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巍  张宣文 《父母必读》2021,(2):146-149
童年体验,会印刻在孩子一生的记忆中。陪孩子一起过中国传统节日,不但能够给孩子带来丰富的童年体验,而且是孩子了解、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除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传统节日,其实一年之中还有很多中国传统节日值得被我们了解。春节为万节之首,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因此,我们从春节开始,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一年中较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在这些节日中可以陪孩子一起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7,(12S):18-18
周灵梅说:“童年是需要呵护、需要有人来引航的,我愿意做孩子快乐童年的点灯人,把一篇篇美丽的诗歌留驻在孩子的心田,把一本本有趣耐读的书带到孩子面前,把一次次美好幸福的体验带进孩子的生命,让孩子的童年更快乐、生活更幸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学校评价体系应指向让每个孩子都获得愉悦感受和成功体验。通过编制手册指向精彩、记录过程见证精彩、评价故事绽放精彩,让每个孩子都在校园生活中找到更好的自己,收获精彩的童年。  相似文献   

4.
杜叶华 《班主任》2007,(8):47-48
童年生活是否幸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本文作者非常无奈地发现,现在的孩子,缺少应有的幸福感。只是,面对孩子这一句"老师,你们的童年才真的幸福",我们该如何作答?究竟什么样的童年才是真的幸福?在现实面前,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欢迎广大读者来稿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童年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客观的时间经历,童年是不可能消逝的,童年的消逝在本质上是童年体验的消逝.对童年体验的追忆表明,童心、童真和童趣是童年体验的基础,童年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童心、童真和童趣为基础的童年体验.保卫儿童的童年就意味着保卫儿童的童心、童真和童趣.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的理想里,教育与儿童童年的关系应是这样的:教育催生出多彩而又创意无限的童年;童年因有了教育的滋养而更厚重、多彩与茁壮。可不知从何时起,教育似乎成了羁绊禁锢孩子心灵的牢笼与枷锁。童年本应是无忧无虑的结合,是天真美好的见证,是如诗如歌的岁月。可现实是,因为教育,许多时候,孩子失去了本应有的无忧与自由。大大小小的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日日穿行于学校与家庭这两点一线之间,过早体验着繁重的压力与竞争的残酷。在家长的呵护下,在学校的安排下,渐渐迷失了自我。宝贵的珍珠一样的童年变了味,失却了应有的芬芳与色彩。  相似文献   

7.
正童年的世界是缤纷的,更是澄澈的。作为童年世界的守护者,每当凝视着那一双双纯真的明眸,幸福的感觉就突然而至。"孩子王"的称谓带给我的体验就像童年的七色雨那样丰富多彩,有笑有泪,有喜有忧。我深爱着这个美丽的角色,深爱着这群朝夕相处的孩子。因为当我用我的真心换孩子的真心时,会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童年与成年都是构成一个人生命体验各阶段的要素,但两者受到传统时间的切割而分离,结构成了儿童与成人间二元的认知图式。《时间中的孩子》探讨了童年与成年之间的关系,并倡导两者之间的共生。文章试从"孩子"的丢失、"孩子"追寻以及"孩子"的回归,来阐明麦克尤恩如何解构两者之间存在的对立,又如何构建它们之间的共生。  相似文献   

9.
汤勇 《师道》2014,(9):42-44
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主要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港湾、一个快乐的世界、一个成长的空间,让孩子体验童年之趣、成长之美,形成乐观的个性,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成独立的人格,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0.
童年幸福与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年的概念是历史和社会的建构.幸福的童年对人的成长、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学校是建构童年生活的重要场所,但在今天,由于学校教育目的和功能一定程度上被异化,导致对儿童的过度教育和规训教育,削弱了儿童的童年幸福体验.本文指出,学校教育必须回归教育的原点并确立儿童立场,帮助孩子度过一个完整的幸福童年.  相似文献   

11.
"当一个孩子的发展受阻,情绪,特别是愤怒或受伤等情绪被压抑时,他心里就会装着一个易怒且受伤的孩子.当他长大后,这个孩子可能随时会跳出来,影响他成年后的行为."[1]本案例的主人公榕榕是一名深受童年创伤事件影响的高三女生,在辅导中,心理教师运用与内在的小孩对话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孩子从童年走向成熟,是一个需要历练的过程。用游戏历练童年,孩子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游戏的胜负让孩子心胸开阔 儿子在外边和伙伴们玩了一上午,回到家里的时候满脸光彩,趾高气扬地对我说:“爸爸,我是天下第一了!”  相似文献   

13.
对于孩子们来说,童年应该是他们享受快乐、感受幸福的大好时光。然而说到作文,却往往会成为孩子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他们无奈的叹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理应让作文放飞孩子童年的梦想,让孩子在童年的海洋里快乐徜徉。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我们都固守着一个原则,让孩子们写亲身经历过的真人真事,于是孩子们拼命地从记忆的仓库中挖掘符合要求的素材,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为孩子们缺乏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往往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我突然替现在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像行李被装进一只只笼子,直接运回了家。  相似文献   

15.
童年,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一个快乐、多彩的童年,往往能形成日后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而一个压抑、苦闷的童年,则会造成孩子性格的忧郁、沉闷,甚至冷酷无情。因此,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十分有意义的。童年有多半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度过的,因此,教师如何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的童年呢?我认为,快乐教育是最重要的。快乐教育就是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孩子获得了愉悦和发展。孩子快乐的学习,教师快乐的工作,孩子在与教师共同学…  相似文献   

16.
《农村教育》2005,(1):98-98
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自己不亲自照顾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孩子每时每刻都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才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他们会变得怪异呆滞,缺乏爱的安全感。长大后更想要追求那童年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相似文献   

17.
杨银生 《广西教育》2009,(31):47-48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在农村得到了普及,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也已经融人了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中,正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童年生活。但休息日经常以电视为伴,学生就会缺乏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机会,缺少必要的生活体验了,以至于写作文时思路打不开,视作文为一大“苦差事”。  相似文献   

18.
做父母的,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于是就常常拿一些有名望、有地位有成就的大人物来激励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孩子和大人物的童年去比.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去比.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大人物童年时的或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刻苦,那样聪明用心虽好,但往往由于对孩子要求过高.而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相似文献   

19.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俊 《湖南教育》2009,(12):62-63
几年前,曾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有家长这样认为:“如果我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他将来便会拥有一个遗憾的成年,所以要我选择,我宁可现在给他一个不快乐的童年!纵使他现在会很辛苦,甚至会恨我,但等他长大之后他就会明白我们做家长的苦心!”我想这样的想法存在很多父母的心中,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相似文献   

20.
印军 《辅导员》2013,(22):16-17
<正>幸福,是人身处于美好生活之中并伴有积极情感体验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积极体验就是一种幸福感,是人与生活的一种极致融洽。教师的幸福感同样取决于他对教育生活的体验,如果这种生活体验带给他一种心理满足,带给他一种成就感,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他会把这种幸福感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孩子也就会一并幸福且快乐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