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教育学反思:在国家本位与儿童本位之间寻找平衡李辉: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先简单地讲一讲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国家本位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国家本位主义者认为儿童是国家(社会)的财富,是未来的劳动力和兵源,儿童受教育是国家的需要,教育就是要为国家和社会造就符合需要的人才。而儿童本位的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重视儿童的科学教育,因为他相信,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儿童科学教育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来源主要是大自然、大社会,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科学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关键条件是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育能力,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科学的国家和民族造就科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重视儿童的科学教育,因为他相信,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儿童科学教育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来源主要是大自然、大社会,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以"科学精神在事上去求学问",实施儿童科学教育的关键条件是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育能力,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科学的国家和民族造就科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语言教育既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又要符合语言教育规律,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在学前教育阶段加强国家通用语教育的策略包括:加强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把握双语教育的正确方向;优先支持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在幼儿阶段强化国家通用语教育;在活动中提高儿童的国家通用语水平;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学前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国家通用语学习环境。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普及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开展国家通用语教育,使少数民族儿童较好掌握国家通用语,为少数民族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的国家认同、加强民族团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教育一直是瑞典国内的一大热点话题,作为当今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典在世界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排行上名列前茅。本文分析了瑞典学校教育始终坚持儿童利益至上的原则,珍视儿童平等、民主的权利和儿童权利的保护,希望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行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国家和社会要提供条件使每个儿童和少年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家长也要保证自己的子女接受这种教育。资本主义国家一般称为强迫教育。  相似文献   

7.
《现代特殊教育》2007,(4):39-39
正确有效地开展儿童早期阅读教育,是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世界上教育先进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阅读。2006年6月,葡萄牙政府推出了一项“国家阅读计划”。《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第1期对此有所介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指向儿童全面而长远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公共利益,平权、保护、发展、世俗是其基本内涵。国家通过现代学校教育对全体儿童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利益负责,对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负责。教育的公共性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便是平权性、发展性以及保护性。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后继有人"的事业,而"百年树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公共教育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就是依照法律规定,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实行义务教育,既是国家对人民的义务,也是家长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国家和社会要提供条件使每个儿童和少年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家长也要保证自己的子女接受这种教育。资本主义国家一般称为强迫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接受教育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流动儿童却在教育起点上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国家政策的不完善、学校管理不规范、及流动儿童家长自身的能力不足等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必须从改进国家政策、规范学校管理及提高家长维权意识等诸多方面来改变流动儿童在教育起点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指出:"所谓‘儿童立场’,就是指教育是为了儿童的发展,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应从儿童的需求出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从儿童的需求出发,依靠儿童自身的力量来教育儿童时,就能达成"促进儿童发展"这一终极目标。因而,了解和关注儿童的需求应当成为我们教学行动研究的价值所在。而我们的教学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在于:或忽视、或误解了儿童  相似文献   

12.
朝鲜政府一贯重视儿童和儿童的教育事业。把儿童称为“国家之王”,是“世世代代干革命的我国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把托儿所、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视为“教育人的第一道工序”,是关系到革命前途的重大事业。在1976年4月颁布的《儿童保育教养法》中规定:很好地抚养和正确地教育儿童,是关系到革命前途的一项责任重大的工  相似文献   

13.
美育,即审美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所重视。人们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相提并论,反映了当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新观念。“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美育的教育方针不是完整的教育方针”。所以国家“七五”计划明确地把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一起列入国家的教育方针。小学教育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国家盛衰和民族素质的伟大事业,应该重视对儿童的美育。在小学教育中实施美育,不同于中学、大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培养儿童爱美的情趣,初步培养儿童感受美、识别美和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儿童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培养儿童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总的说来,就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教育起点公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逐渐被人们关注,接受教育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多酌流动儿童却在教育起点上没有得到公平的待遇.国家政策的不完善、学校管理不规范、及流动儿童家长自身的能力不足等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必须从改进国家政策、规范学校管理及提高家长维权意识等诸多方面来改变流动儿童在教育起点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儿童是家族和父母的私民,当代社会,儿童应该是社会的公民.儿童最终的前途应该由国家落实,用整个社会才能完成一个人.当代社会是分化的社会,教育的某些原始涵义如养老已被社会的其它领域担当,老年是教育意义的另外一级.儿童和老年是人生的两端,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完整的人,当代教育的意义是不完整的.教育的分化是人的分化,社会分化的一个结果是儿童(人)被社会撕裂成几个片段.看起来有国家那么多的部门对儿童负责,最终只有家庭父母和学校老师才能落实儿童,父母和老师对儿童也只能落实一半,儿童成为悬在半空的人.  相似文献   

16.
在西方,义务教育,英语称为“compulsory educatiou”,直译为强迫教育;德语称为“schulp ficht”,直译为教育义务,即让儿童受教育是家长对国家应尽的义务。义务教育的实质,是指国家或州的法律对儿童采取强制的教育要求。例如,儿童在校学习必须有一定的年龄或在一定的年龄之间,或者达到一定的标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倡导进而准行义务教育,长的大约有3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以权利为基础,是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人权标准,并促进这些标准在社会中得到实施。在基础教育阶段,要确保所有儿童都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培养儿童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并帮助每个儿童发挥全部潜能。素质教育不仅与学习相关,而且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营养状况、社会福利、安全保障以及免受虐待和暴力,它还关系到儿童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们上学前和毕业后发生的活动。以权利为基础的教育,承认儿童为权利主体(权利持有者),国家及其他监护人(如父母、教师)有义务去履行这些权利。作为权利持有者,儿童、父母、教师有权要求国家履行、尊重、保护及满足全体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权利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一、儿童社会领域教育的涵义本文中的儿童是指幼儿园至小学四年级的儿童。什么是儿童社会领域(Social Studies)的教育?Francis P.Hunkins(1982)认为,儿童社会领域教育就是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和别人,了解自己怎样与别人和事物相互作用。①国家社会领域研究会(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1994)指出,儿童社会领域教育指的是综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以提高公民能力的教育;社会领域教育的适当内容是由地位平等的、自成体系的学科群(如人种学、建筑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法学、哲学、政治学、心理学、宗教、社会学以及人类…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7,(72):181-182
学龄前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学龄前教育也是国家教育的基础,当国家正大力推广全民健身的时候,似乎忽略了儿童体质的增强。所以在幼儿园开展健身运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就应该完善幼儿园的户外运动区域,给孩子们营造好的户外运动环境。  相似文献   

20.
自闭症是特殊儿童中常见的症状,对儿童成长有严重的发展性障碍.融合教育尽可能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安置在一起,为特殊儿童创造正常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目前西欧等国家比较流行的教育方式.文章结合案例,探讨了自闭症儿童在园所的融合教育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