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桂云 《今日科苑》2009,(18):296-296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趋向。在原有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具有丰富性、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灵活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的第二课堂应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合理延伸和适当补充。本文首先就第二课堂的内涵进行了鉴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陈雷  孙岩 《科教文汇》2014,(14):29-29
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既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又是培养新一代实践型大学生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大学生为例,探讨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上,可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3.
第二课堂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钦州学院为例,分析了第二课堂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配备教学资源,明确第二课堂功能定位,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共建校企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第二课堂建设的措施,以期能真正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研究大学生第二课堂参与度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笔者向广西4所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高校的410名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第二课堂参与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有显著差异,但在专业、年级上没有差异;第二课堂参与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呈现正向显著影响。广西发挥地方高校优势,以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工作要点,在高校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基于广西对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视,本研究选取广西壮族自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我国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与高校第二课堂培养体系息息相关。本文以中山大学第二课堂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的课外学习培养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为完善我国第二课堂培养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我国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与高校第二课堂培养体系息息相关。本文以中山大学第二课堂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利斯分校的课外学习培养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为完善我国第二课堂培养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第二课堂作为大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有效途径。针对目前大学生第二课堂开展的现状,以佳木斯大学为例,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技竞赛、公益活动、社会实践、人文艺体实践等第二课堂内容体系,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就业质量,有效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发挥第二课堂优势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第二课堂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开拓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从而更好的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信息化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对接,具体阐述了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教育已经进入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现代化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主要谈论了第二课堂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并对发挥第二课堂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以保山学院珠宝学院为例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创新实践能力。在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模式下,优化构建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的校企合作、学科竞赛、科研学术第二课堂活动机制,是创新创业背景下响应国家号召,践行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常传英 《科教文汇》2011,(36):159-160
《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有意义的体育课外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本文从课外活动的计划和方案、课外活动的项目选择、课外活动的具体实施、课外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方面,探究开展体育课外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冯岚莹 《科教文汇》2011,(20):83-83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开展语文的有关课外活动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同时也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因此.在语文活动中教育学生做人非常重要。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在课外阅读中重视育人.二是在课外写作中重视育人.三是在朗读会等活动中重视育人.  相似文献   

13.
李力 《科教文汇》2012,(5):145-146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以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力 《科教文汇》2012,(15):145-146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以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基础,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人才为落脚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彭云 《大众科技》2013,(8):126-127
课外体育活动是中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形式和体育教育功能。文章结合多年组织全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经验,阐述中职体育教师在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两个主要途径,在材料专业学生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本文在详细分析当前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本科毕业设计现状的基础上,对材料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与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以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黄泳顺 《科教文汇》2013,(21):110-110,112
构建校园体育特色是校园体育工作者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向,也是提升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体育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下,推动课外活动、体育竞技的有效实施。改革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条不紊地进行"快乐体育"改革与探索。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体育大课间活动与校园体育特色现状,探讨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颜肖文 《科教文汇》2013,(24):193-194
图书馆已经在各大高校广为建立,原因在于它适应现在教育的发展形势。如今的教育不再是墨守成规的教学,而是更加主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图书馆的开设为学生学习课外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为使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服务做了一个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9.
李朝晖 《科教文汇》2013,(15):102-102
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丰富大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光靠体育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开展课外的体育活动在高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易菊宝 《科教文汇》2012,(29):95-96
课外阀读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在进行独立阅读活动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从而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收益。本文着重考察小学语文课外预读的现状,制定出课外阅读指导的原则,同时提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及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