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廖远彬 《广西教育》2014,(33):47-4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实践,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习惯于对文本进行过多的讲解,缺乏对学生主动感知文本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中学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自身的认知经验,通过对文本的语言、语境、文学形象、情感、艺术内蕴等展开细致入微的品读,获得富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实现文本的审美意义和价值。那么,如何实现文本细读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呢?笔者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学作品,谈谈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英美新批评派理论中许多关于文学鉴赏的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引进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文学文本为本体的文本"细读法",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对现在的阅读教学发挥着指导意义。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改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关注文本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发表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样才能有效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全面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4.
徐飞燕 《教师》2012,(12):69-69
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必须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前提。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学生个体与文本直接、自然、亲密的接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应有一个自主解读文本的过程,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潜心会文"、体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文本是立足点,是源泉,而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质量直接取决于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教师首先要有对文本深入挖掘和准确把握,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提高对话质量。  相似文献   

6.
蔡春 《学语文》2013,(2):33-34
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而应当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之间进行反复、深层次"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对文本知识的加工、活化至关重要,因为文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情境存在一定距离,学生难以走进文本、展开对话。  相似文献   

7.
文本是作者的感悟、情感的升华。语文阅读教学通过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发学生探究欲望,能够激活文本生命的积淀,还原文本的色彩。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巧妙地激活文本呢?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论》2007,(5):141-14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情感的源头在文本之中,对学生最有诱惑力的应该是语言文字。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在阅读中重点探究的问题。教师要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去感悟语言,培养语感,领悟情感,发展思维,体现工具性和人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中感悟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应该努力让学生通过读这种形式,去亲近文本、走入文本,调动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参与,让学生把文本与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感悟。为此,阅读教学要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读文悟文。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互动”在“感悟”中生成,“感悟”又在“互动”中升华。在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始终积极尝试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反复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加深学生的理解感悟。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互动"在"感悟"中生成,"感悟"又在"互动"中升华。在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多向互动,让阅读教学精彩起来。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教学的内容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个人认为:要上好阅读课,文本细读是基础。只有师生共同进行文本细读,贴近文本的意蕴,才能发展阅读主体的创造力。一、潜心涵咏,推敲词句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谈不上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关键在潜心涵咏,  相似文献   

14.
于书海 《考试周刊》2011,(70):62-63
课文背景是指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有作用价值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事件、环境因素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体现了当代文本解读观,对话的前提是在文本解读中生成自己的意义效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思维品质、语文能力的发展。但学生对文本产生的背景与相关的时代状况不甚了解,受生活阅历、知识背景等方面的限制.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产生许多障碍,甚至导致对文本价值的曲解。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背景材料,促使学生有效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值得探究的主题.我对此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陈田燕 《广西教育》2008,(13):44-4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丰富情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引导。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引导。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前提是教师在深度研读教材、深入研究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及时点拨疏通,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了践行这一理念,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激发预习、课中引导感悟、课后拓展升华等环节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批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自主探究,努力让批注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生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学生的这一过程跟教师很好地把握课堂中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生成的课堂是真实的,也是精彩的.在新课程阅读教学方面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文本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更多的是对文本的冷漠,或是对生本对话的曲解。其实,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其次才是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否则,学生认识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情感  相似文献   

19.
杨志萍 《成才之路》2013,(29):52-52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意义 (1)文本细读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具有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引作用,就应首先进行文本细读、精读,掌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和重要的教学点,这样才能正确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而教师对文章的遣词用句、结构特点和写作手法等方面的细致探究也是顺利展开阅读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朱凯 《现代语文》2009,(8):43-4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其实是一个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他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碰撞。可以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渠道,而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