民族精神的目的是消除"内忧外患".但他把民族精神与法西斯主义联系起来,这是错误的.胡适与国民党的关系从对立到既有分歧又有合作的过程,使得他对"新生活运动"的评论及其温和.宋庆龄对"新生活运动"的批评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影响.以上这些思想上的互动,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三牛"精神是新时代的一种奋斗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孺子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大学生的人民情怀;以"拓荒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开拓精神;以"老黄牛"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陶冶大学生的实干品行.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社会大变革打破了原有的精神价值体系,社会出现了以价值多元化和世俗化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真空"状态.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对学生德性影响减弱、价值取向偏颇、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以及评价不合理,使学校德育陷入困惑.因此要从社会入手,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并且构建新的德育体系,对德育价值取向、德育内容和德育评价做出适应时代的调整或变革来应对"精神真空"的冲击,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7.
"老生代"散文是新时期散文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之一,而"文革"记忆是"老生代"散文多有涉及的内容.在对这一内容的表述上,"老生代"散文家选取了两种不同的叙事态度:一种是以巴金、萧乾、季羡林为代表的讽谏立场,另一种则是以杨绛、陈白尘、孙犁为代表的宽容节制立场.不同的叙事态度产生了不同的美学风格,但因精神资源的共通性与一致性,"老生代"的"文革"多元记忆完成了彼此间的互补,共同构筑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8.
"问题教学法"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与新课程改革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的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心工作,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王宏巍 《华章》2007,(12):57-57
孔子讲:"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两千多年来,"修身"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代表之一.《大学》作为一本儒家经典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具体、系统地论述了"修身"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论述了"修身"的方法.因此,《大学》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修身"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以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和红军长征70周年为契机,以传唱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歌曲为重点,在广大少年儿童中掀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高潮,使少先队员们进一步感受"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感悟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其具体内容为:  相似文献   

12.
"生态逆补"是自然界生态平衡和人类文化生活调节的重要手段.作者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精神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生态逆补就以良性居多,反之,其所寻索的文学逆补就容易陷入"恶补"的泥淖.当代青春文学创作中"以病为美"、"以悲为美"的倾向正是这种生态"恶补"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儒家以"诗教"、"乐教"为凭借实施"艺术教育",培养君子人格的艺术精神,以期养成"圣贤气象".艺术精神的养成对个体的发展与完善意义重大,儒家"诗教"、"乐教"的艺术教育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颜元在极力反对与批判传统教育特别是程、朱理学崇尚空谈、鄙薄不实、虚妄无用的教烫学思想的基础上,积淀出了以"实学为核心",以"习动贵行"为根本方法的教学论思想.他强调教学要以实践为基础,以实学为内容,以习行为方法.颜元为社会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的主张,反映了其较强的时代意识和革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05,(4)
全国少工委要求:2005车"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教育活动以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70周年为契机,以培养爱国情感和传承中华民族美德为重点,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传唱体现民族精神的优秀歌曲和参与反映民族精神的书画、诗歌、摄影竞赛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在广大少年儿童中继续掀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高潮,使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感悟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任务驱动教学不仅体现了计算机教学的特点,而且更适合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方法是,抓住学科特点,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的技能和素养.同时带动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协作精神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7.
"境界"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品词立论的主要标准.与之相关的概念还有"真"、"隔"、"胸襟"、"气象"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以"境界说,,为核心的王氏诗歌美学体系."境界说"本之于其"忧生"与"忧世"并重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概念多采自传统诗学,而融之以西学精神,是传统诗论精华与西方诗学精神合铸的一块精钢,本质上则仍是中国古典诗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参与知识的形成与研究过程,并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老庄独到地发现了人类个体生命的精神宇宙,是对人类个体生命自由精神的极度张扬.老庄之"道"以虚己无待、特立独行的精神自由之路指向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独立人格境界;以赤子婴孩、法天贵真的圣人本真之状展示人类生命的无穷意蕴;以"涤除玄鉴""心斋""坐忘"的修养体认功夫切入一种玄虚空灵的人生本质;最后在一种天人合一的根源境域中为人类个体生命飘泊的灵魂建构了一个精神家园,为人类个体生命建造了一个恬静、自然、逍遥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20.
曹丕的"文气说"在文气、风格、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的"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开辟了从作家精神世界角度把握作品基本特色的思路,并初步接触了作家与风格的关系,确立了我国古代风格论以创作主体为中心的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