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勰《心雕龙》的创作论是全书的精华。《神思》篇是创作论的总纲。在这一总纲中,刘勰对作家艺术家创作活动的艺术想象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一、“思想为妙,神与物游”;二、“神用象通,情变所孕”;三、创作“灵感”的根因。  相似文献   

2.
关于灵感,许多作家都有描述。歌德认为,拜伦创作之所以总是成功的.是因为“就他来说.灵感代替了思考。他被迫似的老是不停地做诗.凡是来自他这个人.特别是来自他的心灵的那些诗都是卓越的。他做诗就像女人生孩子.她们用不着思想,也不知怎样就生下来了”。我国古代文论中常讲灵气、感兴、天机之类。指的也就是灵感。其实。所谓灵感不过是艺术构思在偶然机缘的触发下,  相似文献   

3.
灵感是美学视野中的重要目标,它在文艺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外美学史上,对灵感的研究古来有之。文章试图从中外文论家的具体描述入手,试图通过陆机的“天机说”与柏拉图的“迷狂说”来比较中西古代灵感理论的差异,并探讨中西文化精神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心雕龙》的“神思”论是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论,刘勰以“想象”与“意象”的联系,揭示了表象运动的形式;以“具象”与“思理”的关系,阐明了理性思维的作用;以“积学”与“养气”为前提,解答了培致思维能力的条件及灵感思维的问题。这样,就从形象思维特点、运行方式、培养机制以及它与理性思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艺术思维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陆机《文赋》创作构思论的基础上,又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感兴,又称审美感兴。它以创作主客体相遇瞬间达到和谐交融、物我同一,进而产生创作灵感形成文学意境为特征,区别于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再现论”或“摹仿说”。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发生模式。与此相应,形成了中国古代感兴论美学  相似文献   

6.
张少康先生最近出版的《文艺学的民族传统》一书,作为“新时期文艺学丛书”之一种。书中的文章都是著者从已经出版的多部学术著作中精选出来的,有的部分作了新的修订。全书分为两部分,上篇为文艺创作论,下篇为文艺思想史论。这两部分正是著者数十年来学术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上篇代表了他构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的成果,下篇体现了他清理中国文艺思想史的成就。本书上篇即文艺创作理论部分共选入6篇文章,分别论述了神思、感兴、意境、形神、风骨、体性等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的关键理论问题。其中,《神思——中国古代的艺术想象论》、《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灵感的探讨兴于六朝,这时期影响最大的是陆机和刘勰。具有发端意义的《文赋》生动地描述了灵感与文思的关系,《文心雕龙》则进一步将感物与灵感联系起来考察灵感的产生,并深刻地触及到灵感过程的创作心理机制的本质。唐以来文论继承并发展了六朝灵感论,主要观点有:灵感是创作的最佳状态,在灵感推动下进行创作,可达自然浑成之境;灵感可由外物触动与研读诗书激发;灵感稍纵即逝,故作者须时时“身在意中”,对灵感保持高度警觉,“兴来即录”;灵感的来去受制于创作主体的心境;灵机成异趣,不可苦吟亦不必拘于有无“寓意”;灵感来自偶然;灵感来自必然。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论对艺术想象有精辟的论述。本文以我国古近代想象论的发展为线索,以西方文论,当代心理学为参照,探讨人们对艺术想象的思维运动方式,情感与语言在想象中的地位、艺术虚构在想象中的意义等问题的认识,并着重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和观点,如陆机《文赋》,刘勰《神思》,刘熙载“构象”论,幔亭过客“幻与真”论,梁启超“设身处地”论等等。作者认为,我国古代想象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超过了西方古典想象论,其精辟深邃处,亦可为当代文艺理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虚构”,本是西方现代叙事学中的一个概念,也是西方文论中的一个主流文学观。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论思想,在讨论艺术构思的过程中,既肯定了文学的“非虚构”性,也涉及到文学的“非虚构”因素。本文旨在从“虚构”这一现代叙事学概念出发,阐述《文心雕龙·神思》中包含的“虚构”与“非虚构”的文学观,彰明中国古代文论思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灵感是受有关事物的启发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是人类创造性认识活动中一种非常神奇而美妙的精神现象。当人们对某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某个时候却突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似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答案和新假设,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灵感,又称顿悟。我国古代一直用“神思神会”“妙手偶得”“神来之笔”等表达这一现象。花开花落、流水潺潺、飞鸟掠天际、朝阳跃云端……眼见这些景色,天性的萌发调动了自然的感应。于是乎,妙想横生,文思涌动,这就是灵感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浅谈刘勰的“神思”王启鹏《文心雕龙》全书50篇,分上下两编。上编论述文学的基本原理和阐明各种文体的渊源和流变。下编论述文学创作。在创作论中,刘勰是把《神思》列为全编之首。可见《神思》是带有创作论的总纲性质的。神思,用现代的创作理论来说,含有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12.
1 关于“神思”概念的理解 “神思”二字,众多注释家或以为论构思,或以为论想象;也有将二者捏合拢来,二张本就说本篇是“论述作家构思时的艺术想象问题”的。解释均不为误。但是,将“神思”的概念理解得更宽泛些,译成现代汉语即可写作“论作家的精神活动”,是否更为确切,对全篇的涵盖力也更强一些呢? 一则,全篇对于想象和构思,都作了详细的论  相似文献   

13.
意象——诗魂腾飞的霞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来说,诗歌创作的基本环节是触发灵感和显示意象。“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历代学者对意象的内涵、外延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了不少探求。用今天的话说,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  相似文献   

14.
“兴”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绘画创作中必须经历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起兴”、“神思”、“灵感”三阶段。而“养兴”则是绘画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灵感这一术语,在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没有正式出现过,但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围绕着“灵感”现象而予以概括其内涵的术语还是不少的。“灵感”一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它既吸收了我国古代“童”字所含的神、巫等意,又较大地符合西方文化中灵感的原始含义和现代含义。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中国古代文论中,很少有人涉足于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更没有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灵感理论,这和西方灵感理论的产生具有较大的区别。在中国古代的灵感理论建构过程中,文论家们对灵感的特征主要从偶发性、独创性和情感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把握。自陆机描述了灵感现象之后,文论家们还试图对灵感做出自我独到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养兴说”。总之,经过一代又一代文论家们的不懈努力,逐渐地建构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灵感理论。  相似文献   

16.
浅浅 《新读写》2009,(6):22-2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具备了丰富的想象力,等于具备了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幻想可以产生强烈的情绪;幻想了,情绪调动起来了,灵感和神来之笔也就随之而来”……这些,大家都是知道的,但在具体落笔时,却又不知道如何去幻想了;不懂得幻想,懒得幻想。于是就造成了想象力贫乏,文章也就缺少灵气和情感。  相似文献   

17.
《唱论》作者燕南芝庵首倡的“宫调声情说”是著名的曲学难题,是研治古代音乐与古代曲学的学者都难以回避的话题。从一定的宫调自身有无声情,《唱论》所言宫调是否就指元曲的宫调,《唱论》对各宫调声情的描述是否合理、准确。宫调的声情与文本的文情是否一定一致等问题入手,得出结论:“宫调声情说”是古代音乐家长期实践的总结,不能够轻易地加以否定,同时也不能把它绝对化,认为毫无问题。就《唱论》而言,“宫调声情说”指词而不指曲,指单曲(词)而不指套数。  相似文献   

18.
就文学创造构思阶段灵感问题的认识,从士衡《文赋》“天机”论到彦和《文心》“神思”说,可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发展流变脉络。陆机与刘勰关于灵感的讨论,就其本质、特性、来源诸方面皆有阐发:关于本质,灵感内涵的确定性逐步提升;关于特征,从单纯的现象描述发展到现象背后学理的揭示,展示了对灵感特征认识的深化;关于来源,从无以识之到提出灵感产生系统方法论,体现了灵感理论化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灵感学说于魏晋时期,士衡、彦和二人之间,完成了跨越式发展,为丰富中国古典文论体系做出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神思是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想象的最为精妙的论述,“感性与理性的浑融,’是神思的特质,“以心传心”是神思的感受方式。从“思”的特质出发,将感性形式与理性精神统一于“心”中,“以心传心”,达到物我的浑融,感性与理性的浑融,这是中国诗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学者大都认为柏拉图在文艺本质论上持摹仿说,其实柏氏将诗明确分为摹仿的和灵感的两种。柏拉图肯定灵感诗,贬抑摹仿诗,认为灵感诗代神说话,而摹仿诗远离真理。柏氏认为,灵感来自诗神附体,特点是“迷狂”。一些研究者以为柏氏之灵感也来自“回忆”,与神灵凭附并立,此说实为误解。柏拉图从理式论出发,设定文艺追求的目标为理性的“真”,可是他却将文艺创作过程描述为非理性的,由此引导了后来理性主义和非理主义两种相反的文艺取向。柏拉图对诗的本质的认识,在许多方面奠定了西方诗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