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主要是靠看和听来接受信息的。因此,加强听力的训练,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幼儿注意力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1.听后讲述。教师在讲完一个故事,或者朗读一首儿歌后,要求幼儿能把故事或儿歌的意思讲述出来。听后讲述,是对幼儿进行听力训练最常用的方法。例如要求幼儿在听故事时能注意力集中,听清故事的主要情节,知道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这样才能讲述出来。如果有的幼儿讲述不清,可以再让他听一遍,这样,他听第二遍时,便会集中注意力。但切忌重复过多,使幼儿乏味,分散注意。这种听和讲相联系,以讲促听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让幼儿敢说、爱说、多说、会说,我动了不少脑筋,设计了许多具有童趣的听说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1.听、讲、画三者结合  听老师讲故事是小朋友十分感兴趣的一件事情,那么如何利用讲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呢?我的做法是:让幼儿边听故事边画故事情节,再把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  2.创编表演  有许多故事,在幼儿反复听后,由他们自己来创编表演,教师加以指导,尽量尊重幼儿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演绎,不去评价,允许幼儿有不同的见解,表演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如“三只蝴…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得到正确的教育,幼儿的语言将会迅速地发展。幼儿语言教育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必须尊重语言发展的规律,注意寻找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内容以及活动形式,才能使幼儿生动活泼地习得语言。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的语言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4.
音乐与语言密不可分,一首首活泼、欢快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就好像描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还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如何寓语言教育于音乐活动之中呢?一、有意。即有意识。就是指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为掩护战士和老乡而英勇牺牲的事迹。在教唱这首歌时,我首先从歌词入手,把歌曲内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给孩子们听,以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5.
一、以“听”促“说”。即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学生“听”的训练 ,进而促进学生“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 ,教师随时都应做到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特点 ,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简洁明快。这样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 ,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借鉴 ,从而促进了“说”能力的发展。如 ,我在教学低年级“说话”课时 ,总是先教师示范 ,后学生模仿。在教学中 ,我一般是先讲一个较为简单的故事 ,让学生认真听(在上课前 ,我就给学生提出了听的要求 ,即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语句通顺和语气等) ,然后以前后排四位同学为一组 ,让其中每一位…  相似文献   

6.
启迪幼儿的智慧和才能,培养“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适应这一要求,我在语言教学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变以“讲”为主为以“启”为主随着全社会科学文化和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儿的智力也在迅速提高。如果还按传统的方式教学,势必会压抑孩子们的智力萌芽。特别是孩子到了大班,认识能力迅速发展,许多问题不等老师说完,他们就抢先答出来,插话现象也特别多。这说明幼儿的求知欲已出现一个新的飞跃。若不改进教法,让他们仍然吃老师嚼过的“馍”,孩子们必定感到无味。针对这种情况,我试探着改变了教学常规。在讲故事时,我打破了“老三遍”的框框,根据故事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有的故事由老师讲一部分,再让孩子们续编一部分;有的先让他们自己看图片编故事,然后由老师补充;有的从头至尾只讲一遍,便可达到教学目的、如:教《聪明的乌龟》,教师出示玩具乌龟引出课题,让幼儿讲讲乌龟的外形特征,理解动词“缩”的含义。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边听边想边回答。老师  相似文献   

7.
做音乐教师的大多会说高年级的课最难上,我也有这种感受。难就难在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十一册第四课《老虎磨牙》时做了尝试。 《老虎磨牙》是一首打击乐合奏曲,我想如果拿个录音机去放一放,让学生听一听,教师再讲一讲,这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潘福练 《广西教育》2013,(37):73-73
中重度智障学生因大脑发育迟缓及心理障碍等原因普遍存在着言语障碍,如发音困难、口齿不清、言不达意等。这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限制了他们人际间的沟通交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应遵循其认知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发展。一、倾听训练。培养语言听辨能力学会倾听是语言训练的前提。听是说的基础,对于中重度智障学生,要训练他们专心致志地听,只有听清、听全、听准、听懂,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仿说。针对中重度智障学生注意力涣散、识记时间短暂、注意范围狭窄的特点,在创设聆听环境时,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我在故事教学中,除了注意培养幼儿欣赏、复述故事的能力,还注意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听故事想问题在给幼儿讲故事的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让他们积极思考。如讲故事《聪明的乌龟》,在讲到“狐狸马上就要抓到青蛙,乌龟看见了”时,要求幼儿想一想乌龟将要做什么。在讲到“狐狸转过来,发现是一只乌龟”时又问幼儿乌龟该怎样对付狐狸。变幼儿由过去单纯地“听”到“边听边想边讲”.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让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学习词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听觉学习。如学习“清脆”“浑厚”时,可先让孩子听听小鸟的叫声,再听听老虎的叫声,也可让孩子听女高音和男中音的歌声,在比较中,他们很容易掌握这类抽象的词汇。  相似文献   

11.
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学生作文起步时,首先应注意激发写作兴趣,然后要让他们懂得“怎么写”和“写什么”,进而写出具体通顺的一段话,乃至一篇短作文。在教学中,大体可以分为五种教学形式。 说说写写 学生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先学会有条理地说一段话。听故事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了解生活的方式。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有意识地选择学生喜欢的故事定期讲他们听,并要求他们边听边记下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复述。有了这样的要求,学生听故事的目的性增强了。教师让…  相似文献   

12.
听说读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四种基本能力。但长期以来 ,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两个转变。一、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听首先 ,教师要确立讲为听服务的思想。严格控制讲的时间 ,每节课讲时不超过1/3。讲学生想听、乐于听、需要听的知识。学习中学生能学懂的知识不讲 ,有疑难的适时点拨 ,不知道的重点讲 ,且注意讲的艺术性。教师的精讲就是把读书、领悟的时间还给学生 ,促进学生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的转化。其次 ,要引导学生边听边想。积极思维 ,是主动听的关键。如在阅读《鸬鹚》第一段时 ,教…  相似文献   

13.
对幼儿进行听力培养,是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因为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和说总是相互促进、相伴而存在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与他们乐听、会听有密切的关系。一、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为了使幼儿对听发生兴趣,我在活动中建立了“视听角”,开辟了“娃娃电台”,让幼儿多听语言优美、语句通顺的优秀儿歌、故事、童谣或谜语,以培养孩子倾听的兴趣。我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拷贝不走样”,幼儿排成若干排,老师将一个词或一句话轻轻地告诉第一个幼儿,直至最后一个幼儿,并请最后一个幼儿大声说出来,以提高幼儿倾听的…  相似文献   

14.
正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英语课堂中,一些教师总习惯于为了完成纸上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让学生一遍遍听,让学生一遍遍读。这种教学无疑让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一点一点消磨殆尽。让学生展现他们已有的知识,提出他们想要了解的问题,才会让课堂显得更生动,更人文。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的一课Unit 1 In class,我让学生先听读整个单元的录音,说说你知道些什么?在学生们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少幼儿园添置了电视机、录像机、收录机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当然也开阔了幼儿的眼界,给教育活动增添了活力。然而,现在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却又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请看,有的教师在进行故事、儿歌等语言教学活动时,按下收录机的开关,让幼儿听故事或儿歌,接着就是提问:故事里有谁,他在干什么。幼儿回答不上来,就让幼儿再听一遍故  相似文献   

16.
从幼儿入园开始,教师就要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不论幼儿爱说还是不爱说,都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幼儿,为幼儿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语言。教师运用多种谈话方式,为幼儿提供看、听、说、练的实践环境,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语言词汇,进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词是组成语句的最小单位,幼儿掌握词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进行语言交往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所以,要注意做好丰富幼儿词汇的工作,提高语言能力。幼儿学说话是从听和模仿成人语言开始的,失去了这个基本条件幼儿就不能学会说话,成人给予他们任何一个语言刺激,都是对他们听、说能力的训练。因此,我每天利用各个环节,教给幼儿相应的词,如:“早上”、“小便”、“吃饭”、“谢谢”、  相似文献   

18.
学习语言 ,既包括会听 ,也包括会说和会读、会写。少年儿童由于思维发展及相关知识较为缺乏 ,他们在学习英语时 ,读写能力往往受到很大限制 ,因而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应单纯地向他们灌输知识 ,也不能过分强调读写能力 ,而应着重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一、少年儿童学习英语具有渐进性的特点儿童最先学会的是听话 ,然后才逐渐学会说话、阅读和书写 ,因此 ,儿童听话的能力远远超过说的技能 ,听的技能的发展又为儿童开口说话作了很好的准备。在学生初次学习英语时 ,教师尤其要注意学生听力的培养 ,无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 ,…  相似文献   

19.
吴洁 《考试周刊》2014,(22):184-184
<正>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然与社会相接触,而与社会交流的最佳方式便是语言,通过语言,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所以,每一个孩子第一件要学的事情便是说话。幼儿园教师要随时随地地让幼儿处于最佳语言环境之中,让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中用耳朵听、用嘴巴说,让他们在不自觉中得到自身语言的有效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一、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园的语言活动是促使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我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对幼儿语言能力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20.
教师和家长一般对幼儿说完整句都很重视,尤其是幼儿园教师,每堂课几乎都要强调。可是有的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说省略句,教师却硬要幼儿说完整句,让幼儿一遍遍重说,一遍遍订正。我以为,这样反而不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听过大班一节教《咏鹅》的语言课。教师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幼儿回答:“画的是白鹅。”教师却纠正说:“小明友,说话要说完整句,应该说‘这幅图画的是白鹅’。”在教师已说清楚“这幅图”这一特指成分的情况下,幼儿回答时省略了“这幅图”这一不说自明的成份,使语言简洁精练,这有什么不好。教师接着问:“白鹅在什么地方?”幼儿回答:“在水里。”教师又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